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6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于150-2800kW的自动控制双面燃烧无压铸铁中小型热水锅炉,其特点是:(1)炉体后拱制成倾斜的流煤板,以实现双面燃烧,(2)炉体为N形铸铁片式结构,(3)煤箱出煤口处设一与炉排主轴同步转动的导煤轮,(4)流煤板后安一自动控制炉温、回水温度和采暖系统出水温度的控制仪,(5)炉壳钢板内设有保温层。所以此锅炉结构紧凑、合理,双面燃烧,热效率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成本低。(*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力设备,是一种自动控制的双面燃烧无压铸铁锅炉,适于用作150~2800kw的中小型热水锅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锅壳式火管锅炉和管架式水管锅炉,前者传热差,热效率低,煤耗大,且占地面积大,其拨火等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而后者虽然结构较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但因其锅炉尾部烟气温度低,尾部管束经常出现结露,对流管束经常产生亚硫酸点腐蚀。也有少量铸铁片式锅炉,但其与前两者一样,基本上都是采用固定火床、前饲燃烧式炉排、下饲燃料螺旋给煤装置,所以燃料为单面燃烧,着火条件较差,同时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燃烧层本身无自动扰动作用,使燃烧不充分。由于煤的粘性作用,当受高温作用时,易结焦,所以工人必须进行劳动强度很大的拨火工作。另外目前锅炉用煤都是用未经筛分的统煤,在火床上燃烧非常不利,由于煤的粒度不一,细粉煤嵌于大块煤之间,煤层堆积过实,火焰受阻,燃烧不到深层,燃烧不均匀,而且干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蒸汽不易散发出来,也影响煤层燃烧,又由于煤粉易从炉排缝隙中漏出,所以燃烧效率低,一般只能达到55~65%左右。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简单,双面燃烧、热效率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成本低的无压铸铁热水锅炉。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措施和产生的积极效果是(1)将炉体后拱制成带有倾斜角为30~50°的流煤板的铸铁片式结构,煤箱设置在流煤板上面,使煤靠自重滑落到炉排上,滑落过程中,煤粉被燃烧的高温烟气冲刷实现悬浮燃烧,避免煤粉落到炉排上,只是大块煤落到炉排上燃烧,从而形成了火床和悬浮状态的双面燃烧,而且不漏煤,通风又良好,燃烧效率高,(2)炉体采用И字型铸铁片式换热结构,其结构紧凑,包容度好,可塑性好,耐腐蚀,成本低,(3)在煤箱出口处安一与炉排主轴同步转动的叶轮式导煤轮,以疏通煤流,避免堵塞,同时还可以控制煤的流速,(4)利用流煤板后的空闲处安一控制仪,使锅炉实现炉温、回水温度和出水温度的自动控制,也使结构紧凑了,(5)炉壳由钢板和保温材料制成,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小的聚氨酯为佳,在炉壳内还衬有一层保温层,其采用与聚氨酯导热系数接近的泡沫石棉板为佳,这可以大大提高炉体的保温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所述的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的整体结构、操作原理和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是由炉体换热器(1)、后拱流煤板(2)、抽条炉排(3)、除渣车(4)、导煤轮(5)、控制仪(6)、炉门(7)、炉壳(8)、保温层(9)、密封砖(10)、进冷水管(11)、排污管(12、13)、出热水管(14)、常压管(15)、膨胀管(16)、出水连通孔(17)、进水连通孔(18)、空气出口(19)、鼓风机(20)、风室(21)、煤量调节闸板(22)、拨火门(23)、煤箱(24)、炉温指示仪(25)、回水温度限制器(26)、出水温度调节器(27)等组成的。炉体换热器(1)是设计成И字型铸铁片式结构,换热片按锅炉供热量组对,其结构紧凑,包容性好,可塑性好,耐腐蚀,成本低。炉体内采用无压状态,退出压力容器的管理范围,同时也克服了铸铁锅炉承压低的危险,保障了安全性。炉体外壳(8)是由钢板和保温材料制造的,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小的聚氨酯为佳,炉壳(8)内还衬有保温层(9),其采用与聚氨酯导热系数接近的泡沫石棉板为佳,这可大大提高炉体的保温效果。后拱流煤板(2)也是采用铸铁片式结构,其换热片也是按锅炉的供热量组对,其带有倾斜角为30~50°的流煤板。煤箱(24)设置在后拱流煤板(2)之上,使煤靠自重滑落到炉排(3)上。煤箱(24)出口处安一叶轮状的导煤轮(5),用以疏通煤流,同时还可以控制煤的流速,其与炉排(3)的主轴同步转动。将抽条炉排(3)的前段加长,便于维修,缩短后段,使结构紧凑,可减少摩擦系数,热变形小,炉排(3)用T字型钢制造,可大大减轻其重量。炉门(7)采用单侧炉门,用于点火维修时使用,上面安有石英玻璃板,用于随时观察炉内燃烧情况,不点火不修炉时,是不开炉门的,以减少漏风系数。密封砖(10)是用以遮挡一次烟气,一般采用轻质粘土砖。进水连通孔(18)与进冷水管(11)相连通,出水连通孔(17)与出热水管(14)相连通,常压管(15)用以保持炉内的水位,膨胀管(16)用以保持锅炉同大气相通。煤量调节闸板(22)根据需要进行人工一次调整。控制仪(6)安在流煤板(2)后的空闲处,在锅炉包装范围内,使结构紧凑,外面衬有聚氨酯绝热层,即保温又美观大方,内设炉温指示仪(25)、回水温度限制器(26)、出水温度调节器(27)等,使锅炉实现了炉温、回水温度和采暖系统的出水温度的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的操作原理和过程为锅炉在火点前应对其附件、管道等进行全检,没有问题后,先关闭排污阀(12、13)后,进行给水工作,打开给水阀,使冷水通过进冷水管(11)和进水连通孔(18)进入炉体的换热器(1)和(2)内,观察低位水箱上的水位表,待低位水箱注满时,开启循环水泵。这时开始点火,将炉排前端放置的引燃物点着后,开大空气出口(19)处的引风机的调节门,增强自然通风,待引燃物燃烧后再关小引风机的调节门,而后可间断地开启引风机,手工添煤铺平炉排。待引燃物燃烧旺盛之后,开启鼓风机(20),向煤斗内加煤,间断开启炉排,并在炉孔处观察着火情况,待烧热后,调节鼓风及引风量,使炉膛内维持在2~3mmH2O柱的负压,这时开动炉排,使之正常运行。当进入正常运行后,调整给煤量闸板(22),视煤质优劣进行调整,优质煤给煤量为60~80mm厚,劣质煤给煤量为100~120mm厚,必保证煤斗中不缺煤,一般白天应维持2个小时的运行,夜间应维持4个小时的运行。调整回水温度限制器(26),视系统大小、高低、室温等因素进行调节,使采暖系统的出水温度达到设计要求。实施例设计一座1100kw的中小型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其技术参数为耗煤量182kg/h流煤板倾斜角45°供热面积 8000m2锅炉水容积2.184t炉体换热器热片12片流煤板热片4片导煤轮转速2-4转/分 保温层-泡沫石棉板厚50mm炉温960~1250℃给水压力0.4MPa炉膛负压 2-3mmH2O柱采暖系统出水温度20℃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其由炉体换热器(1)、抽条炉排(3)、除渣车(4)、炉门(7)、炉壳(8)、密封砖(10)、进冷水管(11)、排污管(12、13)、出热水管(14)、常压管(15)、膨胀管(16)、出水连通孔(17)、进水连通孔(18)、空气出口(19)、鼓风机(20)、风室(21)、煤量调节闸板(22)、拨火门(23)、煤箱(24)等组成的,其特征在于(1)炉体换热器(1)采用N型铸铁片式结构,(2)将炉体后拱制成倾斜角为30~50°度的后拱流煤板(2),(3)煤箱(24)设在后拱流煤板(2)的上方,其出口处安一叶轮式导煤轮(5),其与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制双燃无压铸铁热水锅炉,其由炉体换热器(1)、抽条炉排(3)、除渣车(4)、炉门(7)、炉壳(8)、密封砖(10)、进冷水管(11)、排污管(12、13)、出热水管(14)、常压管(15)、膨胀管(16)、出水连通孔(17)、进水连通孔(18)、空气出口(19)、鼓风机(20)、风室(21)、煤量调节闸板(22)、拨火门(23)、煤箱(24)等组成的,其特征在于:(1)炉体换热器(1)采用N型铸铁片式结构,(2)将炉体后拱制成倾斜角为30~50°度的后拱流煤板(2),(3)煤箱(24)设在后拱流煤板(2)的上方,其出口处安一叶轮式导煤轮(5),其与炉排(3)的主轴同步转动,(4)在后拱流煤板(2)的后侧空闲处设一由炉温指示仪(25)、回水温度限制器(26)、采暖系统出水温度调节器(27)等组成的控制仪(6),(5)炉壳(8)是由钢板和保温材料制成,其内还设有保温层(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矿山公司弓长岭露天铁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