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10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弧形板的顶部之间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瓶,所述培养瓶的顶部贯穿放置框且延伸至放置框的外部,两个所述承重板的相对一侧且位于放置框的正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对培养瓶内部的卵带和精液进行自动前后摆动摇晃混合,混合更加均匀,无需人工摇晃,省时省力,对摇晃中的培养瓶进行固定,提高了大鲵培养环境的安全性。

A kind of artificial breeding device imitating wild giant salam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鲵繁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大鲵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而且受精卵的孵化期长达九百小时左右,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大鲵在自然界繁殖率极低,随着我国人工繁育大鲵成功,人工繁育的大鲵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的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技术在对仿野生大鲵的繁育过程需要将雄性大鲵的精液和雌性大鲵的卵带进行摇晃混合,使其精卵充分混合,但由于人工摇动费时费力,并且对卵带无法固定,导致摇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卵带掉落的现象,造成卵带损害,影响繁育成活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自动混合大鲵卵带和精液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弧形板的顶部之间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瓶,所述培养瓶的顶部贯穿放置框且延伸至放置框的外部,两个所述承重板的相对一侧且位于放置框的正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轴的相对一端且位于培养瓶的表面均设置有夹块,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夹块且延伸至夹块的一侧,一个所述承重板远离培养瓶的一侧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一个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一个所述承重板且延伸至一个所述承重板的一侧。优选的,一个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位于一个所述承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且位于夹块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夹块,所述橡胶夹块与培养瓶相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承重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且位于培养瓶的背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通过防松螺母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与夹块的背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培养瓶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通过弧形板、限位块、放置框、滑动块、连接轴、电机、驱动轴、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培养瓶的配合使用,对培养瓶内部的卵带和精液进行自动前后摆动摇晃混合,混合更加均匀,无需人工摇晃,省时省力,通过橡胶夹块、夹块、防松螺母、连接板、丝杆、转盘、固定板的配合使用,对摇晃中的培养瓶进行固定,防止摇晃混合过程中,培养瓶掉落,提高了大鲵培养环境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承重板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中标号:1、底座,2、承重板,3、弧形板,4、限位块,5、滑动块,6、放置框,7、培养瓶,8、连接轴,9、夹块,10、顶盖,11、把手,12、安装块,13、电机,14、驱动轴,15、驱动齿轮,16、传动齿轮,17、固定板,18、丝杆,19、连接板,20、防松螺母,21、转盘,22、橡胶夹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承重板的结构示意侧视图。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两个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弧形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弧形板3的形状为弧形,使得培养瓶7的滑动轨迹为弧形,限位块4滑动块5进行限位,两个弧形板3的顶部之间通过滑动块5滑动连接有放置框6,滑动块5的数量为五个,放置框6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瓶7,培养瓶7的顶部贯穿放置框6且延伸至放置框6的外部,放置框6的顶部开设有与培养瓶7相适配的放置槽,两个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且位于放置框6的正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8,培养瓶7与放置框6相接触。两个连接轴8的相对一端且位于培养瓶7的表面均设置有夹块9,夹块9的形状为弧形,连接轴8的一端贯穿夹块9且延伸至夹块9的一侧,连接轴8与夹块9滑动连接,一个承重板2远离培养瓶7的一侧通过安装座12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电机13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5,驱动齿轮15上的齿牙形状为锥形,一个连接轴8的另一端贯穿一个承重板2且延伸至一个承重板2的一侧。一个连接轴8的表面且位于一个承重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16与驱动齿轮15相啮合,传动齿轮16上的齿牙形状为锥形,驱动齿轮15上的齿牙数量为传动齿轮16上的齿牙数量的四分之一。连接轴8的一端且位于夹块9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夹块22,橡胶夹块22的形状为弧形,与培养瓶7的表面相适配,橡胶夹块22与培养瓶7相接触。两个连接轴8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两个固定板17的相对一侧之间且位于培养瓶7的背面转动连接有丝杆18,丝杆18的表面通过防松螺母20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正面与夹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防松螺母20内部螺纹方向相反。丝杆18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21,培养瓶7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10,顶盖10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1,培养瓶7的材料为玻璃,可观察培养瓶7内部的混合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是,通过把手11将顶盖10螺旋打开,将雌性大鲵的卵带和雄性大鲵的精液放置进培养瓶7的内部,将顶盖10拧紧,再将培养瓶7的下半部分放置在放置框6的内部,将瓶身上板部分,推进两个橡胶夹块22之间,转动转盘21,从而带动丝杆18转动,使得两个防松螺母20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板19相对移动,使得两个夹块9相对移动,从而缩小两个橡胶夹块22之间的距离,将培养瓶7的上半部分固定住,启动电机13,使得驱动轴14,转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驱动齿轮15转动一圈,与传动齿轮16啮合的部位只有四分之一,所以带动传动齿轮16转动四分之一圈,使得连接轴8随着传动齿轮16的转动而转动,连接轴8带动夹块9转动,从而带动培养瓶7前后摆动,培养瓶7通过放置框6和滑动块5在弧形板3的顶部前后滑动,限位块4对滑动块5具有限位作用,当驱动齿轮15上的齿牙不与传动齿轮16啮合时,培养瓶7的重力会带动培养瓶7滑动复位,从而使得培养瓶7可以前后摆动,对培养瓶7内部的卵带和精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两个所述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两个所述弧形板(3)的顶部之间通过滑动块(5)滑动连接有放置框(6),所述放置框(6)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瓶(7),所述培养瓶(7)的顶部贯穿放置框(6)且延伸至放置框(6)的外部,两个所述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且位于放置框(6)的正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两个所述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两个所述弧形板(3)的顶部之间通过滑动块(5)滑动连接有放置框(6),所述放置框(6)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瓶(7),所述培养瓶(7)的顶部贯穿放置框(6)且延伸至放置框(6)的外部,两个所述承重板(2)的相对一侧且位于放置框(6)的正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轴(8)的相对一端且位于培养瓶(7)的表面均设置有夹块(9),所述连接轴(8)的一端贯穿夹块(9)且延伸至夹块(9)的一侧,一个所述承重板(2)远离培养瓶(7)的一侧通过安装座(12)固定连接有电机(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野生大鲵人工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轴(14),所述驱动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5),一个所述连接轴(8)的另一端贯穿一个所述承重板(2)且延伸至一个所述承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涛
申请(专利权)人:竹溪县隆源大鲵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