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368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环形密封体,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凸出于环形密封体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部顶部顶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在使用时,通过环形密封体的两侧向上翻卷并与上表面接触形成拱形结构,这样拱形结构在与密封槽接触时,密封槽迫使拱形结构形变,并与密封槽接缝处形成面密封,这样就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波浪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上部形成多道密封,同时密封槽下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密封,保证了环形密封体密封稳定可靠。

Oil resistant and flame retardant seals for power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大型车企纷纷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陆续推出了旗下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潮流。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蓄电池用于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汽车(FCV)。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各方努力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成绩显著。预测,未来5年国内新能源车的产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30%。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动力电池的规模快速增长。据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62%,产值接近数码锂电池。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645亿元,首次超过传统数码锂电池规模,成为锂电池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领域。随着新一轮推广政策的出台,以及未来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等影响,未来5年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高速增长,2016年我国汽车用动力电池产量为30.8GWh,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141GWh。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随着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能源电池的加速研发,对壳体密封圈的强化程度、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电池中使用的密封圈,可防止电解质漏出和空气中湿气渗入电池。此外,密封圈还能提供电气绝缘,以防止正极和负极接触而导致短路。为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较长使用寿命,汽车电池密封圈的密封和绝缘功能必须保证15年或更长时间。电池密封圈还必须具有回复力,从而在可导致蠕变的不利条件下(例如高温和长期应力)保持密封圈的形状。当密封圈受到挤压,所形成的回复力会在密封圈与金属面之间产生紧密封。密封件在与密封槽配合的两侧往往是最容易出现泄漏的地方,而现有密封圈在密封槽结合的两侧密封效果比较差,这也是导致导致电池被渗透短路或者漏电的现象,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密封件在与密封槽配合的两侧往往是最容易出现泄漏的地方,而现有密封圈在密封槽结合的两侧密封效果比较差,这也是导致导致电池被渗透短路或者漏电的现象,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环形密封体,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凸出于环形密封体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部顶部顶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凸出于环形密封体下表面,所述环形密封体两侧边均向上翻转并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翻转的两侧边均与环形密封体上表面接触。通过环形密封体的两侧向上翻卷并与上表面接触形成拱形结构,这样拱形结构在与密封槽接触时,密封槽迫使拱形结构形变并与密封槽接缝处形成面密封,这样就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波浪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上部形成多道密封,再者密封槽下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密封,保证了环形密封体密封稳定可靠。为了保证环形密封体安装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孔。通过环形密封体上的定位孔与密封槽内的定位柱配合,保证了环形密封体安装稳定可靠。为了使得环形密封体两侧边的拱形结构密封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体的两侧边与环形密封体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环形密封体上表面沿横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导向槽内。通过将环形密封体两侧边上设置导向块,并且导向块设置在环形密封体上的导向槽内,这样就限制了环形密封体两侧边的位移,使得拱形结构与密封槽之间面接触面,保证了环形密封体密封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导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在使用时,通过环形密封体的两侧向上翻卷并与上表面接触形成拱形结构,这样拱形结构在与密封槽接触时,密封槽迫使拱形结构形变,并与密封槽接缝处形成面密封,这样就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波浪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上部形成多道密封,同时密封槽下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密封,保证了环形密封体密封稳定可靠,避免了密封件在与密封槽配合的两侧往往是最容易出现泄漏的地方,而现有密封圈在密封槽结合的两侧密封效果比较差,这也是导致导致电池被渗透短路或者漏电的现象,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仰视图。图中:1、环形密封体,2、第一密封部,3、第二密封部,4、导向块,5、导向槽,6、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环形密封体1,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所述第一密封部2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部2顶部顶部为波浪形结构,第一密封部2为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部3,所述第二密封部3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下表面,第二密封部3为锥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两侧边均向上翻转并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翻转的两侧边均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接触。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孔6。定位孔6与密封槽内的定位柱配合。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两侧边与环形密封体1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4,所述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沿横向设置有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设置在导向槽5内。所述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导向槽5。上述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在使用时,通过环形密封体1的两侧向上翻卷并与上表面接触形成拱形结构,这样拱形结构在与密封槽接触时,密封槽迫使拱形结构形变,并与密封槽接缝处形成面密封,这样就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环形密封体1两侧边的导向块4到导向槽5内位移,也就限制了环形密封体1两侧边的位移,保证了拱形结构与密封槽接触处的密封效果,同时波浪形结构的第一密封部2与密封槽上部形成多道密封,同时密封槽下部与第二密封部3之间形成密封,保证了环形密封体1密封稳定可靠。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环形密封体(1),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所述第一密封部(2)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部(2)顶部顶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部(3),所述第二密封部(3)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下表面,所述环形密封体(1)两侧边均向上翻转并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翻转的两侧边均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用耐油阻燃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环形密封体(1),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所述第一密封部(2)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部(2)顶部顶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部(3),所述第二密封部(3)凸出于环形密封体(1)下表面,所述环形密封体(1)两侧边均向上翻转并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体(1)翻转的两侧边均与环形密封体(1)上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用耐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淦超丁岩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