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409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绳和第一腕带,所述空腔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绳和第二腕带,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相连接的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之间通过弹簧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相连接的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相匹配的按钮。有益效果:穿戴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RFID equipment with convenient w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
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但是现有的移动式RFID射频识别设备不便于穿戴,使用起来不方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绳和第一腕带,所述空腔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绳和第二腕带,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相连接的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卡头内部的弹簧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相连接的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相匹配的按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侧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绳相连接的第一锁紧旋钮和与所述第二弹性绳相连接的第二锁紧旋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相匹配的第一活动轮,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相匹配的第二活动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卡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壳体、射频识别装置、空腔、第一弹性绳、第一腕带、第二弹性绳、第二腕带、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卡头、限位头、弹簧、第二卡头、按钮构成的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从而穿戴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中:1、壳体;2、射频识别装置;3、空腔;4、第一弹性绳;5、第一腕带;6、第二弹性绳;7、第二腕带;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一卡头;11、限位头;12、弹簧;13、第二卡头;14、按钮;15、缓冲垫片;16、第一锁紧旋钮;17、第二锁紧旋钮;18、第一活动轮;19、第二活动轮;20、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绳4和第一腕带5,所述空腔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绳6和第二腕带7,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一通孔8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5相连接的第一卡头10,所述第一卡头10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头11,所述限位头11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卡头10内部的弹簧12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7相连接的第二卡头13,所述第二卡头13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11相匹配的按钮14。下面具体说一下第一弹性绳4和第二弹性绳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绳4和第二弹性绳6分别与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7连接,从而能够将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7从空腔3拉出,进而便于穿戴。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壳体1、射频识别装置2、空腔3、第一弹性绳4、第一腕带5、第二弹性绳6、第二腕带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一卡头10、限位头11、弹簧12、第二卡头13、按钮14构成的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从而穿戴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1的底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片15,所述壳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绳4相连接的第一锁紧旋钮16和与所述第二弹性绳6相连接的第二锁紧旋钮17,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5相匹配的第一活动轮18,所述壳体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7相匹配的第二活动轮19,所述第一卡头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0,所述第二卡头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1。从图1-3中可以看出,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片15,所述壳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绳4相连接的第一锁紧旋钮16和与所述第二弹性绳6相连接的第二锁紧旋钮17,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5相匹配的第一活动轮18,所述壳体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7相匹配的第二活动轮19,所述第一卡头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0,所述第二卡头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1,对于缓冲垫片15、第一锁紧旋钮16、第二锁紧旋钮17、第一活动轮18、第二活动轮19、第一限位板20和第二限位板21的设计,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做详细的说明。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进行穿戴时,手动拉动第一卡头10和第二卡头13,从而将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7从空腔3内拉出并戴在手腕上,然后将第一卡头10和第二卡头13锁紧即可,另外可通过第一锁紧旋钮16和第二锁紧旋钮17对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7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壳体1、射频识别装置2、空腔3、第一弹性绳4、第一腕带5、第二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绳(4)和第一腕带(5),所述空腔(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绳(6)和第二腕带(7),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一通孔(8)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5)相连接的第一卡头(10),所述第一卡头(10)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头(11),所述限位头(11)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卡头(10)内部的弹簧(12)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7)相连接的第二卡头(13),所述第二卡头(13)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11)相匹配的按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绳(4)和第一腕带(5),所述空腔(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绳(6)和第二腕带(7),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一通孔(8)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腕带(5)相连接的第一卡头(10),所述第一卡头(10)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头(11),所述限位头(11)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卡头(10)内部的弹簧(12)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通孔(9)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腕带(7)相连接的第二卡头(13),所述第二卡头(13)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11)相匹配的按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方便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华林莹王洪亮蔡凯翔陈毅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荆艺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