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477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多片可旋转的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步骤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旋转角度;步骤3,将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中,供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以进行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可适应于全负荷范围的烟气均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煤粉锅炉发电机组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实现NOx超低排放的重要手段。图1给出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的大型电站煤粉锅炉尾部烟道典型结构及安装于烟道内的催化剂典型布置型式。从结构上可以看到,由于烟道存在多处弯头,因此,烟气由上至下进入催化剂的时候其流场分布势必是不均匀的。锅炉典型运行工况下烟道内不同位置处烟气流速分布是靠近炉后侧的烟气流速即烟气量明显大于靠近炉前侧的烟气流速即烟气量,而且在不同的锅炉负荷即烟气量下烟气流场不均匀的情况也势必会有所差别。上述这种情况会对机组带来以下不利影响:1)催化剂利用不充分,靠近炉后侧的催化剂利用较多、寿命下降较快,而靠近炉前侧的催化剂利用率严重不足,更换催化剂时往往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浪费;2)由于烟气分布不均,导致烟气中NOx的脱除效率受到影响,脱硝效率往往过低;3)为了实现催化剂出口处NOx的超低排放,势必加大喷氨量,造成烟气中NH3逃逸率严重超标,导致催化剂下游的空气预热器上由于硫酸氢铵凝结而出现的严重堵塞。现有技术中,有一些机组在前期设计或者后期设备改造时,采用加装固定式烟气导流挡板的方式以改善上述问题,尤其是在图1中标记为“位置1”的弯头处加装一组烟气导流挡板。图2所示即为一种典型的固定式多片烟气导流挡板型式,其在宽度上贯穿整个烟道的宽度(即图中垂直纸面的方向),在烟道两侧与烟道焊接在一起。然而这种结构只能有限解决烟道内烟气流场分布不均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锅炉运行工况下下,锅炉负荷及烟气量是实时动态变化的,烟气流场分布也是动态变化的,仅仅一种固定形状的烟气导流挡板无法在运行范围内所有负荷工况下都能将烟气流场导流至均匀状态。因此,这种固定式烟气导流挡板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性能缺陷,有必要寻找一种可适应全负荷范围的烟气均流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多片可旋转的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步骤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旋转角度;步骤3,将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中,供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以进行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由固定轴支撑,所述固定轴两端与烟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执行机构与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进一步地,单片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沿烟道宽度方向均分为两块,每块挡板通过各自的固定轴与烟道固定连接,并通过各自的电动执行机构执行旋转动作。进一步地,多片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由连杆连接在一起,用于同时动作。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执行机构与锅炉尾部烟道外部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旋转角度的范围为0°~30°。借由上述方案,通过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实现了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可适应于全负荷范围的烟气均流。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大型电站煤粉锅炉尾部烟道及催化剂典型布置方式;图2是典型的固定式多片烟气导流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布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烟气均流自动调节曲线。图中标号:1-锅炉尾部烟道;2-SCR催化剂;3-固定式烟气导流挡板;4-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5-电动执行机构;6-机组DCS。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锅炉尾部烟道1加装多片可旋转的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步骤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5控制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的旋转角度;步骤3,将电动执行机构5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6中,供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以实现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由固定轴支撑,所述固定轴两端与烟道固定连接;电动执行机构5与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连接,用于驱动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绕固定轴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沿烟道宽度方向均分为两块,每块挡板通过各自的固定轴与烟道固定连接,并通过各自的电动执行机构5执行旋转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多片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由连杆连接在一起,用于同时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执行机构5与锅炉尾部烟道1外部框架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4旋转角度的范围为0°~30°。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执行机构5与活动式烟气导流板4可通过刚性拉杆连接,电动执行机构5接收DCS调节指令后驱动活动式烟气导流板4实现自动调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图3所示,可用于实现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自动调节的可调节导流挡板的结构,其特点如下:1)导流挡板为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每片挡板由一个固定轴支撑,固定轴与两侧烟道焊接在一起,挡板可绕固定轴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2)各层导流挡板由联杆连接在一起,同时动作;3)连接在一起后的导流挡板由电动执行机构带动进行旋转;4)为防止转动力矩过大,将每片导流挡板沿烟道宽度方向平均分成两块,在烟道两侧各布置一个执行机构,将两侧的导流挡板分别带动旋转;5)导流挡板的旋转角度由0°~30°,其旋转方向如图3中所示;6)两侧的电动执行机构架设、固定于锅炉尾部烟道外部框架上;7)两侧的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中,可由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8)导流挡板可根据锅炉负荷的情况随时进行调节,以确保在不同负荷即不同烟气流量下烟气流场的均匀,实现了SCR催化剂前烟气的动态均流。该可调节导流挡板的结构,可在DCS中搭建自动控制回路,实现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参图4所示,图4给出了针对此可调节导流挡板制定的烟气均流自动调节曲线,当锅炉运行时可根据此曲线自动调节导流挡板以实现SCR催化剂前烟气的动态均流。该自动调节方法特点如下:1)基于前述的可调节导流挡板以实现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2)可调节导流挡板及自动调节的范围为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多片可旋转的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n步骤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旋转角度;/n步骤3,将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中,供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以进行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多片可旋转的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
步骤2,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的旋转角度;
步骤3,将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引入机组DCS中,供运行人员在DCS中进行远程操控,以进行SCR催化剂前烟气动态均流的自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电机组SCR催化剂前烟气均流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由固定轴支撑,所述固定轴两端与烟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执行机构与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式烟气导流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赵天亮陈安合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