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250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中的应用,其中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是采用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塑化剂A、催化剂B在密炼机中共混,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B促进ACM‑EPG分子链侧基上的环氧基与LX‑NBR大分子链端羧基活泼H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原位接枝生成(ACM‑EPG)‑g‑(LX‑NBR)非反应性增容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分子增容剂可在丙烯酸酯橡胶和丁腈橡胶共混并用时作为增容剂添加,显著加强两相的界面结合力,强化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的动力学相容性,大幅度提高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它们的协同效应。

Preparation of a rubber compatibiliz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crylate rubber / NBR alloy elasto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合金弹性体的增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大分子增容剂采用低门尼粘度的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ACM-EPG)通过原位接枝液体羧基丁腈胶(LX-NBR)的反应合成制备,该大分子增容剂可记为(ACM-EPG)-g-(LX-NBR)。
技术介绍
ACM是指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与少量带有可硫化反应官能团的单体,经自由基共聚合而制得的丙烯酸酯橡胶,是一种特种合成橡胶;而AEM则是指以丙烯酸酯和乙烯为主单体,以及少量带有可硫化反应官能团的单体进行共聚而得到的丙烯酸酯橡胶,也是一种特种合成橡胶,但由于它的合成技术独特目前仅有美国杜邦公司独家生产销售。因为ACM和AEM大分子主链的饱和性以及侧链上的极性酯基,使其具有仅次于氟橡胶、硅胶的耐高温性能(可在180℃高温下长期使用,200℃下间歇或短时间使用),耐油性能相当于中、低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同时它还兼具优异的耐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采用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塑化剂A、催化剂B在密炼机中共混,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B促进ACM-EPG分子链侧基上的环氧基与LX-NBR大分子链端羧基活泼H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原位接枝生成(ACM-EPG)-g-(LX-NBR)非反应性增容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塑化剂A、催化剂B在密炼机中共混,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B促进ACM-EPG分子链侧基上的环氧基与LX-NBR大分子链端羧基活泼H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原位接枝生成(ACM-EPG)-g-(LX-NBR)非反应性增容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塑炼胶和塑化剂A加入密炼机中,启动转子混合,于40~50℃再加入计量的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在转子转动下缓缓升温至70~80℃继续混炼均匀后,逐步升温到90~110℃同时加快转速,得到混合胶料M;
步骤2:向步骤1获得的混合胶料M中加入催化剂B,继续升温至120~130℃,同时加快搅拌速度,待反应0.5-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原位接枝的大分子增容剂(ACM-EPG)-g-(LX-NB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塑炼胶是在开炼机上将ACM-EPG生胶塑炼,多次薄通使其门尼粘度ML(1+4)100℃<20后获得的;
所述ACM-EPG生胶的环氧基含量2~3%,门尼粘度ML(1+4)100℃为20~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为17%~40%,羧基含量为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茹卢佳豪钱家盛章于川吴兵李方山陈鹏方胜阳杨斌沈剑王宇琛汪雪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