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5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其包括一轮毂本体、一从动件、一传动组件的组合,其中该从动件与该传动组件间藉二倾斜面形成紧抵状态用以传递扭力,使得该轮毂本体产生转动,以及提高该轮毂本体转动的灵敏度。

Bicycle wheel hub with bevel opposite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
本技术为关于一种自行车的
,特别是指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的驱动机构多半利用安装一轮毂内的棘齿环与一棘轮筒端部的复数棘爪形成啮合。然而对BMX专用的自行车而言,使用者需经常操控该自行车进行多种静态或动态的变化,所以轮毂的反应时间要短,才能使动作即时完成。中国台湾第M356633号专利提供一种轮毂。该专利前案的技术内提及以一多边形凸块推动一离合环上的滚柱向外凸出,以及使该滚柱接触一传动环及一轮毂本体的组合,进而达到驱动该轮毂本体转动的效果。美国US20130299293号专利案提供一种轮毂结构。该专利前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提及以离合块、棘爪及弹簧构成一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的棘爪凸出卡制一内齿环时,该轮毂可受驱动而转动。上揭的驱动机构仍采用棘爪结构,所以无法提高轮毂的反应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其具有能提高轮毂受驱动转动的灵敏度的效果。为达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技术提供的轮毂结构包括:一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安装一从动组件、一传动件及一心轴,其特征在于:该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心轴的外表面具有一挡缘;该从动组件包括一啮合环、一从动件、一靠抵盘及一弹簧,其中该啮合环的轴向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的环状内壁面为一倾斜面;该从动件的一端外表面形成一倾斜靠抵面,且该从动件的轴向具有一传动件穿孔,该传动件穿孔的内壁面具有螺纹;该传动件为一啮合管的一端连接一驱动头,该啮合管的外表面具有一啮合螺纹;该从动组件、该传动件及该心轴安装于该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其中该弹簧的一端抵靠在该挡缘,该弹簧的另一端靠抵该靠抵盘,该从动件的一端靠抵该靠抵盘,该从动件的该另一端伸入该啮合环的该穿孔内,且该斜靠抵面对应该倾斜面;该啮合环锁接于该轮毂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该传动件的该啮合管穿过该啮合环,且该传动件的该啮合管外表面的该啮合螺纹啮合该从动件轴向的该传动件穿孔的该螺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倾斜靠抵面表面具有复数肋纹。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的轮毂结构为该传动件与从动件间具备倾斜面相抵机构,故具备结构精简及提高该轮毂本体被驱动的灵敏度。以下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构件结构及彼此的组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朝前进方向驱动的转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朝反前进方向驱动的转动状态示意图。其中,10-轮毂本体;12-容置空间;20-从动组件;21-啮合环;210-穿孔;212-倾斜面;22-从动件;220-倾斜靠抵面;222-肋纹;224-传动件穿孔;226-螺纹;23-靠抵盘;230-通孔;24-弹簧;30-传动件;32-啮合管;320-啮合螺纹;40-心轴;42-挡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行车轮毂包括一轮毂本体10、一从动组件20及一传动件30的组合。更具体而言,该从动组件20安装在该轮毂本体10轴向内部的一容置空间12内。该传动件30的一端伸入该从动组件30的轴向内部用,并使该传动件30与该从动组件20互相连结,此外该传动件30的另一端位在该轮毂本体10一端部的外侧。一心轴40用以穿过该轮毂本体10的轴向,且该心轴40也穿过该从动组件20及该传动件30的轴向内部。更具体而言,该心轴40的外周面具有一挡缘42。该挡缘42可直接形成在该心轴40的外表面,或是取一环状构件安装于该心轴40的外表面。该从动组件20包括一啮合环21、一从动件22、一靠抵盘23及一弹簧24的组合。具体而言,该啮合环21的轴向具有一穿孔210,且该穿孔210的环状内壁面一部分或全部为一倾斜面212。该从动件22的一端外表面形成一倾斜靠抵面220;进一步该倾斜靠抵面220的表面具有复数肋纹222。其次,该从动件22的轴向具有一传动件穿孔224,且该传动件穿孔224的内壁面具有螺纹226。该靠抵盘23为轴向具有一通孔230。该弹簧24为一拉伸弹簧。该传动件30为一啮合管32的一端连接一驱动头34。其中该啮合管32的外表面具有一啮合螺纹320。该从动组件20、该传动件30及该心轴安装于该轮毂本体10的轴向内部,其中该弹簧24的一端抵靠在该挡缘42,该弹簧24的另一端靠抵该靠抵盘23。该从动件22的一端靠抵该靠抵盘23,该从动件22的该另一端伸入该啮合环21的穿孔210内,且该斜靠抵面220对应该倾斜面212。该啮合环21锁接于该轮毂本体10的该容置空间12内。该传动件30的该啮合管32穿过该啮合环21,且该传动件30的该啮合管32外表面的该啮合螺纹320啮合该从动件22轴向的该传动件穿孔224的该螺纹226。请参阅图3,该传动件30转动(朝自行车前进方向),则该啮合管32可藉互相啮合的该啮合螺纹320与该螺纹226将该从动件22拉向该啮合环21。如此该从动件22一端的该倾斜靠抵面220能更紧抵该啮合环21的该倾斜面212,进而藉由接触传递的模式将该传动件30所提供的扭力传递至该啮合环21与该轮毂本体10。该传动件30反向转动(自行车前进的反方向),则该弹簧24提供足量的弹力推抵该靠抵盘23,致使该从动件22不致产生脱离该传动件30的情形。此外该斜靠抵面220与该倾斜面212的靠抵程度降低,致使该轮毂本体10仍可以顺畅的转动。可理解的是,该传动件30再朝该自行车前进方向转动,该从动件22可受驱动立即微量位移使一端的该倾斜靠抵面220立即紧抵该啮合环21的该倾斜面212,进而再次驱动该啮合环21及该轮毂本体10产生转动。此外该倾斜靠抵面220表面的各该肋纹222能有效提高该倾斜靠抵面220与该倾斜面212的接触力及相抵作用力。根据以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毂结构为该传动件与从动件间具备倾斜面相抵机构,故具备结构精简及提高该轮毂本体被驱动的灵敏度。以上乃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设计附图,惟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附图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技艺的权利范围,凡以均等的技艺手段内容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者,均不脱离本技术的范畴而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为一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安装一从动组件、一传动件及一心轴,其特征在于,包括:/n该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n该心轴的外表面具有一挡缘;/n该从动组件包括一啮合环、一从动件、一靠抵盘及一弹簧,其中该啮合环的轴向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的环状内壁面为一倾斜面;该从动件的一端外表面形成一倾斜靠抵面,且该从动件的轴向具有一传动件穿孔,该传动件穿孔的内壁面具有螺纹;/n该传动件为一啮合管的一端连接一驱动头,该啮合管的外表面具有一啮合螺纹;/n该从动组件、该传动件及该心轴安装于该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其中该弹簧的一端抵靠在该挡缘,该弹簧的另一端靠抵该靠抵盘,该从动件的一端靠抵该靠抵盘,该从动件的该另一端伸入该啮合环的该穿孔内,且该斜靠抵面对应该倾斜面;该啮合环锁接于该轮毂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该传动件的该啮合管穿过该啮合环,且该传动件的该啮合管外表面的该啮合螺纹啮合该从动件轴向的该传动件穿孔的该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斜面相抵驱动的自行车轮毂,为一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安装一从动组件、一传动件及一心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轮毂本体的轴向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该心轴的外表面具有一挡缘;
该从动组件包括一啮合环、一从动件、一靠抵盘及一弹簧,其中该啮合环的轴向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的环状内壁面为一倾斜面;该从动件的一端外表面形成一倾斜靠抵面,且该从动件的轴向具有一传动件穿孔,该传动件穿孔的内壁面具有螺纹;
该传动件为一啮合管的一端连接一驱动头,该啮合管的外表面具有一啮合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天旺黄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昱泓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