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3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搭接在下模具的顶部,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四角均竖立有定位柱,且定位柱贯穿上模具的四角,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中心处螺纹固定有注塑口。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切断装置可以将在注塑后的废边角进行切除,通过驱动器带动齿轮转动,使切断板向前运动对连接在成型腔和浇口之间的废料进行切断,相对于传统的切断方法,该切断装置,循序渐进,可以将废料完整的切除,不会像传统的切刀那样,在遇到硬度较大的废料时发生抵刀现象,或者由于废料规则不均匀在切断时刀口发生偏移,导致废料切除不完整。

An injection mold with automatic cut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在的注塑模具越来越多采用针点或针阀式热流道,或使用点浇口、潜伏浇口配以机械手等使塑料件注塑成型后将塑料件与废料之间互相拉断,实现模具全自动生产,由于注塑的原因必须使用大截面的边浇口,不能用小截面积的点浇口或潜伏浇口,而无法自动将塑料件和废料拉断,因材料特性点浇口或者潜伏浇口无法拉切干净,需要人工后处理切除废边,人工切除,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人工切除的质量是受人为因素影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搭接在下模具的顶部,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四角均竖立有定位柱,且定位柱贯穿上模具的四角,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中心处螺纹固定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具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末端固定在下模具的侧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成型腔,且注塑口的圆心和成型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前端焊接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相对立的一面焊接有驱动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箱上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顶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后端设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主动齿轮的下方设有辅动轮,所述主动齿轮和辅动轮之间啮合有切断板,且切断板的宽度和成型腔的宽度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断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箱的侧壁焊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的端部滑动嵌合在限位槽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设有驱动器,且驱动器的驱动端贯穿驱动箱并和主动齿轮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计通过设置的两个连杆实现在注塑完成后进行脱模处理,通过两个连杆的抬升使上模具脱离和下模具的贴合,从而将产品露出,在上模具进行移动时通过四个定位柱进行约束,防止偏离原来的位置,而在下模具上设有的成型腔用来压铸产品,此设计采用大截面浇口不仅方便浇铸,也有利于后期的废料切除。2、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切断装置可以将在注塑后的废边角进行切除,通过驱动器带动齿轮转动,使切断板向前运动对连接在成型腔和浇口之间的废料进行切断,相对于传统的切断方法,该切断装置,循序渐进,可以将废料完整的切除,不会像传统的切刀那样,在遇到硬度较大的废料时发生抵刀现象,或者由于废料规则不均匀在切断时刀口发生偏移,导致废料切除不完整。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中内部示意图;图3为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中切断机构示意图。图中:1、注塑口;2、上模具;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下模具;6、侧板;7、定位柱;8、驱动箱;9、切断板;10、底板;11、成型腔;12、限位条;13、限位槽;14、主动齿轮;15、驱动器;16、从动齿轮;17、辅动轮;18、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5,上模具2搭接在下模具5的顶部,下模具5的顶部四角均竖立有定位柱7,且定位柱7贯穿上模具2的四角,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处螺纹固定有注塑口1,上模具2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杆4,且第二连杆4的末端固定在下模具5的侧面。下模具5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成型腔11,且注塑口1的圆心和成型腔11的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成型腔11的作用是承载原料并通过上模具2的压力将原料成型,而和注塑口1的圆心重合的好处是,在注塑时原料首先落进成型腔11的中心处在向四周流动,这样原料流动比较均匀,不会再成型后发生蜂窝现象;下模具5的前端焊接有底板10,且底板10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6,侧板6相对立的一面焊接有驱动箱8,其中底板10为切断机构的承载部件,侧板6为切断机构的固定部件;驱动箱8上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顶端设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的后端设有从动齿轮16,且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6之间设有链条18,主动齿轮14的下方设有辅动轮17,该设计中主动齿轮14通过链条18带动从动齿轮16运动,而辅动轮17起到辅助作用,防止切断板9,的底端硬性摩擦,造成磨损;主动齿轮14和辅动轮17之间啮合有切断板9,且切断板9的宽度和成型腔11的宽度相等,切断板9通过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6的带动向前运动进而到达成型腔11的端部进行废料切断;切断板9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3,驱动箱8的侧壁焊接有限位条12,且限位条12的端部滑动嵌合在限位槽13内,在切断板9运动的过程中为防止其脱离,设计限位条12和限位槽13对其进行约束,控制其运动幅度;侧板6设有驱动器15,且驱动器15的驱动端贯穿驱动箱8并和主动齿轮14相连接,主动齿轮14的动力来源是驱动器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通过注塑口1将原料注入到上模具2和下模具5之间,原料通过浇口进入到成型腔11内,在注塑时原料首先落进成型腔11的中心处在向四周流动,这样原料流动比较均匀,不会再成型后发生蜂窝现象,在冷却后,启动外部动机设备将上模具2抬起,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会将上模具2支撑起来,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运动轨迹约束作用,随后驱动器15启动,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通过链条18带动从动齿轮16运动,切断板9通过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6的带动向前运动进而到达成型腔11的端部进行废料切断,在切断板9运动的过程中,设计限位条12和限位槽13对其进行约束,控制其运动幅度,而辅动轮17起到辅助作用,防止切断板9,的底端硬性摩擦,造成磨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搭接在下模具(5)的顶部,所述下模具(5)的顶部四角均竖立有定位柱(7),且定位柱(7)贯穿上模具(2)的四角,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处螺纹固定有注塑口(1),所述上模具(2)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杆(4),且第二连杆(4)的末端固定在下模具(5)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搭接在下模具(5)的顶部,所述下模具(5)的顶部四角均竖立有定位柱(7),且定位柱(7)贯穿上模具(2)的四角,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中心处螺纹固定有注塑口(1),所述上模具(2)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杆(4),且第二连杆(4)的末端固定在下模具(5)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成型腔(11),且注塑口(1)的圆心和成型腔(11)的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的前端焊接有底板(10),且底板(10)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6),所述侧板(6)相对立的一面焊接有驱动箱(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业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骏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