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91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49
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炉体上的下炉盖、中炉盖和上炉盖,上炉盖正上方设置有收尘罩,收尘罩的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的出口设置有风机,上炉盖顶部设置有收尘水冷炉盖,上炉盖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的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位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外周的边缘水冷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除尘效果,使车间内的环境大为改善,而且对加料孔和整个炉盖进行了冷却降温,风机的功率也大大降低,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上炉盖采用五进五出的水冷却通道将整个炉盖全部覆盖,使炉盖在2500℃的高温条件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整个电弧炉的稳定工作。

Special cooling and dust coll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ar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电弧炉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电极臂立柱上部的集尘罩到小炉盖距离在3米左右,由于采用开口收尘,收尘时需要很大的风量及风压,收尘效果不好,尤其是在起弧时车间烟尘很大,导致车间工作环境很差,采用的风机电机功率75KW,满负荷运行也达不到好的除尘效果。另外,电弧炉浇注AZS锆刚玉时使用的小炉盖,运行正常,没有出现变形、炸裂等情况。但是在浇注M砖(αβ)时,频繁出现变形、炸裂等情况,严重影响生产。针对此种情况,通过讨论和研究,是温度过高造成的。M砖(αβ)化料时,电弧炉炉膛温度达到2500℃左右,普通小炉盖耐不住高温,造成变形、炸裂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炉盖能承受2500℃以上高温不变形、提高收尘效果的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炉体上的下炉盖、中炉盖和上炉盖,下炉盖为中空通水水冷结构,中炉盖的中空结构,上炉盖正上方设置有收尘罩,收尘罩的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的出口设置有风机,风机的出口连接有布袋除尘器,上炉盖顶部设置有收尘水冷炉盖,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的中心对应开设有上下通透的加料孔,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上对应开设有三个电极插孔,三个电极插孔围绕加料孔的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布置;上炉盖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和盖板均呈圆盘形且同心设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层,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的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位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外周的边缘水冷却结构,盖板下表面与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边缘水冷却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中心水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第三圆环形条板、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七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第一直隔板、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第四直隔板、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的直径与电极插孔的直径相等,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分别沿三个电极插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相等,第四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四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一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一环形通道,第五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二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二环形通道,第六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三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三环形通道,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等于加料孔的直径,第八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七圆环形条板沿加料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八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七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四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分别与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和第三环形通道均通过两节短条板连通;第九圆环形条板与加料孔同心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均第九圆环形条板的内部;第一直隔板沿加料孔的径向方向布置,第一直隔板的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圆环形条板的中心,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位于第一直隔板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直隔板平行布置,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一直隔板的外端与底板圆周边沿齐平,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的内端穿过第九圆环形条板后与第四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一直隔板的内端穿过第四圆环形条板与第一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和第四直隔板分别位于平行的两节短条板之间,第二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三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二圆环形条板,第四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进水通道,第二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出水通道,直线进水通道依次与第一环形通道的半圈、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圈、第二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圈、第三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三个三分之一圈和直线出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冷却水回路;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五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一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一直条板和第五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第六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二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三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第六直隔板和第二直条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边缘水冷却结构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十圆环形条板、第十一圆环形条板和第十二圆环形条板,第十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九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十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九圆环形条板的外部,第十一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十圆环形条板的外部,第十二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十一圆环形条板的外部,第十二圆环形条板沿底板的外圆边沿和盖板外圆边沿设置;第十圆环形条板、第十一圆环形条板和第十二圆环形条板上均开设有缺口,缺口均位于第一直条板及第二直条板两侧,第九圆环形条板和第十圆环形条板形成第五环形通道,第十圆环形条板和第十一圆环形条板形成第六环形通道,第十一圆环形条板和第十二圆环形条板形成第七环形通道,第五环形通道的缺口一侧连接有平行于第一直条板的第三直条板,第三直条板的外端与底板外圆周齐平,第一直条板和第三直条板之间形成边缘进水通道,第五环形通道的缺口另一侧与第六环形通道的一端连通,第六环形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七环形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七环形通道的另一端开设有邻近第二直条板的边缘出水口。第五环形通道的宽度小于第六环形通道的宽度,第六环形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七环形通道的宽度。收尘水冷炉盖包括圆筒体、下圆板、中圆板、上圆板、第十三圆环形条板、第十四圆环形条板、第十五圆环形条板、第十六圆环形条板、第十七圆环形条板、第十八圆环形条板、第十九圆环形条板、第四直条板、第五直条板和若干个折流条板,下圆板和上圆板分别水平设置在圆筒体的底部和顶部,中圆板水平设置在圆筒体的内部,中圆板将圆筒体内部分隔为上层的水冷腔和下层的收尘腔,圆筒体的外周与吸尘管之间连接有收尘管,收尘管与收尘腔连通,收尘管上设有第一风量调节阀,吸尘管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收尘水冷炉盖上开设的一个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在下圆板、中圆板和上圆板上对应设置,第十三圆环形条板、第十四圆环形条板、第十五圆环形条板、第十六圆环形条板、第十七圆环形条板、第十八圆环形条板、第十九圆环形条板、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炉体上的下炉盖、中炉盖和上炉盖,下炉盖为中空通水水冷结构,中炉盖的中空结构,上炉盖正上方设置有收尘罩,收尘罩的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的出口设置有风机,风机的出口连接有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上炉盖顶部设置有收尘水冷炉盖,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的中心对应开设有上下通透的加料孔,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上对应开设有三个电极插孔,三个电极插孔围绕加料孔的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布置;上炉盖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和盖板均呈圆盘形且同心设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层,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的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位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外周的边缘水冷却结构,盖板下表面与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边缘水冷却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炉体上的下炉盖、中炉盖和上炉盖,下炉盖为中空通水水冷结构,中炉盖的中空结构,上炉盖正上方设置有收尘罩,收尘罩的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的出口设置有风机,风机的出口连接有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上炉盖顶部设置有收尘水冷炉盖,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的中心对应开设有上下通透的加料孔,下炉盖、中炉盖、上炉盖和收尘水冷炉盖上对应开设有三个电极插孔,三个电极插孔围绕加料孔的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布置;上炉盖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和盖板均呈圆盘形且同心设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层,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的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位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外周的边缘水冷却结构,盖板下表面与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边缘水冷却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第三圆环形条板、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七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第一直隔板、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第四直隔板、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
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的直径与电极插孔的直径相等,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分别沿三个电极插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相等,第四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四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一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一环形通道,第五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二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二环形通道,第六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三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三环形通道,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等于加料孔的直径,第八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七圆环形条板沿加料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八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七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四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分别与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和第三环形通道均通过两节短条板连通;
第九圆环形条板与加料孔同心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均第九圆环形条板的内部;第一直隔板沿加料孔的径向方向布置,第一直隔板的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圆环形条板的中心,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位于第一直隔板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直隔板平行布置,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一直隔板的外端与底板圆周边沿齐平,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的内端穿过第九圆环形条板后与第四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一直隔板的内端穿过第四圆环形条板与第一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和第四直隔板分别位于平行的两节短条板之间,第二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三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二圆环形条板,第四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
第一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进水通道,第二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出水通道,直线进水通道依次与第一环形通道的半圈、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圈、第二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圈、第三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三个三分之一圈和直线出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冷却水回路;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五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一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一直条板和第五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第六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二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三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第六直隔板和第二直条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炉专用冷却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边缘水冷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敏周新套杨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