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10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及方法,包括上下叠放的上支架本体和下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和下支架本体均包括支撑腿、支架盘,支架盘的上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的管口设置有盖体,支架盘上对应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管底位置处设置有管底网筛孔,支架盘下表面对应管底网筛孔的位置处向下延伸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设置有密封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茭白作为饲料,更换方法极为高效、简便、操作简单、省时、循环利用等优点,获得很好的更换效果。更换饲料时只需将装有鲜茭白的上下支架本体叠放即可。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foo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Chilo suppressalis larv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完全变态类昆虫,是我国水稻、茭白上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二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草、稻桩、茭白遗株及杂草中越冬,翌年春天适宜温湿度时化蛹。近年来,由于寄主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更替、耕作制度变更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二化螟种群数量近年来呈回升趋势,危害逐年加重,素有“南螟北蝗”之称,给我国水稻、茭白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水稻、茭白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均开展该种害虫抗药性监测、新型农药筛选等工作,而这些工作均需大批量、发育进度(虫态、龄期、个体大小、健康状况、敏感性等)尽可能一致的二化螟供试幼虫。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保证药剂生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饲养。在大规模饲养过程时,饲料更换是关键环节,该环节影响到二化螟发育进度及存活率。在需要大量试虫时饲料更换问题尤为严重,同时,面临着因频繁人工转移成长中的幼虫导致的大量人工消耗和幼虫死亡问题。有关二化螟的饲料更换涉及七篇文献:其一,中国水稻科学,2013,27(5):535–538页,利用半人工饲料大规模简便化饲养二化螟,胡阳、郑永利、曹国连、傅强,提到将存活的幼虫用镊子转移到另一个装有新鲜饲料幼虫饲养盒内。其二,昆虫知识,2003,40(5):469–472页,利用茭白、荸荠及水稻饲养二化螟的技术研究,孟凤霞、吴孔明、高希武,提到稻苗更换过程为将装有新、旧稻苗的瓶口对接,对接处和老稻苗瓶底用黑布包裹,在新稻苗下放节能灯,用黑暗和光照使幼虫自然转移,以防人工转移操作过程对幼虫的机械损伤;茭白更换过程为在旧茭白上添加新鲜茭白使幼虫自然转移。其三,应用昆虫学报,2012,49(6):1535–1540页,人工饲料、转Bt水稻及其亲本稻苗饲养下二化螟种群适合度的比较研究,徐艳博、王孟伦、韩兰芝、陈法军,提到稻苗更换过程都均为装有新旧稻苗瓶口对接,瓶口的对接处和老稻苗瓶底上用黑布包裹,用黑暗和光照使幼虫自然转移。其四,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70–271页,水稻二化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初探,陆玉荣、苏建坤、吉春明、刘琴、张春梅、刘怀阿,提到换取饲料时,可把有虫的饲养瓶中的稻苗及幼虫倒入搪瓷盘,翻开稻苗找寻二化螟幼虫;并用软毛笔把幼虫转移入新饲养瓶。其五,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37–7838页,二化螟的采集与室内饲养方法,郑福山、强承魁、董红霞、沈媛,提到新鲜茭白垫于旧茭白下使二化螟幼虫自然转移。其六,宁波农业科技,1999,11–12页,二化螟的采集与饲养,谢士杰、毛国孟、毛嘉正、胡仁孟,提到将幼虫从残稻芽中剥出,转移入新鲜谷芽瓶。其七,昆虫学报,1979,22(2):164–168,二化螟饲养方法的研究,尚稚珍、王银淑、邹永华,提到将幼虫从残稻苗中剥出转移入新玻璃缸。但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二化螟室内人工更换饲料工作人工投入量大、耗费时间较长、机械损伤程度高;用镊子转移或剥取幼虫,机械损伤程度高、人工投入量大、耗费时间较长;瓶口对接因通气不畅,容易造成幼虫因“废气”或“窒息”而死(本人实验证实);新鲜茭白(或稻苗)垫于原茭白下,旧茭白(或稻苗)的腐液容易直接淋入新茭白(或稻苗),加速后者的腐烂变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化螟幼虫(尤其是低龄幼虫)的存活率,严重影响幼虫的发育和存活,为后续化蛹及下一代饲养带来困难。另外,传统的饲养过程中饲料更换费工费时。因此,亟需解决二化螟幼虫饲料更换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以便进行大规模继代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实现了二化螟饲料更换的规模化、简便化及继代化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放的上支架本体和下支架本体,所述上支架本体和下支架本体均包括支撑腿、支架盘,所述支架盘固定设置在支撑腿的上端,支架盘的上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的管口设置有盖体,所述支架盘上对应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管底位置处设置有管底网筛孔,所述支架盘下表面对应管底网筛孔的位置处向下延伸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通过其上设置的密封盖密封。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设置有三个,每个支撑腿的下端一体式设置有呈水平状的放置杆及由放置杆延伸的弧形部。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设置有8个,呈八孔梅花管状。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与密封盖通过密封盖内侧螺纹实现连接。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饲养茭白二化螟的养虫盒底部放置上支架本体,在每个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内放置一根新鲜茭白,将处于黑头期的卵块置于茭白块上方,待二化螟孵化后让其自然取食,盖好养虫盒盖,并用一层浸湿的黑布蒙住盒盖;2)透过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观察茭白被取食的情况;待茭白块出现浸渍状,幼虫开始向聚碳酸酯硬管壁爬行时,取出上支架本体,在养虫盒底部重新放置下支架本体,在下支架本体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内分别放入新鲜茭白,然后盖好下支架本体的支架盘底部的密封盖,去掉上支架本体的每个密封盖,将上支架本体置于下支架本体,使下支架本体内的鲜茭白顶部接触到上支架本体底部的管底网筛孔;3)盖上饲养虫盒盖,用一层黑布蒙住盒盖,同时利用黑布遮住养虫盒上部1/2区域;在下光源及新鲜茭白气味的诱导下,幼虫取食尽上层聚碳酸酯硬管中的茭白后自然转移到下层新鲜茭白上取食,次日或隔日,将上层几乎不含幼虫的食料残渣取出丢弃即可,完成食料更换过程。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化螟幼虫饲养条件为:室内以空调控制温度为28±1℃,光周期为16:8h,相对湿度85-9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述更换二化螟饲料的方法极为高效、简便、操作简单、省时、循环利用等优点,获得很好的更换效果。更换饲料时只需将装有鲜茭白的下支架本体放置于养虫盒底部,将剩有残茭白的上支架本体架在下支架本体上方,1天后将聚碳酸酯硬管内的茭白残渣取走即可。聚碳酸酯硬管便于清洗且可反复利。因此,该方法不仅能节省材料、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饲料更换的效率,便于操作;2)聚碳酸酯硬管的上述放置模式,一方面能保持养虫盒中微环境所需湿度;另一方面,二化螟幼虫可以顺利自如地从旧茭白转移到新茭白。在自然条件下,若寄主残株不利于继续取食,二化螟便会主动爬离残株并向新鲜寄主转移;新、旧寄主因距离很近(甚至紧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放的上支架本体(1)和下支架本体(2),所述上支架本体(1)和下支架本体(2)均包括支撑腿(3)、支架盘(4),所述支架盘(4)固定设置在支撑腿(3)的上端,支架盘(4)的上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的管口设置有盖体,所述支架盘(4)上对应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管底位置处设置有管底网筛孔(6),所述支架盘(4)下表面对应管底网筛孔(6)的位置处向下延伸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密封盖(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放的上支架本体(1)和下支架本体(2),所述上支架本体(1)和下支架本体(2)均包括支撑腿(3)、支架盘(4),所述支架盘(4)固定设置在支撑腿(3)的上端,支架盘(4)的上表面上焊接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的管口设置有盖体,所述支架盘(4)上对应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管底位置处设置有管底网筛孔(6),所述支架盘(4)下表面对应管底网筛孔(6)的位置处向下延伸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密封盖(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设置有三个,每个支撑腿(3)的下端一体式设置有呈水平状的放置杆(8)及由放置杆(8)延伸的弧形部(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设置有8个,呈八孔梅花管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与密封盖(7)通过密封盖内侧的螺纹实现连接。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英陈建明张珏锋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