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转染细胞保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27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脂质体转染过程中的细胞活性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保护剂含有以下组分:终浓度为1~10mmol/L的维生素A,终浓度为5~15g/L的甘油,终浓度为10~40g/L的葡萄糖,终浓度为3~20g/L的人血白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的细胞保护剂易于保存且具有较长的货架期,配制好的细胞保护剂在4~8℃下可以保存1年。与在转染容器,本保护剂与转染DNA和脂质体转染试剂的混合液进行转染,不仅可以保持细胞的活性,而且极大提高转染效率,特别是对于比较难转染的免疫细胞,转染效率提高了40%以上。

A protective agent for liposome transfected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质体转染细胞保护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生物
,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脂质体转染过程中的细胞活性保护剂。
技术介绍
转染是将外源遗传物质转入到真核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随着基因与蛋白功能研究的深入,转染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经常涉及的基本方法,它解决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细胞的难题,为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转染技术。一般的转染方法多采用脂质体法和电穿孔的方法。阳离子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与核酸的磷酸根通过静电作用将DNA分子包裹成DNA-脂质体复合物,能吸附在表面带负电荷的细胞膜,通过膜的融合或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体内。有时也通过细胞膜上小孔的直接渗透作用将DNA传递进入细胞。电穿孔法或电转法,是通过高强度的电场作用,瞬时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将外源分子,如DNA、mRNA、蛋白、糖类等送入宿主细胞的胞浆内。病毒法对原代细胞进行感染时,往往需要较高的病毒滴度且通常效果不甚理想。而电穿孔的方法在操作简易度和实验周期上相比病毒法感染原代细胞更具优势。然而,该法的普及受制于电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脂质体转染过程中的细胞活性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保护剂含有以下组分:终浓度为1~10mmol/L的维生素A,终浓度为5~15g/L的甘油,终浓度为10~40g/L的葡萄糖,终浓度为3~20g/L的人血白蛋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质体转染过程中的细胞活性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保护剂含有以下组分:终浓度为1~10mmol/L的维生素A,终浓度为5~15g/L的甘油,终浓度为10~40g/L的葡萄糖,终浓度为3~20g/L的人血白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保护剂含有以下组分:终浓度为4~8mmol/L的维生素A,终浓度为10~15g/L的甘油,终浓度为15~20g/L的葡萄糖,终浓度为10~17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旺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迈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