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34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所述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主体、第二管路主体、内嵌套管和多个钎焊填充件,内嵌套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管路主体内,钎焊填充件套设在内嵌套管的外部;内嵌套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管路主体内,第一管路主体与第二管路主体上下扣合,钎焊填充件夹在第一管路主体和第二管路主体之间,形成装配间隙,装配间隙内填入钎料将第一管路主体和第二管路主体焊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这种填充结构可实现钎料对焊缝的完全填充,钎焊缝没有孔洞和未焊合等缺陷,保证了钎焊缝质量符合设计使用要求,为精密管路焊接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Precision pipeline and fuel nozzle of Aero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
技术介绍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钎焊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精密零件的制造装配,其具有焊接精度高、对母材影响小、可焊接复杂结构等优点。例如,增材制造燃油喷嘴组件需要连接多路油路和气路,不同零件设计了并列的多路内部管路,通过钎焊工艺进行连接。目前,通常使用内嵌式套管的结构,并采用钎焊工艺连接不同零件内部的多路管路。图1为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钎焊前将内嵌套管10装配于下部零件20内,并将钎料放置于下部零件20与上部零件30之间的装配面,随后将上部零件30装配后进行钎焊,焊接结构的剖面图如附图2所示。使用这种焊接结构所钎焊的零件合格率较低,如附图3所示,内嵌套管10与管路间的焊缝11往往出现局部未焊合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为:上部零件30和下部零件20之间的装配间隙较小,所能容纳的钎料量较少,而内嵌套管数量较多,所提供的钎料量不足以完全填充内嵌套管与管路之间的钎焊缝。若增大上部零件30和下部零件20之间的装配间隙,将降低毛细作用力,从而降低了钎料的流动性。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中,采用钎焊工艺连接两个零件内部并列的多个管路。如图2所示,通常使用内嵌套管10连接上部零件30、下部零件20的管路,将钎料放入上部零件30和下部零件20间的装配间隙后,装配零件并进炉钎焊。通过内嵌套管与管路间隙的毛细作用,使钎料流入间隙实现内嵌套管和管路的连接。但由于上部零件30和下部零件20的装配间隙较小,预置钎料往往不足以填充焊缝。此外,该焊接结构位于零件内部,升温较慢,实际温度可能低于设定的钎焊温度,使钎料流动性较差。因此,焊缝往往出现未焊合等缺陷,难以满足焊接质量要求。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钎焊连接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钎焊结构合格率较低,焊缝容易出现局部未焊合的缺陷,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点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主体、第二管路主体、内嵌套管和多个钎焊填充件,所述内嵌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主体内,所述钎焊填充件套设在所述内嵌套管的外部;所述内嵌套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内,所述第一管路主体与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上下扣合,所述钎焊填充件夹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内填入钎料将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焊接为一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独立的圆形环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独立的方形环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串列结构,每一所述串列结构由多个环形片依次串联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焊填充件为至少一个多排串列结构,所述多排串列结构由多个所述串列结构并联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焊填充件为网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网状结构包括两个半圆形边,两个所述半圆形边相对且通过一直边连接;或者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四个半圆形边,所述半圆形边两两相对,且分别通过直边连接,所述直边相互交叉;所述网状结构的半圆形边的开口均朝外,用于卡合在所述内嵌套管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主体内的管路连通,所述内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内的管路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钎料为膏状钎料,或者所述钎料采用急冷态箔带或轧制带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包括如上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设计了一种钎焊填充结构,该填充结构有助于待焊零件的间隙控制,引导钎料进入规定的钎焊缝,并且填充结构多样、易于制造。采用这种填充结构可实现钎料对焊缝的完全填充,钎焊缝没有孔洞和未焊合等缺陷,保证了钎焊缝质量符合设计使用要求,为精密管路焊接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移除第一管路主体后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9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0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五。图11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钎焊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六。【附图标记】内嵌套管10、300下部零件20上部零件30焊缝11第一管路主体100第二管路主体200钎焊填充件400环形片410半圆形边420直边430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图4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中移除第一管路主体后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包括第一管路主体100、第二管路主体200、内嵌套管300和多个钎焊填充件400,将内嵌套管300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管路主体200内,钎焊填充件400套设在内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主体、第二管路主体、内嵌套管和多个钎焊填充件,所述内嵌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主体内,所述钎焊填充件套设在所述内嵌套管的外部;/n所述内嵌套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内,所述第一管路主体与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上下扣合,所述钎焊填充件夹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内填入钎料将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焊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主体、第二管路主体、内嵌套管和多个钎焊填充件,所述内嵌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主体内,所述钎焊填充件套设在所述内嵌套管的外部;
所述内嵌套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内,所述第一管路主体与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上下扣合,所述钎焊填充件夹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内填入钎料将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和所述第二管路主体焊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独立的圆形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独立的方形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填充件为多个串列结构,每一所述串列结构由多个环形片依次串联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精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填充件为至少一个多排串列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志雷力明王银黄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