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下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88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铸装置,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耐火中心砖、耐火流钢尾砖、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作为气室。在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作为气室,用供气管向狭缝内供气,在狭缝靠近钢液一侧的中注管砖壁开若干个供气孔,在浮力的作用下,通入中注管内的气体在中注管内钢液中上浮并搅拌钢液,在此过程中气泡会捕捉夹杂物并吸收有害气体,同时运动上浮,达到去除夹杂物和有害气体的目的,这样更进一步的提高了钢液的纯净度,从而生产出更为高质量的钢锭。

A down ca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铸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铁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铸装置。
技术介绍
下铸法是一种广泛应于钢锭铸造的工艺方法,在采用下铸法时,要求钢液依次从钢包进入中注管流入横浇道及上浇道最后进入铸模内,并在铸模内凝固成钢锭。但是,下铸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当钢包中的钢液进入中注管后,钢液的轴向流速很大,而中注管砖底部的耐火中心砖会遭到钢液的强劲冲刷和侵蚀,将导致钢液中的外生非金属夹杂物增多,从而对钢液的洁净度有着严重影响;在下铸过程中对产生的内生和外生夹杂物目前没有任何的处理方法;(2)由于钢液在中注管内具有很大的流速,在钢液的浇铸过程中会从中注管上的喇叭口处卷入空气,从而形成许多气泡,这些气泡会随着钢液快速下行,多数气泡会因浮力而逐渐停止下行并转而开始上浮,而一些小气泡的上浮速度由于低于钢液下行流速,会被钢液裹挟进入横浇道内而无法在中注管内完成上浮,并进一步随着钢液进入铸模内,从而导致钢坯出现气孔缺陷的风险增高。另外,卷入钢液的空气气泡还会导致钢液二次氧化,也会降低钢坯产品的性能;目前在浇铸过程中也没有任何减少这些小气泡的方法;(3)钢液中有一些有害气体,如H2、N2等。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下铸装置,通过往中注管的钢液中吹入气体的方式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通过这种吹气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气泡与夹杂物之间的碰撞,捕捉难以上浮的微小气泡,达到去除夹杂物的目的。这样便提高了钢锭的质量。此外,这种吹气方式也均匀钢液的温度、成分,改善钢液的流动情况的益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和供气管;中注管外壁为金属中注管,内壁为中注管砖。中注管顶部为钢液浇铸喇叭口,在中注管砖底部设置有耐火中心砖,将中注管的钢液分配给若干横浇道,横浇道水平设置,横浇道进液端通过耐火中心砖与中注管相连通,在横浇道出液端设置有耐火流钢尾砖;上浇道竖直设置,上浇道底端通过耐火流钢尾砖与横浇道相连通,上浇道顶部与铸模底部的钢液入口相连通;在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狭缝与供气管连通,即供气管能够向狭缝中吹入气体,在狭缝靠近钢液的一侧开若干个供气孔,将气体吹入中注管钢液中。进一步的,在狭缝使靠近钢液一侧的中注管砖壁为透气砖和/或开设供气孔。进一步的,中注管外壁为金属中注管,内壁为中注管砖;金属中注管与中注管砖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沙子。进一步的,供气管从中注管砖外壁引出供气管从中注管砖与金属中注管之间的沙子中向上延伸,在中注管喇叭口处引出。进一步的,供气管所供气体为氩气。进一步的,当金属中注管长度超过3200mm时,采用上下两部分分体装配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供气方式有三种;一是供气管穿过金属中注管的孔经过沙子以及狭缝外侧的中注管砖壁上的孔将气体供入中注管砖的狭缝;二是从中注管砖外壁引出供气管从中注管砖与金属中注管之间的沙子中向上延伸,在中注管喇叭口处引出;三是用供气管穿过金属中注管上下两部分(中注管长度超过3200mm才分为两部分)连接处到达中注管砖,直接将气体吹入钢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降低中注管入口钢液流速的情况下,在中注管砖的侧壁内设有狭缝作为气室,用供气管向狭缝内供气,在狭缝靠近钢液的一侧的中注管砖壁开若干个供气孔,或是使狭缝靠近钢液一侧的中注管砖壁为透气砖,将气体吹入中注管钢液中。在浮力的作用下,通入中注管内的气体在中注管内钢液中上浮并搅拌钢液,在此过程中气泡会捕捉夹杂物并吸收有害气体,同时运动上浮,达到去除夹杂物和有害气体的目的,这样更进一步的提高了钢液的纯净度,从而生产出更为高质量的钢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采用狭缝时中供气部位的放大图。图2-2为本技术采用透气砖时中供气部位的放大图。图3-1为本技术采用喇叭口处引出供气管时供气部位的放大图。图3-2为图3-1中狭缝替换为透气砖时中供气部位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金属中注管、沙子、中注管砖、供气管以及气室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注管采用拼接结构时结构示意图。图5-1为图5中的中注管上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2为图5中的中注管下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喇叭口,2为中注管砖,3为沙子,4为金属中注管,5为横浇道,6为耐火中心砖,7为铸模,8为耐火中心砖,9为流钢尾砖,10为狭缝;11为供气管;12为透气砖,13为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和供气管;/n所述中注管顶部为钢液浇铸喇叭口,在中注管砖底部设置有耐火中心砖,将中注管的钢液分配给若干横浇道,所述横浇道水平设置,横浇道进液端通过耐火中心砖与中注管相连通,在横浇道出液端设置有耐火流钢尾砖;/n所述上浇道竖直设置,上浇道底端通过耐火流钢尾砖与横浇道相连通,上浇道顶部与铸模底部的钢液入口相连通;/n在所述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所述狭缝与供气管连通,即供气管能够向狭缝中吹入气体,在狭缝靠近钢液的一侧开若干个供气孔,将气体吹入中注管钢液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和供气管;
所述中注管顶部为钢液浇铸喇叭口,在中注管砖底部设置有耐火中心砖,将中注管的钢液分配给若干横浇道,所述横浇道水平设置,横浇道进液端通过耐火中心砖与中注管相连通,在横浇道出液端设置有耐火流钢尾砖;
所述上浇道竖直设置,上浇道底端通过耐火流钢尾砖与横浇道相连通,上浇道顶部与铸模底部的钢液入口相连通;
在所述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所述狭缝与供气管连通,即供气管能够向狭缝中吹入气体,在狭缝靠近钢液的一侧开若干个供气孔,将气体吹入中注管钢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铸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坚陈进陈玄烨蔡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