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52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属于养猪生产领域,用于优质肉猪集约化生产。将我国南方舍饲养猪优势(气候适宜、集约化养猪程度高等)和北方养猪放牧饲养的优势(草原放牧、玉米大豆产区等)结合起来,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放牧饲养。在我国南方农区将仔猪饲养到保育结束,转运到北方放牧地;放牧时间5‑6个月,即4‑5月开始,9‑10月结束,出栏体重控制在90‑100kg;放牧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每天放牧8‑9个小时;每天放牧结束后补饲精料1次,吃饱为限。利用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轮牧技术及可移动经济型猪舍,探索一条优质肉猪前期舍饲后期放牧饲养的方法,为我国优质肉猪产业提供支撑。

A method of grazing and raising high quality pi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属于养猪生产领域,用于优质肉猪集约化生产。二、
技术介绍
放牧养猪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养猪》篇说:“春夏草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十三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幽风广义》卷三:“少有空闲之处,即可放牧,放得一日,即省一日之费。”据对猪行为学的研究,圈养的猪.一天中来回走动或拱啃物体、地面的时间是6—7小时,架子猪要更长一些,此时猪往往有一定程度的烦燥感。一天放牧6—8小时正好迎合了猪的这种生物习性。放牧猪体格结实、反应灵活,采食性好,易于和人接近,牧归休息沉,加料后添膘快,且天天和土地及青绿饲料(包括草根、草茎)接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未知营养因子的缺乏而引起的生长缓慢。我国在1980年代初,工厂化养猪的热潮在国内兴起。几十年来历史证明,在资金雄厚的工厂化猪场,全盘西化(猪种、设备和饲料利用)的猪场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也暴露出其负面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高造价、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由于实行限位饲养,猪无法运动、猪场全封闭、高密度的生产工艺,使得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特别是限制了猪的生活自由、丧失杂食动物的天性,过早的断奶也使母猪的母性受到伤害,这种虐待养猪的方式,虽然节省劳动力,肉猪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但母猪生产6胎就要淘汰,公猪配种2年也不能继续利用。用于养猪的粮食和资金不足,全盘西化的养猪方式不适合在我国全面推广,而且也违背动物福利的原则,为此提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放牧养猪和舍饲与放牧结合的养猪方式。本专利技术将我国南方舍饲养猪优势(气候适宜、集约化养猪程度高等)和北方养猪放牧养猪的优势(草原放牧、玉米大豆产区等)结合起来,利用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轮牧技术及可移动经济型猪舍,探索一条优质肉猪前期舍饲后期放牧饲养的方法,为我国优质肉猪产业提供支撑。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如苏山猪,在南方舍饲饲养到保育结束,运输到北方牧区进行放牧,采用轮牧技术,配套可移动经济型猪舍,形成生产优质猪肉饲养的技术方法。技术方案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放牧饲养。2)南方农区舍饲饲养:在我国南方农区将仔猪饲养到保育结束,体重约25-30kg,时间控制在4-5月份;3)北方放牧饲养:(1)通过仔猪转运车将南方保育结束后的仔猪运到北方放牧地;(2)放牧时间5-6个月,即4-5月开始,9-10月结束,出栏体重控制在90-100kg;(3)放牧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利用围栏把放牧地分成若干小区,根据牧草生长情况确定放牧猪的数量和放牧时间,有计划分区轮牧;(4)每天放牧8-9个小时;(5)每天放牧结束后补饲精料1次,吃饱为限。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苏山猪、新淮猪、苏钟猪、苏太猪、苏淮猪、苏姜猪放牧饲养。优选苏山猪放牧饲养。每个放牧饲养小区按猪数量配套相应面积的可移动育肥猪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经过近3年的观测试验,积累了相关资料和经验。试验在靖江市绿野生态园有限公司猪场进行,探讨培育品种舍饲和放牧两种饲养方法下育肥效果比较。选用品种:苏山猪。饲料为邦基饲料,饲养管理一致。“放牧+补饲精料”较舍饲苏山猪猪肉品质显著提高,肉色评分由3.5提高到4,肌内脂肪由2.8提高到3.6%。饲料用量显著降低,节约饲料2/3,详见表2。此外,分区轮牧也解决了规模化猪场粪尿资源化利用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一)选用优质肉猪培育品种选用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生产优质猪肉。国外引进的外来猪品种——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由于瘦肉率特别高、肉质不佳,故不宜作为放牧品种。我国的本地品种众多,由于瘦肉少、脂肪多,因此也不适合作为放牧品种。苏山猪就是一个比较适合放牧的培育品种。该猪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瘦肉猪新品种,含25%太湖猪血统及75%国外猪血统,2017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证书编号:农01新品种证字第28号。该品种具有优质(肉色鲜红、大理石纹明显、肌内脂肪含量2.6%)、高产(产仔数13.6头、日增重786g、料重比2.89:1、瘦肉率59.4%)、抗逆(耐粗纤维可达11.39%、抗喘气病强)等特点,无PSE和DFD肉。苏山猪适应性强,适合全国各地饲养。其他以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品种如新淮猪、苏钟猪、苏太猪、苏淮猪、苏姜猪等均适合放牧饲养。(二)南方舍饲饲养充分利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适宜、集约化养猪程度高等特点,将仔猪饲养到保育结束,体重约25-30kg,时间控制在4-5月份。此时,北方牧区气候开始变暖,牧草发芽生长,适合仔猪放牧。(三)北方放牧饲养1.通过仔猪转运车将南方保育结束后的仔猪运到北方放牧地。2.放牧时间5-6个月,即4-5月开始,9-10月结束。出栏体重控制在100kg左右。3.放牧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利用围栏把放牧地分成若干小区,根据牧草生长情况确定放牧猪的数量和放牧时间,有计划分区轮牧。4.每天放牧8-9个小时。5.每天放牧结束后补饲精料1次,吃饱为限。6.每个放牧小区按猪数量配套相应面积的可移动育肥猪舍。可移动经济型猪舍及配套设施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型猪舍及工艺,试图解决发展养猪业中的用地难、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将设施养猪、福利养猪、与猪生理特性有机结合,从猪舍、地面、围栏、温控、排污等自成技术体系,形成定型产品并示范推广,获得系列国家专利保护(一种可移动经济型生长育肥猪舍201420389020.8;一种可移动经济型产仔保育猪舍201420389048.1;用可移动猪舍饲养生长育肥猪的方法201410334613.9;用可移动猪舍饲养产仔保育猪的方法201410335116.0;一种可移动经济型猪舍配套食槽201420389156.9;一种可移动经济型猪舍配套围栏201420386905.2;一种可移动经济型猪舍配套粪沟201420387210.6;一种可移动猪舍配套组装地板201420156653.4),目前已在南京、淮安等地示范推广,受到养猪生产者的欢迎。猪舍规格:宽11米,肩高1.9米,顶高5.0米,长度不限,也可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设计猪舍规格。猪舍性能指标:抗风荷载≤20m/s,抗雪荷载≤15Kg/㎡,悬挂荷载≤0.35N/㎡。该猪舍特点:①采用构件化设计,可组装拆卸移动;②不固化土地,方便土地复耕;③经常移动有利于种养轮换,对环境压力小;④经常移动也有利于疫病防控;⑤猪舍造价较低,只有普通猪舍造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易推广;⑥可根据用户要求先预制生产,现场安装,实施交钥匙工程,实施快捷。本专利技术经过近3年的观测试验,积累了相关资料和经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n1)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放牧饲养;/n2)南方农区舍饲饲养:在我国南方农区将仔猪饲养到保育结束,体重25-30kg,时间控制在4-5月份;/n3)北方放牧饲养:/n(1)通过仔猪转运车将南方保育结束后的仔猪运到北方放牧地;/n(2)放牧时间5-6个月,即4-5月开始,9-10月结束,出栏体重控制在90-100kg;/n(3)放牧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利用围栏把放牧地分成若干小区,根据牧草生长情况确定放牧猪的数量和放牧时间,有计划分区轮牧;/n(4)每天放牧8-9个小时;/n(5)每天放牧结束后补饲精料1次,吃饱为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放牧饲养;
2)南方农区舍饲饲养:在我国南方农区将仔猪饲养到保育结束,体重25-30kg,时间控制在4-5月份;
3)北方放牧饲养:
(1)通过仔猪转运车将南方保育结束后的仔猪运到北方放牧地;
(2)放牧时间5-6个月,即4-5月开始,9-10月结束,出栏体重控制在90-100kg;
(3)放牧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利用围栏把放牧地分成若干小区,根据牧草生长情况确定放牧猪的数量和放牧时间,有计划分区轮牧;
(4)每天放牧8-9个小时;
(5)每天放牧结束后补饲精料1次,吃饱为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质肉猪放牧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选用以中国地方猪为基础培育的优质肉猪品种苏山猪、新淮猪、苏钟猪、苏太猪、苏淮猪、苏姜猪放牧饲养。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守文李碧侠王学敏方晓敏付言峰赵为民涂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