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92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拆装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架、前支腿、后支腿、滚动体、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于支撑架下方的前后两端,滚动体位于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前支腿处设有横梁一,且横梁一位于支撑架下方;所述横梁一下方设置与横梁一相接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间结构小,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整支撑架高度,便于拆装推力瓦,提高检修效率。

A disassembly device of thrust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拆装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
技术介绍
推力瓦和托瓦拆装装置是一种用于推力轴承检修时拆装推力瓦和托瓦的装置;现有推力瓦拆装装置是由支撑架、小车组成,推力检修时,在支撑架装好后,通过将推力瓦抽出放在小车上拉出至推力油槽外进行检查修理,装回时通过小车运送到位,调整位置再装回,由于推力瓦装回必须对正燕尾槽,对支撑架的高度调整要求较高,需要人员抬起支撑架调整高度以便对准燕尾槽,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空间有限,导致推力瓦装回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如专利号CN201720859523.0公开了一种推力瓦拆装工具,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滚珠,平台下方的设有两组平行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前后两组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铰接成菱形的四个连杆,其中第一铰接轴与平台底面相连;其中第二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上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母;前后两组四连杆机构上的四个螺母之间通过一根端部设有转动把手的螺杆贯穿连接;靠近转动把手的四连杆机构下方设有与其包含的第三铰接轴连接的高度调节脚。又如专利号CN201420457028.3公开了一种推力瓦和托瓦拆装装置,包括起吊单元(1)和滑轨单元(2);起吊单元(1)包括固定座(3),固定座(3)通过旋转关节(4)和起吊梁(5)连接;起吊梁(5)上设置有滑块(6),滑块(6)通过葫芦(7)连接吊带(8);滑轨单元(2)包括支架(9),支架(9)上设置有滚动体(10);支架(9)前端设置有主支撑杆(11),支架(9)后端设置有副支撑杆(12);支架(9)中部设置有固定架(13)和折叠关节(14),折叠开关(14)位于固定架(13)后端。通过可折叠的滑轨单元和可旋转的起吊梁。但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架、前支腿、后支腿、滚动体,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于支撑架下方的前后两端,滚动体位于支撑架上,前支腿处设有横梁一,且横梁一位于支撑架下方;所述横梁一下方设置与横梁一相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有两根。所述调节机构为电动升缩杆或液压升缩杆。所述调节机构为千斤顶。所述后支腿与支撑架构成的夹角为45-90°。所述后支腿与支撑架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铰接上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后支腿底部设置有定向刹车轮。所述支撑架表面设有渗碳层。所述渗碳层的厚度为0.3-0.4mm。所述支撑架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滚动体上的滚动轮相互配合。所述后支腿处设有横梁二,且横梁二位于支撑架下方。所述横梁二的长度与横梁一的长度相等。所述横梁二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支腿以及紧固机构。所述可转动的支腿底部设置有定向刹车轮。所述可转动的支腿的长度与后支腿下部长度相等。所述后支腿下部为横梁二至地面的部分。所述横梁一的承载应力≥推力瓦重力。有益效果:本技术空间结构小,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整支撑架高度,便于拆装推力瓦,提高检修效率。本技术利用后支腿与支撑架构成斜角,在推力瓦拆出时能够将后支腿的承受力进行分解,降低后支腿承受力,延长了后支腿的使用寿命。支撑架后端与后支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后支腿上设置有紧固机构,使得后支腿能够随时调整角度,确保支撑架前后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支撑架形变。且在后支腿上设置横梁二可保证两后支腿的平行,确保后支腿不滑动、移动,确保支撑架的水平,并且设置可转动的支腿,能够与后支腿形成三角形或平行,防止定向刹车轮移动,且分解后支腿受力。本技术在支撑架上设有渗碳层,防止了支撑架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前支腿,2-滚动体,3-横梁一,4-调节机构,5-后支腿,6-支撑架,7-横梁二,8-可转动的支腿,9-定向刹车轮,10-定向刹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操作调节机构4的上升或下降,实现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便于推力瓦的安装及拆卸,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调整后支腿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使得后支腿的承受力得以分解,减轻了后支腿压力与地面的作用力,延长了后支腿的使用寿命;放置推力瓦时,若支撑架前后端不水平,则支撑架受力不匀而易形变,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后端与后支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能够调节后支腿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确保支撑架保持水平,进而防止支撑架形变,延长支撑架使用寿命;或者放置推力瓦时,若支撑架后端不能调整高度,且当支撑架高度使得后支腿远离地面时,则推力瓦全部压力便会作用于横梁一3和调节机构4上,进而造成横梁一3和调节机构4易损坏,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后端与后支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能够调节后支腿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确保支撑架保持水平,进而在放置推力瓦时为横梁一3和调节机构4承担部分作用力,进而减小了损坏率;或者支撑架后支腿远离地面,而造成受力不匀而易形变;在后支腿上设置横梁二可保证两后支腿的平行,确保后支腿不滑动、移动,确保支撑架的水平;后支腿的横梁二上设置可转动的支腿,可以调整与后支腿形成三角形或平行,防止定向刹车轮移动,以及分解后支腿受力;在支撑架上设有0.3-0.4mm的渗碳层,防止了支撑架磨损。拆卸操作:通过操作调节机构4,使支撑架6的高度略低于推力瓦高度,抽出推力瓦放至滚动体2上,然后将滚动体2拉至推力油槽外面进行检修。安装操作:通过操作调节机构4,将推力瓦架的高度调整至与托瓦平面高度一致,从水平方向通过推力瓦的燕尾槽可以看清托瓦的燕尾键,将推力瓦按照水平方向往里推,便可实现回装,松开调节机构,将支撑架6上滚动体2搬走,松开支撑架6与托瓦固定螺栓拆出,将支撑架6移出油槽。实施例1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架6、前支腿1、后支腿5、滚动体2,所述前支腿1和后支腿5分别设置于支撑架6下方的前后两端,滚动体2位于支撑架6上,前支腿1处设有横梁一3,且横梁一3位于支撑架6下方;所述横梁一3下方设置与横梁一3相接触的调节机构4;所述前支腿1和后支腿5分别有两根;所述调节机构4为电动升缩杆;所述后支腿5与支撑架6构成的夹角为45°;所述后支腿5与支撑架6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铰接上设置有紧固机构(图中未示出);当后支腿5与支撑架6之间调节到适合的位置时,采用紧固机构对铰接处进行锁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后支腿5和支撑架6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紧固机构是螺栓、螺母构成;所述后支腿5底部设置有定向刹车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架(6)、前支腿(1)、后支腿(5)、滚动体(2)、所述前支腿(1)和后支腿(5)分别设置于支撑架(6)下方的前后两端,滚动体(2)位于支撑架(6)上,其特征在于:前支腿(1)处设有横梁一(3),且横梁一(3)位于支撑架(6)下方;所述横梁一(3)下方设置与横梁一(3)相接触的调节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力瓦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架(6)、前支腿(1)、后支腿(5)、滚动体(2)、所述前支腿(1)和后支腿(5)分别设置于支撑架(6)下方的前后两端,滚动体(2)位于支撑架(6)上,其特征在于:前支腿(1)处设有横梁一(3),且横梁一(3)位于支撑架(6)下方;所述横梁一(3)下方设置与横梁一(3)相接触的调节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力瓦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1)和后支腿(5)分别有两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力瓦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为千斤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推力瓦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5)与支撑架(6)构成的夹角为45-90°。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恒鲁银中冯凯李璞
申请(专利权)人:天生桥一级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力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