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037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内壳、电机外壳、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机内壳和电机外壳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封闭腔体的顶部,还包括水道隔板和多个挡板;所述水道隔板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为进水道和出水道,且所述水道隔板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联通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道,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道;所述多个挡板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所述每块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相邻两块挡板的开口位置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U型水道和S型水道结合的复合式冷却水道结构的电机壳体,散热效率明显提高。

A compound cooling structure of motor shell and a motor with the coo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及发电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运行时,往往会将产生的各种损耗转化成热量使电机各部件发热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因此电机冷却结构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现有电机冷却结构一般为单一的S型水道或U型水道,这种结构下冷却水的利用效率低,且结构松散不够紧凑,影响了热交换能力,久而久之会造成电机性能的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电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结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内壳、电机外壳、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机内壳和电机外壳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封闭腔体的顶部,还包括水道隔板和多个挡板;所述水道隔板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为进水道和出水道,且所述水道隔板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联通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道,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道;所述多个挡板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所述每块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相邻两块挡板的开口位置相反。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内壳上设置有挡板槽,所述挡板通过挡板槽插接在电机内壳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开口边缘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等间隔均匀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外的电机支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本技术中,电机水道结构从整体看,形成U型水道。从局部看,进水道和出水道的结构分别为S型水道。U型水道相对于传统的冷却液从电机的上端流入,底部流出的形式,增加一倍的散热水道的长度,因此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S型水道可以使冷却液形成紊流,紊流也提高了散热效率。因此,采用U型水道和S型水道结合的复合式冷却水道结构的电机壳体,散热效率提高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电机壳体主视图;图2为图1中从A-A剖面线剖开后获得的电机壳体局部剖视图;图3为电机内壳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电机内壳的仰视图;图5为挡板槽位置示意图;图6为挡板形状示意图;图7为复合式冷却水道原理示意图。其中,图4展示了电机内壳底部的挡板和水道隔板上的缺口的位置关系。图中标号代表:1为电机内壳,2为挡板,3为电机外壳,4为进水口,5为出水口,6为电机支架,7为水道隔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电机内壳1、电机外壳2、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电机内壳1和电机外壳2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5设置在封闭腔体的顶部,还包括挡板3和水道隔板7,所述水道隔板7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为进水道和出水道,且所述水道隔板7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联通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进水口4连接进水道,所述出水口5连接出水道;所述挡板3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所述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相邻两块挡板的开口位置相反。如图7所示,冷却液经电机壳体的冷却水道结构,由电机上端的进水口流入进水道,分别从两侧以S型形状流动到电机底部,通过底部缺口进入出水道,冷却液再从出水道两侧以S型从底部流向电机上端,最后经电机出水口流出。这种冷却液从电机上端流入到底部,再从底部流向上端,水道挡板一端可挡住冷却液流动,另一端设计有开口,可使冷却液流出,通过挡板交错式(如开口在右侧的挡板和它相邻的两个挡板开口应在左侧)分别安装在进水道和出水道之间,使进水道和出水道分别形成了S型形状水道。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电机内壳1上设置有挡板槽,所述挡板3通过挡板槽插接在电机内壳1上,挡板3与挡板槽为过盈配合,方便调整,通过插拔挡板3调整冷却液流速。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挡板3的开口边缘为弧形,减少了冷却液流过阻力。具体的,所述挡板3等间隔均匀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用以使水流稳定流入流出。在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外的电机支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内壳(1)、电机外壳(2)、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电机内壳(1)和电机外壳(2)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5)设置在封闭腔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道隔板(7)和多个挡板(3);/n所述水道隔板(7)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为进水道和出水道,且所述水道隔板(7)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联通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进水口(4)连接进水道,所述出水口(5)连接出水道;/n所述多个挡板(3)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所述每块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相邻两块挡板的开口位置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复合式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内壳(1)、电机外壳(2)、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电机内壳(1)和电机外壳(2)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5)设置在封闭腔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道隔板(7)和多个挡板(3);
所述水道隔板(7)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为进水道和出水道,且所述水道隔板(7)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联通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进水口(4)连接进水道,所述出水口(5)连接出水道;
所述多个挡板(3)设置在进水道和出水道内,所述每块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相邻两块挡板的开口位置相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茂解彦锋程银磊刘东京史博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方霖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