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40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5:27
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成本最低,适于需求量大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但条码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组成包括:单片机(1)、电子标签(10)和读写器(11),单片机分别与电源模块(2)和按键模块(3)单向连接,单片机分别与LCD模块(4)、串口模块(5)、日历模块(6)、NAND flash模块(7)、RF射频模块(8)和以太网模块(9)双向连接,电子标签与读写器连接,读写器与数据交换与管理器(12)连接,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器组成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circuit of electronic tag based on RF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许多国家都将RFID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予以积极推动。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许多国家都将RFID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予以积极推动。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成本最低,适于需求量大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但条码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磁卡的价格相对也便宜,但也容易磨损,数据量小;IC卡的价格稍高,数据存储量很大,数据安全性好,但由于他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静电或人为的原因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组成包括:单片机、电子标签和读写器,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单向连接,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LCD模块、串口模块、日历模块、NANDflash模块、RF射频模块和以太网模块双向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与所述的读写器连接,所述的读写器与数据交换与管理器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器组成检测系统,所述的电源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所述的LCD模块、所述的串口模块、所述的日历模块、所述的NANDflash模块、所述的RF射频模块和所述的以太网模块组成视频标签检测系统硬件部分。所述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所述的串口模块选用max3232射频,具有两个串口,一个与LCD液晶显示器相连,使LCD显示串口发送的数据,另一个与计算机相连。所述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所述的按键模块采用MAX7359射频,具有4个按键,采用按键与MSP430的I/O口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连接。所述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所述的射频模块采用MAX2602,包括一个高的MAX2602硅双极射频功率晶体管性能和一个偏置的二极管。所述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所述的以太网模块选用的是带S接口的独立以太网控制器ENC28I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根据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整个检测系统需要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三大部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射频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本技术的电子标签射频检测系统是运用单片机MSP430F5529,它具有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在电子标签射频检测系统中需要电源模块,LCD模块,串口模块,日历模块,RF射频模块,按键模块,NANDflash模块和以太网模块,这些要求通过MSP430F5529可以实现。本技术RFID利用无线射频方式来警醒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和抗干扰能力强、操作快捷等很多独到之处,与其他的识别技术相比有更大的应用范围。本技术中各模块功能:(1 )电源模块:为系统供电。(2)LCD模块:液晶显示器用来显示操作界面和采集的数据结果。(3)串口模块:初步设计两个串口。一个与LCD液晶显示器相连,让LCD显示串口发送的数据。另一个有需要时可以与电脑相连,通过电脑对系统进行操作。(4)按键模块:初步设计4个按键。由于按键数量少,因此采用按键与MSP430的I/O口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连接。分别是上、下、开始和结束4个按键。(5)日历模块:提供给系统稳定可靠的时钟,使得用户定制的与时间相关的功能能够及时实施,此外在内部运行中,可以记住数据发送接收时间,加以区分(历史记录)。在射频标签没有任务处理时,可以显示为当前的时间。(6)NANDFlash模块:由于RFID射频识另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反复修改,所以选用Flash闪存。P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相比较NOR与NAND而言,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1。并且NANDPash具有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所以我们选择NANDFash内存作为本次设计的存储模块。(7)RF射频模块:可以对标签卡进行识别扫描功能。TRF7960驱动,价格不高,在RF领域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控制电子标签的造价成本。(8)以太网模块,将系统连入Inenets有了这个模块可以实现数据在网络的中的专递与互换。比如城市一卡通系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电源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4是LCD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5是串口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6是按键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7是日历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8是NANDflash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9是RF射频模块原理示意图。附图10是以太网模块原理示意图。图中:1、单片机,2、电源模块,3、按键模块,4、LCD模块,5、串口模块,6、日历模块,7、NANDflash模块,8、RF射频模块,9、以太网模块,10、电子标签,11、读写器,12、数据交换与管理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组成包括:单片机1、电子标签10和读写器11,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电源模块2和按键模块3单向连接,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LCD模块4、串口模块5、日历模块6、NANDflash模块7、RF射频模块8和以太网模块9双向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与所述的读写器连接,所述的读写器与数据交换与管理器12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器组成检测系统,所述的电源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所述的LCD模块、所述的串口模块、所述的日历模块、所述的NANDflash模块、所述的RF射频模块和所述的以太网模块组成视频标签检测系统硬件部分。实施例2: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选择LM2576射频,工M2576具有如下特点:(1)3.3V,5v,12v,15V和可调节输出的电压型号;(2)可调节输出型号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组成包括:单片机、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单向连接,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LCD模块、串口模块、日历模块、NAND flash模块、RF射频模块和以太网模块双向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与所述的读写器连接,所述的读写器与数据交换与管理器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器组成检测系统,所述的电源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所述的LCD模块、所述的串口模块、所述的日历模块、所述的NAND flash模块、所述的RF射频模块和所述的以太网模块组成视频标签检测系统硬件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组成包括:单片机、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单向连接,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LCD模块、串口模块、日历模块、NANDflash模块、RF射频模块和以太网模块双向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与所述的读写器连接,所述的读写器与数据交换与管理器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器组成检测系统,所述的电源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所述的LCD模块、所述的串口模块、所述的日历模块、所述的NANDflash模块、所述的RF射频模块和所述的以太网模块组成视频标签检测系统硬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串口模块选用max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剑辉龚陶涛吴祯潘子怡陈鑫龙蒲巍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