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宗专利>正文

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1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包含有一面料、一底料、一拉带组、一中层料及一围料,面料形成有一床表面及一内侧面,底料形成有一底面及一内里面,拉带组则连接在面料的内侧面与底料的内里面的对应位置处,中层料连接在底料的内里面上,而围料是围绕并连接面料边缘、中层料及底料边缘,并界定出可区分为一主气室及一辅助气室的充气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2)
技术介绍
由于充气床易使用、重量轻容易移动,及收藏携带方便的特性,使得其作为临时性或是非固定式的床体使用时是相当适宜的选择。而一种充气后床体厚度较小的充气床一般均是供户外使用较多,若要增进充气床的舒适性以媲美家庭使用的床铺时,充气床充气后的厚度则必须要有如一般床铺的高度,且结构也必须较为稳固,因此产生一种为了增进舒适性而制作的充气床。如图1及图2所示,图中示出一种传统的充气床200。该充气床200在结构上概由二床垫单元7以上下堆迭的方式组成,每一床垫单元7则与一般户外使用的充气床结构相同,一位在上方的面料71与一位在下方的底料72,面料71与底料72的中间以熔接的方式在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数条拉带73,而面料71与底料72的周围也以熔接的方式结合一围料74,使得面料71、底料72及围料74间形成一可充入空气的充气空间。借由二床垫单元7相互堆迭的方式,使得整体充气床200的高度增加,有别于在一般户外使用的单一充气空间的充气床,使得使用上的舒适性可增加。然而,此种充气床200为了顾及使用的稳固性以及美观性,其并非只是二床垫单元7单纯的组合,除了必须使位在上方床垫单元7的底料72与位在下方床垫单元7的面料71在接触的适当处予以熔接固定、以定位二床垫单元7彼此的位置外,在二床垫单元7交界处的外围更必须额外以二环形料75熔接形成有一围绕在外的第一辅助气室201,目的在增进二床垫单元7组合后相对位置的稳固性以及增进美观,另外,在位在下方床垫单元7的相反两侧处也各以二侧料76熔接后形成一第二辅助气室202,可用以增加下方床垫单元7接触地面的面积,以增加其定位性。所以由上述充气床200的构造可知,就用料的角度来看,其不但是需要使用二床垫单元7的所有用料,更必须增加第一辅助气室201与第二辅助气室202的用料,因此不但是成本增加,构造上的复杂也使得制作程序更加繁复,使得制作成本也因此而提高。再如图3及图4,是另外一种传统的充气床200。由于构造与前述类似,为便于说明,相同的构造以相同标号表示。该充气床200也大致形成有二床垫单元7,与前述不同处在上方床垫单元7的底料72以及下方床垫单元7的面料71被一中间料77所取代,而围料74的上下宽度也增加至足以涵盖二床垫单元7的高度而形成单一围料74的型态,此种做法可省却其中一床垫单元7的底料72或面料71,而外侧处因使用单一围料74的关系,也可省却第一辅助气室201的材料,但是仍然必须具有第二辅助气室202的构造以保持使用的稳定性。然而,此种结构虽可省却部份的材料,但是节省的效果有限,且每一床垫单元7仍有各自的拉带73构造必须熔接至中间料77上,并且中间料77上下拉带间因熔接作业的原因更必须要在位置上以交错的方式配置,因此整体构造上仍较复杂,导致制作成本并没有明显减少,成本降低的效果仍不理想。(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它可使使用材料大幅减少而具有更佳的定位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它可用以置放在一支承面上,其特点是该充气床包含一面料、一底料、一拉带组、一中层料及一围料;该面料一定的面积,面料形成有一床表面及一与床表面相反的内侧面;该底料也一定的面积,底料形成有一底面及一与底面相反的内里面;拉带组包括有多个拉带,使该拉带分别连接在面料的内侧面与底料的内里面的对应位置处,使面料与底料保持一定的距离关系;中层料则呈一配合底料形状的片体,中层料形成有一内侧边缘及一外侧边缘,内侧边缘连接在底料的内里面上。围料是围绕并连接面料边缘及底料边缘,而中层料的外侧边缘也连接在围料上,使得面料、底料及围料共同界定出一充气空间,充气空间并因中层料而区分为一主气室及一位在主气室与支承面间的辅助气室。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传统充气床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图1的I-I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内部材料的连接关系;图3是另一种传统充气床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图3的II-II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内部材料的连接关系;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床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结合并充气后的外观图;图7是图6的HI-III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内部材料的连接关系;图8是图6的IV-IV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内部材料的连接关系;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床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说明该拉带为一套筒形拉带的形态;及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床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说明该拉带为一曲线形拉带的形态。(5)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面料1、一底料2、一拉带组3、一中层料4及一围料5。充气床100可用以置放在一如地面的支承面6上,而充气床100并可形成有一头端101及一尾端102。面料1为一特定面积的塑胶片状材料,面料1形成有一面向上方的床表面11及一与床表面11相反而面向下方的内侧面12。底料2也是一塑胶片状材料,其配合面料1的形状但是面积大约与面料1相同,底料2也形成有一面向下方的底面21及一与底面21相反而面向上方的内里面22。拉带组3包括有多个拉带,拉带的上下侧缘用以分别连接在面料1的内侧面12与底料2的内里面22的对应位置处,可使面料1与底料2保持一定的距离关系。本例中,拉带组3具有多条呈并列状的纵向拉带31,纵向拉带31概由头端101处向尾端102处延伸,另外,在接近头端101与尾端102处还分别设有一横向拉带32,横向拉带32的延伸方向约与纵向拉带31的延伸方向呈垂直的型态,而如图7所示,横向拉带32则可连接在面料1的内侧面12与中层料4(容后叙述)的表面上。中层料4在本例当中则为一预先成形的环形塑胶片状材料,其并配合底料2形状,使得中层料4的中央中空处形成有一内侧边缘41,而最外侧则形成一外侧边缘42,其中,内侧边缘41是以熔接方式连接在底料2的内里面22上接近外侧的地方。另外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整片无中空的中层料4直接与底料2熔接,并使熔接线形成如内侧边缘41与底料2熔接后的型态,而整片状无中空的中层料4在熔接线内侧的中间材料可于以保留,或将中间材料撕去而形成中央中空状的环形片状中层料4。围料5是呈一长条形的塑胶片状材料,用以围绕在外侧处,其上下方向的侧缘并分别与面料1的外形状边缘及底料2的外形状边缘互相熔接,而中层料4的外侧边缘42也连接在围料5上并位在面料1与底料2的中间。如图6及图7所示,整体材料熔接完成后,面料1、底料2及围料5可共同界定出一充气空间,当充入气体后,充气空间并因中层料4的区隔作用,使得中层料4上方连通面料1与底料2间的空间为一主气室103,而中层料4下方与底料2间的空间则形成一环绕在主气室103下方周缘的辅助气室104,当充气床100置在支承面6上时,辅助气室104可位在主气室103与支承面6中间,使得辅助气室104不但可将主气室103的所在高度提高,当使用者位在面料1的床表面11上而有一向下施加的重力时,主气室103会有向下变形的作用,使得位在环形的辅助气室104中间区域、位在主气室103与支承面6间的空间内的空气会因主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定位设计的充气床,包含有一面料、一底料、一连接该面料与该底料的拉带组、一位在该面料与该底料中间的中层料及一连接在周侧处的围料,其特征在于: 该面料具有有一定的面积,该面料形成有一床表面及一与该床表面相反的内侧面; 该底料也具有有一定的面积,该底料形成有一底面及一与该底面相反的内里面; 该拉带组包括有多个拉带,该拉带分别连接在该面料的内侧面与该底料的内里面的对应位置处; 该中层料是一配合该底料形状的片体,该中层料形成有一内侧边缘及一外侧边缘,该内侧边缘连接在该底料的内里面上;及 该围料是围绕并连接该面料边缘及该底料边缘,而该中层料的外侧边缘也连接在该围料上,使得该面料、该底料及该围料共同界定出一充气空间,该充气空间并因该中层料而区分为一主气室及一辅助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宗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