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增专利>正文

热力除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82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利用锅炉排出烟气的“余热”加热锅炉给水以至使其所含气体被排除的热力除氧装置。所述热力除氧装置包括给水加热箱,给水除氧箱、除氧集气头、除氧水冷却器、前烟箱、后烟箱和旁通烟管。它是一种玻璃管换热和除氧设备,由烟气来加热给水直至“沸腾”从而除去水中所含气体,达到既节能又使给水除氧的装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锅炉排烟的“余热”来加热给水,以至使给水中所含气体被排除的热力除氧装置。目前,大容量、高参数的电站锅炉和一般低参数的小型工业锅炉的排烟温度为130-170℃;排烟热损失使锅炉热效率降低6-10%。另外锅炉给水的除氧设备,目前有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析除氧,以及化学除氧,氧化还原树脂除氧。这些设备分别要用很多蒸汽、电能、化学制品,有的方法还会带来副作用;运行价格约0.12-0.15元/吨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除氧的装置,它不仅能够除去给水(或补充水)中所含的气体,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最终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房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热力除氧装置,包括前烟箱、后烟箱,其特征在于使烟气横向掠过玻璃管管簇换热面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流过所述玻璃管管内的锅炉给水的至少一个串联和并联连通的给水加热箱或使烟气流过玻璃管管簇各管内,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流过所述玻璃管外的锅炉给水的至少一个串联和并联连通的给水加热箱;进一步加热处于喷落状态中的所述给水且排放所述给水析出气体的除氧集气头;使所述给水被加至“沸腾”并析出所含气体的给水除氧箱;使所述除氧水与所述给水和冲洗水进行热交换的除氧水冷却器及设有闸门的旁通烟管。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设置在锅炉排烟管上(对于配置干式除尘器应设置在降尘器之后,对于配置湿式除尘器如麻石水膜除尘器应设置于除尘器之前-按烟气流程)。通过自动闸门与锅炉排烟管相连通的前烟箱烟道与前烟箱连通,所述前烟箱又与给水除氧箱、给水加热箱及后烟箱连通。后烟箱通过与之连通的后烟箱烟道排出烟气。借助各闸门且由前、后烟箱烟道处引一旁通烟管,所述旁通烟管与前烟箱、给水除氧箱、给水加热箱及后烟箱并联连接。除氧水冷却器通过管道与给水加热箱连通。给水除氧箱上部装有除氧集气头。来自锅炉排烟管的烟气通过前烟箱烟道进入本装置的前烟箱,所述烟气再穿越给水除氧箱和给水加热箱内的玻璃管管簇的管内或所述烟气横向掠过给水加热箱内的玻璃管管簇的外表面而流至后烟箱,继而通过后烟箱烟道排出。在本装置需检修、清洗玻璃管或给水除氧箱内液位过低时,可开启旁通烟管的自动可调闸门和自动闸门,同时关闭前、后烟箱烟道上的两个自动闸门,以使烟气从旁通烟管中通过而不加热玻璃管管簇。另外,当除氧集气头的排气管冒出蒸汽较多时,可适当开启旁通烟管的自动可调闸门和开启自动闸门,使烟气部分旁通以减少烟气在本装置中的焓降。给水由给水进口进入除氧水冷却器,在其内接收除氧水的热能后,由给水出口经导管引至给水调节阀,继而进入给水加热箱。在所述给水加热箱内,给水沿途经数个横折流板、弓形折流板而折向几次横向掠过玻璃管管簇至给水加热箱的出水口。进入给水加热箱的水也可在所述给水加热箱内的左、右纵隔板、各横隔板、右管板和左管板所限定的各小管簇区内的玻璃管内流过,直至所述给水加热箱的出水口。即当烟气由玻璃管内通过时,给水由玻璃管外掠过;当烟气由玻璃管外掠过时,给水由玻璃管内流过。来自给水加热箱的给水经导水管进入除氧集气头的喷水管,喷出的给水经填料层均匀落下;在填料层与环形喷蒸汽管和与喷水管之间的空间,特别是在填料层内,由下而上的蒸汽与由上而下的水均匀接触使给水进一步加热(辅助加热);而后,给水自上而下横向流过给水除氧箱内玻璃管簇外表面,被管内流过的烟气加热至“沸腾”或存积于给水除氧箱的下部,继续被玻璃管簇的管内烟气加热至“沸腾”从而析出所含气体。当给水在给水加热箱内走玻璃管内时,给水在给水除箱内被喷蒸汽盘管喷出的蒸汽加热至“沸腾”达到除氧目的。来自给水除氧箱的除氧水流入除氧水冷却器在其内除氧水被冷却至80℃左右而后流至锅炉给水泵升压送入锅炉。当给水除氧箱内的水位低于一定值时,给水加热箱的自动放水阀自动开启,除氧水与给水一起流经除氧水冷却器至锅炉给水泵升压打入锅炉以保证锅炉供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新的锅炉给水除氧设备,它既节省了大量能源,又达到对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目的。避免了目前使用的各种除氧装置存在的运行价格高,耗能多和附加带来的弊病。对热水锅炉,还可利用除作为加热给水进行除氧外的多余烟气热能来加热采暖热水。以下将结合附图列举示例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4是附图3的A-A剖视图;附图5是附图3的俯视图;附图6是附图2左前、左后水箱透视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2右前、右后水箱透视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3中给水加热箱和给水除氧箱的透视示意图。图1、图2、图6、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与锅炉排烟管68相连通的前烟箱烟道62,其间设有自动闸门54。前烟箱烟道62与前烟箱6借助法兰连通。前烟箱6与给水加热箱1借助法兰连通,两连接法兰间设有密封垫圈。给水加热箱1内设有多条沿从左向右延伸的玻璃管24(如图2所示),多条玻璃管24构成玻璃管簇,且架设在左管板8、竖隔板10A与右管板9上。所述给水加热箱1内的各板是如下设置的从左至右(图2)间隔设置有左管板8、竖隔板10A、右管板9,它们的边缘部分分别焊接于给水加热箱1的外壳23上;三个横隔板22、12、13、14、15间隔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左管板8、竖隔板10A、右管板9焊接连续。左管板8左侧(见图2)横隔板22、17A下侧及外壳23之间的空间由纵隔板10C一分为二形成两相互密封的左前水箱64(见图6),左后水箱65。所述左前水箱64下部固定有横隔板20A、20B,将左前水箱64分为上大下小两空间,横隔板20A、20B之间压有橡胶条60。横隔板20A、20B与横隔板14、15位于同一平面内。横隔板20A、20B下侧空间的一端与进水口29连通,相对一端与玻璃管24的管簇连通。横隔板20A、20B上侧空间与玻璃管24的管簇连通。左后水箱65上部固定有横隔板18A、18B与横隔板12、13位于同一平面内。横隔板18A、18B上侧空间的一端与出水口31连通,相对一端与玻璃管24的管簇连通;横隔板18A,18B下侧空间与玻璃管24管簇连通。右管板9右侧(见图2)横隔板22、17B下侧及外壳23之间的空间由纵隔板10D一分为二相互形成两相互密封的右前水箱66(见图7)、右后水箱67。所述右前水箱66上部固定有横隔板19A、19B将右前水箱66分为上小下大两空间,横隔板19A、19B之间压有橡胶条60。横隔板19A、19B与横隔板12、13位于同一平面内。横隔板19A、19B下侧空间与玻璃管24的管簇连通;其上侧空间一端与导管30的管口30A连通,相对一端与玻璃管24管簇连通。右后水箱67下部固定有横隔板21A、21B,将右后水箱67分为下小上大两空间,横隔板21A、21B之间压有橡胶条60。横隔板21A、21B与横隔板14、15位于同一平面内。横隔板21A、21B,下侧空间的一端与导管30的管口30B连通,相对一端与玻璃管24管簇连通;横隔板21A、21B的上侧空间与玻璃管24管簇连通。玻璃管24管簇中的每根玻璃管穿过各板相应通孔,以垂直于左管板8的方向,由左管板8平行直线延伸到右管板9且并列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四个水箱64、65、66、67相应部份分别连通。左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除氧装置,包括前烟箱、后烟箱,其特征在于使烟气横向掠过玻璃管管簇换热面,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流过所述玻璃管管内的锅炉给水的至少一个串联和并联连通的给水加热箱;进一步加热处于喷落状态中的所述给水且排放所述给水析出气体的除氧集气头;使所述给水被加热至“沸腾”析出所含气体的给水除氧箱;使所述除氧水与所述给水和冲洗水进行热交换的除氧水冷却器及设有闸门的旁通烟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增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