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及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22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10),其具有金属的框架部段(12),其中框架部段(12)具有用于支撑侧面构件(10)的衬垫的暴露支撑部段(14),其中支撑部段(14)是挠曲弹性的并且在正常位置中从框架部段(12)突出以支撑衬垫,其中提供至少一个电控制致动器(20),其通过产生力将支撑部段(14)从正常位置转移到缩回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侧面构件(10)的车辆座椅(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及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其具有金属的框架部段,其中框架部段具有用于支撑侧面构件的衬垫的暴露支撑部段,其中支撑部段是挠曲弹性的,并且在正常位置中从框架部段突出以支撑衬垫。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从DE19943996A1中已知,在椅座部分和/或靠背上具有至少一对侧面构件的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情况下,侧面构件是可自动调节的。DE19605779C2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其由具有可调节椅座构件的椅座部分以及具有可调节靠背构件的靠背部分构成,其中作为衬垫构件部分的椅座构件和/或靠背构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并且可通过机械调节装置从朝向车辆座椅外侧的宽位置调节到朝向车辆座椅中心的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侧面构件,特别是提供对侧面构件的进行低噪音且快速调节的可能性,以及提供相应的车辆座椅。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电操作进入辅助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实现,其具有金属框架部段,其中框架部段具有用于支撑侧面构件的衬垫的暴露支撑部段,其中支撑部段是挠曲弹性的并且在正常位置中从框架部段突出以支撑衬垫,其中提供至少一个电控制致动器,特别是用于减小侧面构件的高度,其通过产生力将支撑部段从正常位置转移到缩回位置。由于提供至少一个电控制致动器的事实,侧面构件相对于车辆座椅的椅座部分或靠背的超出长度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减小并调节,其中该电控制致动器特别用于减小侧面构件的高度,该电控制致动器通过产生力而将支撑部段从正常位置转移到缩回位置。优选地,由致动器产生的力介于300Nm/mm2至400Nm/mm2的范围内。在下面描述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组合使用的有利改进,并且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侧面构件的金属框架部段优选地由金属板制成。支撑部段可以由金属板制成,优选地由弹簧板制成,特别是由弹簧钢制成的板制成。框架部段可以由比支撑部段更厚的金属板制造。致动器可以是电控制形状记忆致动器。形状记忆致动器的优点在于其允许非常快速且无延迟的变换操作。致动器可以具有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线材。线材优选以曲折的方式在第一偏转点和第二偏转点之间延伸。线材可以通过保护套进行热绝缘。线材可以通过保护套电绝缘。由此可以控制由线材产生的电流消耗和温度。例如,如果对线材通电,则线材就会发热,并且当达到大约为90℃的转换温度时,该线材会非常迅速地收缩。为了连接到接地导体,线材优选地在一个端部处以导电方式连接到框架部段或支撑部段,并且可在另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电能源。线材至金属框架部段的单侧连接有利地产生了仅对车辆座椅的线缆束中的单线激活线或供电线的要求,该金属框架部段作为接地导体连接到车身。尽管致动器,特别是致动器的线材的相对非常小的缩短在仅7%至10%的范围内,但仍然可以产生大的力。致动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支撑部段,即致动器的致动使支撑部段在下端部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在正常位置中,支撑部段的上边缘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距框架部段的相反边缘的第一超出长度。在缩回位置中,支撑部段的上边缘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距框架部段的相反边缘的第二超出长度,第二超出长度优选小于第一超出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还通过一种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实现,该车辆座椅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描述的侧面构件。侧面构件的框架部段可以整体地制造在车辆座椅的座垫壳中。可替代地,侧面构件的框架部段可以制造为可固定到座垫壳的椅座部分加宽装置。侧面构件的框架部段可以整体制造于靠背的框架中。可替代地,侧面构件的框架部段可以制造为侧面构件模块,其可固定到靠背的框架。为了提供进入辅助功能,可以提供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关于车门的打开角度或打开程度的信息致动面向车门的侧面构件的致动器。特别地,当邻近车辆座椅的车门打开时,支撑部段可以移动到缩回位置中,并且只要相应的车门打开,支撑部段就可以保持在缩回位置中。附图说明在使用附图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前,首先应当注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部件或所描述的方法步骤。此外,所使用的术语也不是限制性的,而是仅具有示例性特征。如果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单数,只要上下文没有明确地将复数排除在外,则在每种情况下包括复数。下面参考附图中示出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示例性实施例。在图中:图1示出了车辆座椅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设置在支撑部段上的致动器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构件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支撑部段处于正常位置中,以及图4示出了图3的侧面构件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支撑部段处于缩回位置中。参考标记列表1车辆座椅2椅座部分4靠背6头枕8座垫壳10侧面构件12框架部段14支撑部段16第一偏转点18第二偏转点20致动器22线材24第一端部26第二端部28保护套a距离b第一超出长度c第二超出长度x纵向方向y横向方向z竖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使用彼此垂直延伸的三个空间方向来描述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车辆座椅1。在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纵向方向x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并且优选地平行于车辆纵向方向,该车辆纵向方向对应于车辆的常规行进方向。横向方向垂直于纵向方向x延伸,同样在车辆中水平定向并且平行于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竖直方向z垂直于纵向方向x并垂直于横向方向延伸。在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竖直方向z平行于车辆竖直轴线延伸。所使用的位置说明和方向说明,例如前、后、顶和底,涉及就座于处于正常座椅位置中的车辆座椅1中的乘员的观察方向,其中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并且是如常规的那样定向于适合于乘客运输的使用位置中,其具有直立靠背4并且处于行进方向上。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向安装,例如相对于行进方向横向安装。图1中所示的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具有椅座部分2和靠背4,该靠背4可相对于椅座部分2以铰接方式枢转。靠背4在其远离椅座部分2的端部处具有头枕6。椅座部分2具有内座垫壳8,其用作椅座部分2的衬垫的支撑件。车辆座椅1具有至少一个侧面构件10。侧面构件10是整体形成在座垫壳8中。然而,侧面构件10同样可以设计为单独制造的固定到座垫壳8的椅座部分加宽装置。车辆座椅1可以具有用于提供进入辅助功能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关于车门打开角度或打开程度的信息致动面向车门的侧面构件10的致动器20(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致动,即如果车门打开并且乘员希望进入或离开,则侧面构件10的上边缘在座椅表面上方的超出长度减小。图2示出了致动器20,其设置在侧面构件10的框架部段12的支撑部段14上。这里的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10),其具有金属框架部段(12),其中所述框架部段(12)具有用于支撑所述侧面构件(10)的衬垫的暴露支撑部段(14),其中,所述支撑部段(14)是挠曲弹性的并且在正常位置中从所述框架部段(12)突出以支撑所述衬垫,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电控制致动器(20),其通过产生力将所述支撑部段(14)从所述正常位置转移到缩回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9 EP 18191387.2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侧面构件(10),其具有金属框架部段(12),其中所述框架部段(12)具有用于支撑所述侧面构件(10)的衬垫的暴露支撑部段(14),其中,所述支撑部段(14)是挠曲弹性的并且在正常位置中从所述框架部段(12)突出以支撑所述衬垫,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电控制致动器(20),其通过产生力将所述支撑部段(14)从所述正常位置转移到缩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所述致动器(20)是形状记忆致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所述致动器(20)具有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线材(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所述线材(22)以曲折的方式在第一偏转点(16)和第二偏转点(18)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所述线材(22)通过保护套(28)热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为了连接到接地导体,所述线材(22)在一个端部处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支撑部段(14)并且在另一端部处连接至电能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面构件(10),其中,由所述致动器(20)产生的力介于300Nm/mm2至400Nm/mm2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许勒H·施莫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