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1045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器、机械水泵,散热器,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和暖风管路子系统;机械水泵、缸体水套和散热器形成一个完整水路循环,节温器设置在机械水泵与散热器之间,节温器用于控制机械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通断;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连通,缸盖水套的出水口与暖风管路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暖风管路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缸盖水套与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缸盖水套与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的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发动机低温时,散热器和暖风管路子系统不参与循坏,散热装置减少,使得发动机能够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Engine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在冷发动机起动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由于受高温燃气的加热作用,发动机零部件的温度较高,若不进行适当的冷却,最终会导致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全面下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系统还与暖风管路连通,发动机在刚启动时,由于暖风管路分散热量,发动机冷却系统很难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且在暖风管路过长的情况下,不仅发动机在启动时更加难以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在刚启动时难以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器、机械水泵,散热器,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以及暖风管路子系统;所述机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缸体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节温器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断;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连通,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还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通,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的通断。优选地,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机械水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机械水泵之间的通断。优选地,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包括暖风电子水泵和靠近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进水口的暖风进水管,所述暖风电子水泵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优选地,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还包括除霜器和暖风机,所述除霜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暖风电子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除霜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风机的进水口与所述暖风电子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暖风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子系统还包括油冷器,所述油冷器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与所述缸体水套连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子系统还包括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子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膨胀水壶、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缸盖水套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膨胀水壶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膨胀水壶连通,所述膨胀水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最高处。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的进水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膨胀水壶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即发动机处于高温状态时,节温器处于打开状态,机械水泵与散热器连通,第一截止阀也处于打开状态,缸盖水套与暖风管路子系连通,此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形成有主散热循环水路、暖风循环水路和小循环水路,机械水泵、缸体水套和散热器形成主散热循环水路,机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和暖风管路子系统形成暖风循环水路,机械水泵、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形成小循环水路。主散热循环水路对高温状态下的发动机进行散热,且暖风水路循环也对发动机进行适当散热,同时暖风循环水路还为车内提供暖风,既保证了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还保证了整车的暖风效果。在发动机刚启动时,即在发动机低温时,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机械水泵与散热器之间断开连接,第一截止阀也处于关闭状态,缸盖水套与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之间断开连接,此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只形成有由机械水泵、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组成的小循坏水路,即散热器和暖风管路子系统不参与循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发动机低温时,散热器和暖风管路子系统不参与循坏,散热装置减少,使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量减小,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暖机速度,使得发动机能够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100包括节温器15、机械水泵11,散热器12,缸体水套13、缸盖水套14以及暖风管路子系统19;其中,机械水泵11的出水口与缸体水套13的进水口连通,缸体水套13的出水口与散热器12的进水口连通,散热器12的出水口与机械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节温器15设置在机械水泵11与散热器12之间,节温器15用于控制机械水泵11与散热器12之间的通断;缸体水套13与缸盖水套14连通,缸盖水套14的出水口与暖风管路子系统19的进水口连通,暖风管路子系统19的出水口与机械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通;缸盖水套14的出水口还与机械水泵11的进水口直接连通,缸盖水套14与暖风管路子系统19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91,第一截止阀191用于控制缸盖水套14与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器、机械水泵,散热器,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以及暖风管路子系统;/n所述机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缸体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节温器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断;/n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连通,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n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还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通,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的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节温器、机械水泵,散热器,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以及暖风管路子系统;
所述机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缸体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节温器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水泵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断;
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连通,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还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通,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之间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机械水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机械水泵之间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包括暖风电子水泵和靠近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进水口的暖风进水管,所述暖风电子水泵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管路子系统还包括除霜器和暖风机,所述除霜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暖风电子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除霜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械水泵的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刚侯亦波张雪林韦平张增光豆刚冯玮玮滕建耐金奎阮仁宇张良超杨冰胡宏德傅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