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斜倚功能的床,使上框架的分解和组装变得容易。床(1)具有:固定框架(2),其设置于地面;致动器(3),其配置于固定框架(2)侧;以及上半身卧榻部(4),其配置成通过接受致动器(3)的动力能够相对于固定框架(2)从水平状态向斜倚状态立起。上半身卧榻部(4)包括与致动器(3)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6)、以及固定于倾动框架(6)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7),上框架(7)向倾动框架(6)的固定通过拆装自如的非螺栓式连接设备进行。
B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clining bed with function, make easy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frame. The bed (1) has a fixed frame (2),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the actuator (3),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frame (2) side; and the upper body part (4), the bed is configured to accept the actuator (3) power relative to the fixed frame (2) from the state level to recline the state set up. The upper part (4) comprises couch and actuator (3) i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and tilting tilting (6), and fixed on the tilting frame (6)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ed frame (7), upper frame (7) to (6) fixed tilting frame through bolt type and detachable connection device f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具体涉及具备斜倚功能的床。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备斜倚功能的各种床被得到了提案。对这种床而言,例如使用者的上半身横卧的上半身侧卧榻部通过电动马达等致动器的动力而倾斜立起。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横卧在床上的状态下享受进食和读书等。另外,下述专利文献1的床在上半身侧卧榻部立起时,首先,仅头部侧载置部先行升起。该状态下,仅头部载置框抬起,因此使用者能够将头部载置框像枕头那样使用。接下来,当进一步施加致动器的动力时,保持头部载置部从脊背侧载置部被抬起的状态,两者呈一体地向上倾斜而成为斜倚状态。这种斜倚结构在本领域也被称作“双功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01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近年来,对于具有如上所述的斜倚功能的床而言,作为护理用的需求的增加,伴随于此,其作为租赁和出租而被利用的机会正在增加。在以往的具有斜倚功能的床中,上半身卧榻部包括与所述致动器连结并倾动的倾动框架、以及固定于该倾动框架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这些部件通过焊接或螺栓等连接设备被牢固地固定。另一方面,在床在租赁、出租中被不特定的多个使用者利用的情况下,租赁公司回收床之后,有想要仅将床的卧榻部分、尤其是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近的上框架拆卸下来进行消毒的要求。对倾动框架和上框架而言,例如被焊接起来时,原本无法分解,倾动框架也需要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消毒作业。另外,在倾动框架和上框架通过螺栓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将存在有多个的所有的螺栓拆卸下来并仅对上框架进行消毒之后,进而将上框架与倾动框架进行螺栓紧固的操作等。因此,在以往的斜倚床中,存在为了进行在租赁和出租中床被不特定的多个使用者利用的情况下的消毒作业而需要大量的劳力和时间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将倾动框架和上框架容易地卸下且能够组装的带斜倚功能的床。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具有:固定框架,其设置于地面;致动器,其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以及上半身卧榻部,其配置成通过接受所述致动器的动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从水平状态向斜倚状态立起,所述床的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身卧榻部包括与所述致动器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倾动框架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向所述倾动框架的固定通过拆装自如的非螺栓式连接设备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中,所述连接设备可包括带有防脱功能的销。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中,所述上框架可具备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向斜倾动后的状态的所述倾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卡合,并用于使所述倾动框架支承所述上框架的重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中,所述上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其位于使用者的头部侧;第二框架,其与所述第一框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并且位于使用者的腰部侧;以及连杆结构,其使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进行升降移动,在所述倾动框架可设有按压部件,在所述上框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按压所述连杆结构的一部分,使所述第一框架进行升降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框架从所述第二框架上升之后,使所述倾动框架向所述斜倚状态倾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中,所述倾动框架包括具备沿床宽度方向延伸的轴主体的基轴部,所述轴主体能够沿床长度方向滑动自如且能够围绕床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固定框架的槽型的引导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床,上半身卧榻部包括与致动器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以及固定于倾动框架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上框架向倾动框架的固定通过拆装自如的非螺栓式的连接设备进行。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床,能够容易地拆卸和组装倾动框架和上框架,例如,能够仅将上框架高效地从床拆卸下来进行消毒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床的水平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床的斜倚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上半身侧卧榻部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4是上半身侧卧榻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5是从底面侧观察上半身侧卧榻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框架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带有防脱功能的销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8是被抬起的倾动框架以及被保持于倾动框架的上框架的侧视图。图9是倾动框架以及保持于倾动框架的上框架的侧视图,表示水平状态。图10是倾动框架以及保持于倾动框架的上框架的侧视图,表示将第一框架抬起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床1的水平状态的立体图,图2中示出了该床的斜倚状态的立体图(局部剖视图)。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床长度方向、床宽度方向及床高度方向分别表示图1所示的x、y及z的方向。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床1具有: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上配置的致动器3;以及配置成通过接受致动器3的动力能够相对于固定框架2从水平状态向斜倚状态立起的上半身卧榻部4。本实施方式的床1在实际使用时,在卧榻面上还载置有床垫和被褥等。图3中示出了床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固定框架2例如由包括沿床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框2A以及沿床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框2B等的金属制的框部件构成。固定框架2的四角设有载置于地面的腿部5(参照图1及图2)。固定框架2除这种形态以外,还可以按照惯例以各种形状实施。再次参照图3,致动器3例如由具有电动马达3A、以及通过电动马达3A的旋转力伸长或缩小的杆3B的电动气缸构成。在床的俯视图中,杆3B的长度方向例如与床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致动器3的一端侧与固定框架2(例如,横框2B)转动自如地连接。为了达到斜倚状态,致动器3的另一端侧与上半身卧榻部4侧转动自如地连接。此外,床1上设有用于使致动器3的杆3B伸缩而将上半身卧榻部4向水平状态或斜倚状态进行切换的操作遥控器(图示省略)。从图2可知,上半身卧榻部4例如在床长度方向上具有占据床的卧榻面的大约一半的大小。这样的上半身卧榻部4有助于稳定地支承使用者的上半身。另外,如图3所示,上半身卧榻部例如包括与致动器3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6、以及固定于倾动框架6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7。图4中,省略了上框架7,但示出了倾动框架6的斜倚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倾动框架6例如包括沿床宽度方向延伸的基轴部9、固定于基轴部9的例如一对臂部10、以及相对于基轴部9相对旋转自如地安装的按压部件11。基轴部9具备沿床宽度方向y延伸的轴主体9A、以及从轴主体9A向半径方向突出的突部9B。轴主体9A例如其两端侧被支承于固定框架2。在本实施方式中,轴主体9A以沿床长度方向滑动自如且围绕床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自如地方式支承于固定框架2的槽型的引导部件2G。图5中示出了从床的底面侧观察倾动框架6及上框架7的立体图。如图5明确所示,基轴部9的突部9B例如具备固定于轴主体9A的一对支架13、以及连接该支架13、13之间的小轴14。小轴14在远离轴主体9A的位置上平行于轴主体9A延伸。如图3及图4所示,各臂部10例如是棒状的金属部件,一端固定于基轴部9,并且另一端沿床长度方向向使用者的头部侧延伸而终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臂部10例如由剖面呈“コ”字状的框部件构成,但是不限于此,可采用各种钢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臂部10通过辅助臂8支承。辅助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具有:固定框架,其设置于地面;致动器,其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以及上半身卧榻部,其配置成通过接受所述致动器的动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从水平状态向斜倚状态立起,所述床的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身卧榻部包括与所述致动器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倾动框架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向所述倾动框架的固定通过拆装自如的非螺栓式连接设备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24 JP 2015-2284671.一种床,具有:固定框架,其设置于地面;致动器,其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以及上半身卧榻部,其配置成通过接受所述致动器的动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从水平状态向斜倚状态立起,所述床的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身卧榻部包括与所述致动器连接并倾动的倾动框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倾动框架上且形成卧榻面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向所述倾动框架的固定通过拆装自如的非螺栓式连接设备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设备包括带有防脱功能的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具备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向斜倾动后的状态的所述倾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卡合,并用于使所述倾动框架支承所述上框架的重量。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美喜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