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6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床,其设有一寝具承载框及一床框体,该床框体支撑该寝具承载框;该寝具承载框包含一第一脚支撑部及一第二脚支撑部,第一脚支撑部中央侧的一端部框接在该床框体的框体支撑点,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可任意弯曲的装设在该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及该床框体由一杆连接,该杆的二端分别枢接在第二脚支撑部的脚枢接点及床框体的框体框接点,且该杆具相同该第一脚支撑部的长度;由该杆、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与脚枢接点之间,及该床框体的框体支撑点与框体框接点之间,共同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该床设有一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可使第一、第二脚支撑部形成直线状的水平展开状态,及使第二脚支撑部水平倾起以保持承载框可调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可提高使用舒适度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习惯中,一般人时常横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甚至用餐。如图8所示,有鉴于床具有该类使用形态上的需求,其在寝台部的下半身侧设一第一脚支撑部b1,且相对该第一脚支撑部b1再连结一可弯曲的第二脚支撑部b2,以形成一床a。而且,由将第一、第二脚支撑部b1、b2折叠成山字形,以维持使用者的包含膝、腰等关节的下半身的舒适姿势,以促进血液循环,并获得最舒适的效果。但是,如上所述的习知床a中,于使足部获得最舒适的效果之际,由于第二脚支撑部b2是从膝部向脚踝下降倾斜。因此,流经脚底等的血液较难回流至心脏。如此,为了获得充分的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有更进一步改善习知床的足部可调状态的必要。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改良上述的缺点,其设有一保持装置,由该保持装置可使形成平行机构的第二脚支撑部上举,以保持承载框可调状态,形成可使就寝者更具使用舒适度及使用便利性的一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其设有一保持装置,以便第二脚支撑部能水平上举,并保持该状态,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提升使用舒适度及使用便利性的功效。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床,其设有一寝具承载框及一床框体,该寝具承载框具一寝具承载面以承载一寝具,而该床框体可支撑该寝具承载框;该寝具承载框包含一第一脚支撑部及一第二脚支撑部,该第一脚支撑部可承接就寝者的大腿,且其中央侧的一端部枢接在该床框体的框体支撑点,该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可任意弯曲的装设在该第一脚支撑部,并可承接就寝者的小腿;该第二脚支撑部及该床框体由一杆连接,该杆的二端枢接在该第二脚支撑部的脚枢接点及该床框体的框体枢接点,且该杆是具相同该第一脚支撑部的长度;由该杆、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与脚枢接点之间,及该床框体的框体支撑点与框体枢接点之间,共同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该床设有一保持装置,由该保持装置可使第一、第二脚支撑部形成直线状的展开状态,及使第二脚支撑部倾起以保持承载框可调状态。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床,其中该保持装置是一直线运动器,其一端部枢接在该床框体,而他端部枢接在该寝具承载框。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床,其中该保持装置是具一臂状体,该臂状体的一端部装设在该床框体,并可由伸缩而在他端部举起该寝具承载框,且在伸缩状态下其具一扣止装置。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床,其中该保持装置是具一杆状的起倒装置,该起倒装置由一驱动装置而形成转动,且其一端部装设在该床框体,并可在他端部举起该寝具承载框。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床,其中该床框体是由可任意弯曲成倒V字形的一对床框半体所构成,且形成该第一脚支撑部及第二脚支撑部的寝具承载框是由一端的床框半体所支撑。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分解立体图。图2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上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局部扩大立体图。图4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于展开状态下的第一脚支撑部与第二脚支撑部的连结部的局部侧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于承载框可调状态下的第一脚支撑部与第二脚支撑部的连结部的局部侧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床的于展开状态下的第一脚支撑部与第二脚支撑部的连结部的局部侧视图。图8习用床的侧视图。1 床 2 寝具承载框3 床框体 4 第一脚支撑部4A 框体4A1框体部4B 补强肋条4C 保持材5 第二脚支撑部5A 框体5B 补强肋条5C 保持材5D 补强肋条6 杆7 平行曲柄机构8 保持装置9 直线运动器 10 扣止装置11 臂状体 11a套部11b杆部12 驱动装置13 起倒装置14 第一床框半体14a主框14b补强肋条14c补强肋条15 第二床框半体15a主框15b补强肋条 15c补强肋条 15d补强肋条16 上半身支撑部 16A框体16B补强肋条 16C保持材33 连接件34 第一脚架34a脚架 34b脚轮35 连结板36 头侧板38 第二脚架 39 脚轮40 连接件41 中间支架42 弹簧 43 连接杆44 脚支撑轴 45 连结件46 脚弯曲点 47 装着件48 支撑金属件49 伸缩杆49a筒部 49b杆50 支撑金属件51 装着件51a基板 51b装着片52 嵌合槽52a主槽52b棘槽 53 导片54 把手 54a把手本体54b套部 B 寝具C 被套 L1 间距L2 间距 m 寝具承载面R 承载框可调状态S 寝具T 展开状态 t1 框体支撑点t2 脚框接点 t3 框体框接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床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其上视图。本实施形态的床1包含可任意折叠倒立V字形状的床框体3,及配置在该床框体3上且具备可装载寝具的寝具装载面m的寝具承载框2。该床框体3由第一床框半体14及第二床框半体15所构成。该第一床框半体14是将数条补强肋条14b、14c一体的固设在由框材弯折形成而略呈ㄈ形或矩形(本实施例中为ㄈ形)的主框14a上。该第一床框半体14的长度实际上约为床长度的一半(例如900~1000mm)。位在该第一床框半体14床纵长方向中间位置的内端部,其利用插销等可任意旋转的枢接在连接件33。再者,在第一床框半体14的外端部,其第一脚架34是设在床宽方向的二侧。本实施形态中,该第一脚架34、34由呈倒T形的脚架34a及装设在其下端部的脚轮34b所构成。脚架34a由插销可任意旋转的装设在第一床框半体14。再者,二侧的第一脚架34、34形成一体的固设在第一床框半体14的下方向床宽方向延伸的连结板35。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一床框半体14的外端部装设一加工完成的床头板36。再者,作为本实施例的床1的较佳使用例,其在该第一床框半体14位置承载使用者的上半身。该第二床框半体15与第一床框半体14相同,其是将补强肋条15b、15c一体的固设在由框材弯折形成而略呈ㄈ形的主框15a上。第二床框半体15的长度,约为床长度的一半。该第二床框半体15的床纵长方向中间位置的内端部,其由插销而可任意转动的枢接在该连接件33。本实施形态中,虽然第一、第二床框半体14、15分别在床纵长方向具一间隙,且分别由不同的轴所支撑,但也可以相同的轴予以支撑。第二床框半体15是配置在主框15a的内侧,且第二脚架38、38由插销而可任意转动的装设在向床纵长方向延伸的二侧的补强肋条15b上。如此,于折叠时可防止第一、第二脚架34、38的相互碰撞。该第二脚架38的下端设有与地面接触的脚轮39,其可与该第一脚架34于折叠时使第一、第二床框半体14、15平滑的移动。设在床宽方向二侧的该连接件33、33,其是一体的固设在连结件40上,且该连结件40设有一中间支架41。由该中间支架41,可于水平状态下与地面接触。如此,可由第一、第二脚架34、38及中间支架41支撑床的重量,以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由连接杆33连结中间支架41与第一脚架34之间及中间支架41与第二脚架38之间,而由第一及第二床框半体14及15、第一及第二脚架34及38、中间支架41及连接杆43分别形成平行曲柄机构。如此,可使中间支架41、第一及第二脚架34及38的方向保持一定,例如可一边保持垂直的予以折叠。再者,本实施例中该中间支架41与第一床框半体14之间,及中间支架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其设有一寝具承载框及一床框体,该寝具承载框具一寝具承载面以承载一寝具,而该床框体可支撑该寝具承载框;    该寝具承载框包含一第一脚支撑部及一第二脚支撑部,该第一脚支撑部可承接就寝者的大腿,且其中央侧的一端部枢接在该床框体的一框体支撑点,该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可任意弯曲的装设在该第一脚支撑部,并可承接就寝者的小腿;    该第二脚支撑部及该床框体由一杆连接,该杆的二端枢接在该第二脚支撑部的一脚枢接点及该床框体的一框体枢接点,且该杆是具与该第一脚支撑部约相同的长度;    由该杆、第一脚支撑部、第二脚支撑部的一端部与脚枢接点之间,及该床框体的框体支撑点与框体枢接点之间,共同形成一平行曲柄机构;    其特征在于:该床设有一保持装置,由该保持装置可使第一、第二脚支撑部形成直线状的展开状态,及使第二脚支撑部水平倾起以保持承载框可调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岛彻稻富茂司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