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打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59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到挖掘机等建筑设备而活塞下降来对杆进行打击,由此杆对地基的岩层等进行破碎的液压打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地基的岩层的状态感测在活塞与汽缸之间具备到上部的上部腔室的压力大小而自动转换打击模式的液压打击装置。

Hydraulic stri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压打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打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挖掘机等建筑设备而活塞下降来打击杆,由此所述杆对地基的岩层等进行破碎的液压打击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打击装置作为安装到挖掘机、铲车等建筑设备而对岩层或混凝土等进行破碎的设备,在汽缸进行动作时活塞下降而打击作为破碎工具的杆(rod),所述杆对地基的混凝土及岩层等破碎目标物施加冲击力来进行破碎。液压打击装置可根据活塞的上止点的位置来调节施加到杆的打击力,如上所述的打击力调节大致可包括两种打击。换句话说,液压打击装置的打击可分为通过具有相对较高的上止点而较强地打击杆的长打(long-stroke)、与通过具有相对较低的上止点而较弱地打击杆的短打(short-stroke)。如上所述的长打在对主要由硬岩(強巖)构成的地基进行破碎时有效,短打在对主要由软岩(軟巖)构成的地基进行破碎时有效。因此,开发有一种可根据地基的岩层的状态而转换成所述打击、即长打或短打的液压打击装置,作为这种液压打击装置,公开有韩国注册专利第10-1072069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液压打击装置。专利文献1的破碎机可利用打击调节阀而不使破碎机的打击杆由活塞空打且选择性地执行强打、弱打动作,所述打击调节阀通过选择性地使设置到破碎机的汽缸外侧的破碎机的用于调节打击力及防止空打的方向转换部的强打标记部、弱打标记部及防空打标记部中的任一者旋转的动作而与其连设。然而,专利文献1的破碎机只有使方向转换部旋转,打击力调节阀才能阻断防空打管路或强打转换管路而执行强打模式或弱打模式。因此,在进行通过破碎机对地基的岩层进行破碎的作业时,只有使用者直接掌握岩层的状态而使方向转换部旋转,才能转换强打或弱打来执行,因此存在作业效率下降,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地基的岩层的状态而感测在活塞与汽缸之间具备到上部的上部腔室的压力大小来自动转换打击模式的液压打击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特征的液压打击装置具有以可在汽缸内升降的方式设置的活塞、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上部的上部腔室、及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下部的下部腔室,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控制阀,控制所述活塞的升降;打击力调节阀,控制所述活塞控制阀;岩层强度感测阀,控制所述打击力调节阀;第4供给线,将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以及第3动作线,将所述打击力调节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所述活塞控制阀包括:主体;活塞控制阀腔室,形成到所述主体的内部;升降部,以可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腔室之间升降的方式设置;以及第1槽,形成到所述升降部;且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由所述第1槽连接,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的连接阻断,随着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进行动作而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连接,通过所述第4供给线及所述第3动作线供给液压油而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另外,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腔室,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第3供给线,将流入液压油的流入口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第1短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第2短打线,将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第1长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与所述中间腔室连接的部分较所述第1短打线更位于所述中间腔室的上部;以及第2长打线,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具备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的第1线轴,在所述第1线轴加压而上升时,所述第1线轴阻断所述第1短打线与第1短打线的连接,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长打线连接,所述第3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连接。另外,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腔室,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第3供给线,将流入液压油的流入口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第1短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第2短打线,将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第1长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与所述中间腔室连接的部分较所述第1短打线更位于所述中间腔室的上部;以及第2长打线,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具备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的第1线轴,所述第1线轴包括: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构成所述第1线轴的下表面;第1线轴下部阻断部,形成到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的上部;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形成到所述第1线轴下部阻断部的上部;第1线轴上部加压面,形成到所述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的上部,构成所述第1线轴的上表面;第1线轴下部连接部,形成到所述第1线轴加压面与所述第1线轴下部阻断部之间;以及第1线轴上部连接部,形成到所述第1线轴下部阻断部与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之间;且在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内以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沿所述第3动作线方向定位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的情况下,所述第1线轴位于第1设置位置,在以位于所述第1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所述第1线轴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第2短打线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连接部连接,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长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阻断,在以位于所述第1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通过所述第3供给线供给液压油来加压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而所述第1线轴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第2短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下部阻断部阻断,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短打线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连接部连接。另外,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以位于所述第1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所述第1线轴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3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流路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阻断,在以位于所述第1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通过所述第3供给线供给液压油来加压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而所述第1线轴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3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流路连接。另外,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内以所述第1线轴上部加压面沿所述第3动作线方向定位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的情况下,所述第1线轴位于第2设置位置,在以位于所述第2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所述第1线轴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第2短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阻断,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长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连接部连接,在以位于所述第2设置位置的方式设置所述第1线轴且通过所述第3供给线供给液压油来加压所述第1线轴上部加压面而所述第1线轴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第2短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阻断部阻断,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长打线的连接由所述第1线轴上部连接部连接。另外,所述液压打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轴下部加压面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1线轴上部加压面的截面面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打击装置,其具有以可在汽缸内升降的方式设置的活塞、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上部的上部腔室、及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下部的下部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打击装置包括:/n活塞控制阀,控制所述活塞的升降;/n打击力调节阀,控制所述活塞控制阀;/n岩层强度感测阀,控制所述打击力调节阀;/n第4供给线,将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以及/n第3动作线,将所述打击力调节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且/n所述活塞控制阀包括:/n主体;/n活塞控制阀腔室,形成到所述主体的内部;/n升降部,以可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腔室之间升降的方式设置;以及/n第1槽,形成到所述升降部;且/n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由所述第1槽连接,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的连接阻断,/n随着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进行动作而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连接,通过所述第4供给线及所述第3动作线供给液压油来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4 KR 10-2017-00932791.一种液压打击装置,其具有以可在汽缸内升降的方式设置的活塞、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上部的上部腔室、及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下部的下部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打击装置包括:
活塞控制阀,控制所述活塞的升降;
打击力调节阀,控制所述活塞控制阀;
岩层强度感测阀,控制所述打击力调节阀;
第4供给线,将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以及
第3动作线,将所述打击力调节阀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且
所述活塞控制阀包括:
主体;
活塞控制阀腔室,形成到所述主体的内部;
升降部,以可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腔室之间升降的方式设置;以及
第1槽,形成到所述升降部;且
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由所述第1槽连接,在所述升降部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的连接阻断,
随着所述岩层强度感测阀进行动作而所述第4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连接,通过所述第4供给线及所述第3动作线供给液压油来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间腔室,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
第3供给线,将流入所述液压油的流入口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
第1短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
第2短打线,将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
第1长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与所述中间腔室连接的部分较所述第1短打线更位于所述中间腔室的上部;以及
第2长打线,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且
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具备使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进行动作的第1线轴,
在所述第1线轴加压而上升时,所述第1线轴阻断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第1短打线的连接,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第2长打线连接,所述第3供给线与所述第3动作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间腔室,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汽缸之间具备到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之间;
第3供给线,将流入所述液压油的流入口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
第1短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
第2短打线,将所述第1短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
第1长打线,将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打击力调节阀连接,与所述中间腔室连接的部分较所述第1短打线更位于所述中间腔室的上部;以及
第2长打线,将所述第1长打线与所述活塞控制阀连接;
所述打击力调节阀具备使所述打击力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基赵载尚金泰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水山重工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