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析出在电极活性材料上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860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材料析出在电极活性材料上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将固体电解质材料从第二储存单元同时供应至第二配量器件的情况下,将电极活性材料从第一储存单元供应至第一配量器件;借助于惰性气体供应器件将惰性气体供应至第一和第二配量器件,在将固体电解质材料经由第二配量器件同时供应到反应室中的情况下,将电极活性材料经由第一配量器件供应到反应室中,其中电极活性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子结构在借助于第一和第二配量器件供应至反应室期间如此被影响,使得电极活性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在维持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晶体结构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彼此连结。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cipitation of solid electrolytes on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析出在电极活性材料上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材料析出(亦称为离析、沉积,即Abscheidung)在电极活性材料上的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文献DE102015217749A1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单格的覆层的阴极活性材料,其中覆层形成作为导引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且使用物理的、机械的或湿化学的方法作为覆层方法。印刷文献US2017/0018760A1涉及一种用于次级锂单格(亦称为锂电池单格,即Lithiumzelle)和电池的覆层的活性阴极材料,其中覆层形成作为20-50nm的层厚的固定的(亦称为固体的,即fester)锂离子导体且作为覆层方法使用物理工艺,例如ALD、PECVD或PLD。印刷文献WO2016/196688A1涉及一种用于覆层阳极和阴极材料的方法,其中覆层例如以金属氧化物、金属卤化物、金属卤氧化物、金属磷化物或类似物的形式形成且作为覆层方法使用ALD、MLD、CVD、PVD或类似的方式。印刷文献US2011/0045348A1涉及一种带有降低电阻的覆层材料的经覆层的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材料(4)析出在电极活性材料(2)上的方法,包括步骤:/n- 将电极活性材料(2)从第一储存单元(3)供应(20)至第一配量器件(8),在将固体电解质材料(4)从第二储存单元(3’)同时供应(20)至第二配量器件(8’)的情况下,/n- 借助于惰性气体供应器件(10,10’)将惰性气体供应(22)至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和第二配量器件(8’),/n- 将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经由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供应(24)到反应室(9)中,在将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经由所述第二配量器件(8’)同时供应(24)到所述反应室(9)中的情况下,/n- 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1 DE 102018121275.51.一种用于将固体电解质材料(4)析出在电极活性材料(2)上的方法,包括步骤:
-将电极活性材料(2)从第一储存单元(3)供应(20)至第一配量器件(8),在将固体电解质材料(4)从第二储存单元(3’)同时供应(20)至第二配量器件(8’)的情况下,
-借助于惰性气体供应器件(10,10’)将惰性气体供应(22)至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和第二配量器件(8’),
-将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经由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供应(24)到反应室(9)中,在将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经由所述第二配量器件(8’)同时供应(24)到所述反应室(9)中的情况下,
-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和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的电子结构在借助于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和第二配量器件(8’)至所述反应室(9)的所述供应(24)期间如此被影响,使得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和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在维持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的晶体结构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彼此连结(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和所述电极材料(2)在至所述配量器件(8,8’)的所述供应(20)之前分别彼此分离地悬浮在溶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2)至所述第一配量器件(8)的所述供应(20)和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8’)至所述第二配量器件(8’)的所述供应(20)借助于两个不同的供应器件(6,6’)实现。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在所述供应(22)期间被加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应带有2至5nm的大小的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约希勒DA韦伯P席希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