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791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轿厢式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棘轮传动机构、储能装置和飞轮,发电机安装在轿厢上,且具有输入轴,棘轮传动机构包括转轮、棘轮、齿条和棘爪,转轮同轴套设在发电机的输入轴上,棘轮套设在转轮外,其内周面设置有与转轮转动配合的转动部和在整个周向上均设置有棘牙的第一传动部,其外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为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结构,齿条沿纵向设置在井道内壁上,棘爪的一端与转轮铰接、另一端与第一传动部抵触,飞轮套设在发电机的输入轴上,储能装置与发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势能回收效率高。

A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device of car elevator based on ratch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轿厢式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高楼大厦现已遍地林立。电梯也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轿箱式电梯尤为普遍。众所周知,轿厢式电梯在上升过程中需外界提供能量克服重力驱使其向上运动,然而电梯在下降过程中,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释放重力势能,如果不加以回收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目前,设置在轿厢式电梯上的能量回收装置,要么没有没有采取逆止措施,任由发电机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均正常发电,电梯在下降过程中尚可利用重力势能发电,然而在电梯上升过程中则会导致更多电能的消耗;要么就是结构复杂实用性不强;又或者势能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使发电机只利用电梯下降过程时的势能发电,且结构更简单、实用性更强、势能回收效率更高。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棘轮传动机构、储能装置和飞轮,所述发电机安装在轿厢上,所述发电机具有输入轴,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包括转轮、棘轮、齿条和棘爪,所述转轮同轴套设在所述发电机的所述输入轴上,所述棘轮套设在所述转轮外,其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转轮转动配合的转动部和在整个周向上均设置有棘牙的第一传动部,其外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为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齿条沿纵向设置在井道内壁上,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转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抵触,所述飞轮套设在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上,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和第一弹簧,所述井道内壁设置有横向导向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导向孔内,另一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设置有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从所述横向导向孔中脱落,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齿条和所述井道内壁抵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端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另一端远离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成一定夹角,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都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滚珠和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将所述滚珠保持在所述安装孔的所述一端,且所述滚珠的部分表面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周面以外;当所述滚珠受到外力作用后,所述滚珠可向所述安装孔的另一端移动,所述滚珠至少可以移动到使其表面完全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周面以内的位置,所述滚珠在移动过程中将所述第二弹簧压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不仅使发电机只利用电梯下降过程时的势能发电,且结构更简单、实用更性强、势能回收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棘轮传动机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脱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发电机;2-棘轮传动机构;21-转轮;211-铰轴;22-棘轮;221-转动部;222-第一传动部;223-第二传动部;23-齿条;231-齿条本体;24-棘爪;3-储能装置;4-飞轮;5-支撑杆;51-防脱落结构;511-滚珠;512-第二弹簧;52-安装孔;6-第一弹簧;7-横向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顺时针”、“逆时针”、“纵向”“横向”、“向下”“向上”、“向左”、“向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抵触”、“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1、棘轮传动机构2、储能装置3和飞轮4,所述发电机1和所述储能装置3都安装在轿厢上,优选安装在轿厢顶部。所述发电机1具有输入轴,所述棘轮传动机构2包括转轮21、棘轮22、齿条23和棘爪24,所述转轮21同轴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输入轴上。所述棘轮22套设在所述转轮21外,其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转轮2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221和在整个周向上均设置有棘牙的第一传动部222,其外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部223,所述第二传动部223为用于与所述齿条23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齿条23沿纵向设置在井道内壁上,优选地,所述齿条23包括多个齿条本体231,所述齿条本体231由金属或合金等材料制成,即所述齿条23主要由多个齿条本体231组成,这样便于制作和安装。所述棘爪24的一端与所述转轮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222抵触,具体地,棘爪的所述一端通过铰轴211与所述转轮21铰接,铰轴211上套设有扭簧(附图未示出),通过扭簧使所述棘爪24的所述另一端保持与所述第一传动部222抵触,所述飞轮4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输入轴上,所述储能装置3与所述发电机1电连接,所述储能装置3可以是蓄电池、电容等。如图1所示,在电梯下降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223与所述齿条23啮合,所述棘轮22沿着齿条23向下滚动,所述棘轮22自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棘轮22的第一传动部222又通过棘爪24带动转轮21转动,所述转轮21带动所述发电机1的输入轴和飞轮4同时转动,所述发电机1发电,发出的电能输入到储能装置3储存。当电梯停止时,在惯性作用下,所述飞轮4继续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发电机1继续发电,最终提高了势能回收效率。在电梯上升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223与齿条23啮合,所述棘轮22沿着所述齿条23向上滚动,所述棘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1)、棘轮传动机构(2)、储能装置(3)和飞轮(4),所述发电机(1)安装在轿厢上,所述发电机(1)具有输入轴,所述棘轮传动机构(2)包括转轮(21)、棘轮(22)、齿条(23)和棘爪(24),所述转轮(21)同轴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所述输入轴上,所述棘轮(22)套设在所述转轮(21)外,其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转轮(2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221)和在整个周向上均设置有棘牙的第一传动部(222),其外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部(223),所述第二传动部(223)为用于与所述齿条(23)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齿条(23)沿纵向设置在井道内壁上,所述棘爪(24)的一端与所述转轮(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222)抵触,所述飞轮(4)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输入轴上,所述储能装置(3)与所述发电机(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1)、棘轮传动机构(2)、储能装置(3)和飞轮(4),所述发电机(1)安装在轿厢上,所述发电机(1)具有输入轴,所述棘轮传动机构(2)包括转轮(21)、棘轮(22)、齿条(23)和棘爪(24),所述转轮(21)同轴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所述输入轴上,所述棘轮(22)套设在所述转轮(21)外,其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转轮(2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221)和在整个周向上均设置有棘牙的第一传动部(222),其外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部(223),所述第二传动部(223)为用于与所述齿条(23)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齿条(23)沿纵向设置在井道内壁上,所述棘爪(24)的一端与所述转轮(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222)抵触,所述飞轮(4)套设在所述发电机(1)的输入轴上,所述储能装置(3)与所述发电机(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棘轮结构的轿厢式电梯势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井道内壁设置有横向导向孔(7),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导向孔(7)内,另一端与所述齿条(2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小燕岳凯凯胡帅庞娟常征文鹏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