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08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在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大增加,进行脱袋,然后根据需要,采取三角形或井宇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香菇菌棒
,尤其涉及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香菇干品脂肪含量在3%,脂肪的碘价为13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由于香菇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不仅能降低血脂,又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香菇干品中矿物质含量较多,其中钙为124

,磷415

,铁26

,可作为补钙、补铁、补磷的良好来源,此外,香菇还含有锰、锌、铜、镁、硒等微量元素,可维持肌体正常代谢从而延长人类寿命,并对某些矿物质缺乏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香菇干品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54%,不同地区和品系之间含量稍有差异,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以半纤维素为最多,此外还有多糖、海藻糖、葡萄糖、糖原、戊聚糖和甘露醇等,香菇干品中维生素含量较多,其中维生素B10.07

,维生素B21.13

,尼克酸18.9

,维生素C含量较少。据研究,香菇还含有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前者在阳光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所以香菇是抗佝偻病的重要食物之一。
[0003]培养期转色是一项关键技术,转色的质量与香菇菌棒的成品率息息相关,并且转色的时间直接决定着香菇的培养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香菇菌棒转色较慢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排袋:在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大增加,进行脱袋,然后根据需要,采取三角形或井宇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8层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使菌棒过分拥挤,并且码起的袋垛中间有“自然拔风”,有利于通风,并且在袋垛外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形成局部小环境,便于菌棒生长环境的调节;2)初始生长环境调节: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人为调控膜内温度,使之保持在19-23℃,低温季节最低温度也可调控在10℃,在刚刚排袋3-5天内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5%,并且通风调节;3)温度调节:当膜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去覆盖物,倒垛散热,当膜内温度低于18℃时需要增温进光,膜内温度控制在21℃,保证适宜的温度,并且增加昼夜温差在2℃-3℃,促使菌丝转色;
4)干湿度调节:在正常生长3-4天后可通过喷啉冷水和加强通风等手段增加膜内的干湿差值,加快菌棒的转色,喷淋冷水一方面给菌棒以较大的温差刺激,促使其快速形成菌膜,另一方面防止因通风过量导致菌棒表面失水形成硬膜,湿度控制在85%-93%;5)通风调节:每天通风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膜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适当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6)光照调节:在生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光照强度在300-400勒克斯,并且适当增加散光刺激,每天保持最低十小时的光照时间;7)转色重要信号处理:在较合适的条件下,菌棒会很快长出一层细密的气生菌丝,并开始分泌色素,出现浅酱油色的水珠,为转色的重要信号,当菌棒表面出现色素水珠时,此时需要使用地下水直接喷淋,既为菌棒降温,又可冲洗掉部分色素水珠,防止菌皮过厚和杂菌感染与此同时应加强通风,一般掌握喷水后2小时菌棒表面不粘手即可;8)出菇阶段;当菌棒表面形成具有韧性和弹性的褐色菌皮后,便可以进入出菇阶段的管理。
[000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调节香菇菌棒在转色期间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可以加快香菇菌棒的转色时间,提升转色的质量和香菇菌棒的成品率,保证最终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08]实施例一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排袋:在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大增加,进行脱袋,然后根据需要,采取三角形或井宇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8层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使菌棒过分拥挤,并且码起的袋垛中间有“自然拔风”,有利于通风,并且在袋垛外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形成局部小环境,便于菌棒生长环境的调节;2)初始生长环境调节: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人为调控膜内温度,使之保持在19-23℃,低温季节最低温度也可调控在10℃,在刚刚排袋3-5天内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5%,并且通风调节;3)温度调节:当膜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去覆盖物,倒垛散热,当膜内温度低于18℃时需要增温进光,膜内温度控制在21℃,保证适宜的温度,并且增加昼夜温差在2℃-3℃,促使菌丝转色;4)干湿度调节:在正常生长3-4天后可通过喷啉冷水和加强通风等手段增加膜内的干湿差值,加快菌棒的转色,喷淋冷水一方面给菌棒以较大的温差刺激,促使其快速形成菌膜,另一方面防止因通风过量导致菌棒表面失水形成硬膜,湿度控制在85%;5)通风调节:每天通风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膜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适当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6)光照调节:在生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光照强度在300勒克斯,并且适当增加散光刺激,每天保持最低十小时的光照时间;
7)转色重要信号处理:在较合适的条件下,菌棒会很快长出一层细密的气生菌丝,并开始分泌色素,出现浅酱油色的水珠,为转色的重要信号,当菌棒表面出现色素水珠时,此时需要使用地下水直接喷淋,既为菌棒降温,又可冲洗掉部分色素水珠,防止菌皮过厚和杂菌感染与此同时应加强通风,一般掌握喷水后2小时菌棒表面不粘手即可;8)出菇阶段;当菌棒表面形成具有韧性和弹性的褐色菌皮后,便可以进入出菇阶段的管理。
[0009]实施例二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排袋:在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大增加,进行脱袋,然后根据需要,采取三角形或井宇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8层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使菌棒过分拥挤,并且码起的袋垛中间有“自然拔风”,有利于通风,并且在袋垛外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形成局部小环境,便于菌棒生长环境的调节;2)初始生长环境调节: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人为调控膜内温度,使之保持在19-23℃,低温季节最低温度也可调控在10℃,在刚刚排袋3-5天内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5%,并且通风调节;3)温度调节:当膜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去覆盖物,倒垛散热,当膜内温度低于18℃时需要增温进光,膜内温度控制在22℃,保证适宜的温度,并且增加昼夜温差在2℃-3℃,促使菌丝转色;4)干湿度调节:在正常生长3-4天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快大棚香菇菌棒培养期转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排袋:在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大增加,进行脱袋,然后根据需要,采取三角形或井宇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8层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使菌棒过分拥挤,并且码起的袋垛中间有“自然拔风”,有利于通风,并且在袋垛外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形成局部小环境,便于菌棒生长环境的调节;2)初始生长环境调节: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人为调控膜内温度,使之保持在19-23℃,低温季节最低温度也可调控在10℃,在刚刚排袋3-5天内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5%,并且通风调节;3)温度调节:当膜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去覆盖物,倒垛散热,当膜内温度低于18℃时需要增温进光,膜内温度控制在21℃,保证适宜的温度,并且增加昼夜温差在2℃-3℃,促使菌丝转色;4)干湿度调节:在正常生长3-4天后可通过喷啉冷水和加强通风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涛
申请(专利权)人:竹溪县隆源大鲵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