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2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和出奶口,所述瓶身顶端连接有接口,接口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勺头或者输奶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节省喂养人力,保证喂养体位和保持喂养温度;可降低医疗成本,方便产妇及家属进行乳旁加奶;可降低乳头错觉,提高母乳喂养率。

An improved medical auxiliary mil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
技术介绍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婴儿喂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出生4~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随着母乳喂养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产妇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普及母乳喂养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如母婴分离,乳头凹陷、母乳分泌不足、扁平乳头、低血糖、需要喂药的新生儿等,部分新生儿需在医学指征下添加配方奶,部分新生儿家属及产妇会直接给新生儿添加配方奶,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在添加配方奶的过程中,家属及产妇会直接用奶嘴进行喂养,容易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为防止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医院会以小药杯或小匙给新生儿进行添加奶粉,或用针管进行乳旁加奶,但在加奶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治疗的宝宝一般会在暖箱中进行治疗,在用小匙进行加奶时需一手端着奶瓶,一手用小匙进行喂养,不能保证宝宝喂养体位,需两人配合。2、家属用小匙给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进行加配方奶时也需一人抱着新生儿,一人进行喂养,给医护人员及家属带来人员的浪费不便,而且温热好的奶不容易保持合适的温度。进行乳旁加奶时,经常是用空针及针头连接小管简易进行拼接,每次进行乳旁加奶时都需拆分新的空针及针头装置临时组装,造成一定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保证宝宝喂养体位,不需两人配合,且避免宝宝使用奶嘴引起的乳头混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和出奶口,所述瓶身顶端连接有接口,接口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勺头或者输奶导管。优选的,所述勺头与接口之间设有中空管。优选的,所述出奶口位于勺头和中空管的连接处,出奶口的直径为0.1厘米至0.5厘米。优选的,所述接口为螺旋形接口。优选的,所述勺头还配套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长度为7厘米。优选的,所述接口上设有与输奶导管相匹配的接头,接头的头部大小与输奶导管的头部大小相匹配,接头上设有孔,孔的直径为0.1厘米至0.5厘米。优选的,所述输奶导管为软硅胶材质,长20厘米,输奶导管的头部的直径为0.8毫米。优选的,所述瓶身容量为100ml,以30ml每格为瓶身刻度。优选的,所述瓶身长16cm、宽5cm。优选的,所述瓶身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具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挂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本实用医用辅助加奶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可以节省喂养人力,保证喂养体位和保持喂养温度;可降低医疗成本,方便产妇及家属进行乳旁加奶;可降低乳头错觉,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奶器为全分离式设计,可进行360度无死角清洗,可进行煮沸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瓶身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勺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瓶底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接头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输奶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为:1、瓶身;2、接口;3、勺头;4、输奶导管;5、中空管;6、凹槽;7、挂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1和出奶口,所述瓶身1顶端连接有接口2,接口2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勺头3,所述勺头3与接口2之间设有中空管5。出奶口位于勺头3和中空管5的连接处,出奶口的直径为0.1厘米至0.5厘米。第一种医用辅助加奶器选用硅胶材质,全透明外观,各部分构造参数为瓶身长16cm、宽5cm;螺旋形接口直径为2cm、勺头长6cm、防尘盖长7cm;瓶身容量为100ml,以30ml每格为瓶身刻度,可随时掌握新生儿的进食量,瓶身底部有凹槽,可连接挂绳7,挂绳7能悬挂在脖子上,每次对宝宝进行添加时可直接挤压瓶身,勺头采用最大挤压流量式设计,每次挤压最多可挤压0.5ml,防止喂奶过多过快引起新生儿误吸。螺旋形接口,可有效防止喂养过快过多引起的误吸。实施例2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1和出奶口,所述瓶身1顶端连接有接口2,接口2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输奶导管4,所述接口2上设有与输奶导管4相匹配的接头,接头的头部大小与输奶导管4的头部大小相匹配,接头上设有孔,孔的直径为0.1厘米至0.5厘米。第二种结构是针对需要宝宝需要添加配方奶而设计的,也可以避免宝宝吸奶嘴,第二种医用辅助加奶器和第一种加奶器共用瓶身,将勺头更换为瓶身接头和输奶导管,输奶导管为软硅胶材质,长20cm,输奶导管头部的开口直径为0.8mm,可进行高温消毒,喂养时将输奶导管悬挂于颈部,输奶导管的末端固定(优选用用胶布胶粘)在乳头处,这样宝宝吸奶的时候可以將乳头和导管一起放入口中进行吸吮导管头部放于新生儿口腔进行吮吸,可以边吸母乳边吸配方奶。所述瓶身1底部设有凹槽6,凹槽6具有凸起部,凸起部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挂绳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1)和出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1)顶端连接有接口(2),接口(2)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勺头(3)或者输奶导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包括瓶身(1)和出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1)顶端连接有接口(2),接口(2)可拆卸连接有接奶器,所述加奶器为勺头(3)或者输奶导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3)与接口(2)之间设有中空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奶口位于勺头(3)和中空管(5)的连接处,出奶口的直径为0.1厘米至0.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2)为螺旋形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医用型辅助加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3)还配套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长度为7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医用型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丽金靓郑雅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