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21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所述主框体的六面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所述液压均衡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主框体一侧的磁流变减震器,各个所述磁流变减震器之间连接有液压管道,机械缓震装置包括对应分布于主框体边角处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三侧均连接有钢丝绳,所述主框体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方形孔,所述钢丝绳穿过方形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纹,所述限位螺纹的外部螺接有方形块,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块和主框体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工作稳定的特点。

A battery anti-collision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电池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直接固定安装在电池仓内部,电池与电池仓之间缺乏缓冲,在汽车运行颠簸时电池直接承受震动,造成电池内部精密结构损坏,降低电池寿命;现有的汽车电池在受到不同方向的冲击时,由于一点受力过于集中,很容易造成该点的壳体崩坏。因此,设计使用寿命长和工作稳定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所述主框体的六面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所述液压均衡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主框体一侧的磁流变减震器,各个所述磁流变减震器之间连接有液压管道。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缓震装置包括对应分布于主框体边角处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三侧均连接有钢丝绳,所述主框体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方形孔,所述钢丝绳穿过方形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纹,所述限位螺纹的外部螺接有方形块,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块和主框体相接触,所述主框体的侧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均与钢丝绳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手柄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分体块,所述分体块的一侧开设有密封套件,所述嵌入块伸入嵌入槽。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均衡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磁流变减震器,所述磁流变减震器的无杆腔通过液压回路连接有电动阀,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电动阀电连接,所述电动阀的一端通过液压回路连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一端通过液压回路连接有液压泵。进一步的,所述磁流变减震器包括端盖,两个所述端盖之间之间连接有缸壳,所述缸壳的内部设置有下导磁片和上导磁片,所述下导磁片与上导磁片之间安装有密封套件,所述密封套件的中心处插接有活塞杆。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磁片的一侧连接有节流盘,所述节流盘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液压管道相贯通,所述节流盘的一侧连接有油针,所述油针的一端穿过端盖,所述油针的一端连接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外部油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导磁片和上导磁片上均匀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将电池安装在定位块之间,利用钢丝绳的牵拉和弹簧,使电池与电池仓之间悬空,并给予一定的缓冲力,防止电池受到外力冲击直接受到冲撞,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在电池外壳受到力量不均衡的冲撞时,可以将冲击力通过液压回路分摊到各个减震器上,各点的回弹力分布均匀,避免一点的回弹力过于集中造成外壳的损坏;(3)通过在磁流变减震器内设置有上下导磁片和若干环状矩形槽,可以槽内的涡流耗散作用,使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损,增大阻尼力;通过设置有油针,可以通过减震器的行程变化改变阻尼力,在磁流失效后可以退化成一个高效被动控制减震器,使起落架减震系统更加安全;(4)通过设置有分体块,在安装拆卸电池时只需扳动隐藏的扳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均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均衡装置的液压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减震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减震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塞杆与下导磁片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块与分体块安装示意图;图中:1、主框体;2、液压均衡装置;3、机械缓震装置;11、方形孔;21、支撑座;22、液压管道;23、磁流变减震器;231、端盖;232、活塞杆;233、下导磁片;234、上导磁片;235、节流盘;2351、通孔;236、油针;237、密封套件;238、单向阀;24、压力传感器;25、电动阀;26、电磁换向阀;27、液压泵;31、钢丝绳;311、限位螺纹;32、定位块;33、第一导向轮;34、第二导向轮;35、方形块;36、第一弹簧;321、分体块;322、手柄;323、转盘;324、连杆;325、嵌入块;326、第二弹簧;327、密封套件;238、溢流阀;239、缸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包括主框体1,主框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2,主框体1的六面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3,液压均衡装置2包括均匀分布在主框体1一侧的磁流变减震器23,各个磁流变减震器23之间连接有液压管道22,机械缓震装置3用机械弹力的方式减震,液压均衡装置2用液压能减震,两者结合能起到复合减震的效果,多个磁流变减震器23之间可以通过液压管道22来传递液压,由于流体的体积不可压缩,液压管道22两端的压力能够瞬间传递,相通的回路平衡各个磁流变减震器23的压力;如图2-3,机械缓震装置3包括对应分布于主框体1边角处的定位块32,定位块32的三侧均连接有钢丝绳31,主框体1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方形孔11,钢丝绳31穿过方形孔11,钢丝绳3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纹311,限位螺纹311的外部螺接有方形块35,钢丝绳31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36,第一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块35和主框体1相接触,主框体1的侧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3和第二导向轮34,第一导向轮33和第二导向轮34均与钢丝绳31相接触,当此车电池受到震动时会推动定位块32移动,钢丝绳31受到牵拉在第一导向轮33和第二导向轮34上滑动,第一弹簧36受到压缩从而减缓受到的冲击,旋转方形块35使得第一弹簧36的预警力得以调整,使电池与电池仓之间悬空,并给予一定的缓冲力,防止电池受到外力冲击直接受到冲撞,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如图9,定位块3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包括主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2),所述主框体(1)的六面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3),所述液压均衡装置(2)包括均匀分布在主框体(1)一侧的磁流变减震器(23),各个所述磁流变减震器(23)之间连接有液压管道(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包括主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液压均衡装置(2),所述主框体(1)的六面均设置有机械缓震装置(3),所述液压均衡装置(2)包括均匀分布在主框体(1)一侧的磁流变减震器(23),各个所述磁流变减震器(23)之间连接有液压管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缓震装置(3)包括对应分布于主框体(1)边角处的定位块(32),所述定位块(32)的三侧均连接有钢丝绳(31),所述主框体(1)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方形孔(11),所述钢丝绳(31)穿过方形孔(11),所述钢丝绳(3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纹(311),所述限位螺纹(311)的外部螺接有方形块(35),所述钢丝绳(31)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36),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块(35)和主框体(1)相接触,所述主框体(1)的侧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3)和第二导向轮(34),所述第一导向轮(33)和第二导向轮(34)均与钢丝绳(31)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323),所述转盘(323)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手柄(322)和连杆(324),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有嵌入块(325),所述嵌入块(325)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326),所述定位块(32)的一侧设置有分体块(321),所述分体块(321)的一侧开设有密封套件(327),所述嵌入块(325)伸入嵌入槽(32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张秋霞沈文龙豆琼森李文龙孔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