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620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10),包括: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有机物去除单元(100)、纳滤膜单元(200)以及氯化钠电解单元(300);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树脂软化单元(500)以及双极膜单元(600);其中,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连接纳滤膜单元(200),并且,沿含盐废水的流向,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设置在纳滤膜单元(200)的下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实现水处理的药剂自给。

Treatment system of salty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处理行业的高盐水主要来自于脱盐过程和水的回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高盐水主要来自电厂脱硫废水,垃圾渗滤液、石油化工行业、矿井水和煤化工行业的反渗透浓水。高盐水总体呈现排放量大、水质变化小、含盐量稳定且普遍较高,其组成形式主要以有机物和无机类形式存为主。化学需氧量(COD)一般在200-600mg/L,总溶解固体(TDS)在10000-80000mg/L,钙/镁含量高,且含有硫酸根等易结垢离子。高盐废水的直接外排不仅会导致排放区域的土壤板结、盐碱化、农作物受损、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实现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资源化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零排放”是含盐废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目前,“近零排放”工艺包括软化预处理、膜浓缩和蒸发结晶主要部分。软化采用双碱法化学沉淀,药剂消耗量大,成本高。膜浓缩的方法有高压平板膜、电渗析、震动膜和正渗透膜。蒸发结晶有机械压缩蒸发和多效蒸发,是近“零排放”工艺中最耗能源的环节。因产业布局的限制,合格结晶工业盐的出路也有限,所以目前的“零排放”工艺和“分质结晶”工艺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化利用。上述高盐水零排放工艺中,预处理工艺多,高盐水再浓缩前需要软化除硬,消耗大量的纯碱、石灰或液碱,混凝剂和助凝剂,处理成本高;或且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处置,没有实现资源化;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加,产生的结晶盐的再利用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以至少实现水处理的药剂自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有机物去除单元、纳滤膜单元以及氯化钠电解单元;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树脂软化单元以及双极膜单元;其中,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连接纳滤膜单元,并且,沿含盐废水的流向,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设置在纳滤膜单元的下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有机物去除单元包括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电化学氧化反应器包括腔体以及设置在腔体中的填料,填料中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阳极和第一阴极,其中,腔体的入口连接含盐废水的输送管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纳滤膜单元包括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保安过滤器、加压泵以及膜组件,保安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腔体的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氯化钠电解单元包括电解槽以及设置在电解槽内的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第二阳极通过直流电源连接第二阴极,其中,电解槽的入口连接膜组件的出口,电解槽的出口连接延伸到处理系统的外部的第一支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包括浓室、与浓室相连的第一淡室和第二淡室、以及分别与第一淡室和第二淡室相连的第一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第一淡室和第二淡室连接膜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还包括:淡室循环箱,淡室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一淡室和第二淡室的出口,淡室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一淡室、第二淡室和树脂软化单元的入口;氯化钙/镁循环箱,氯化钙/镁循环箱的入口连接浓室的出口,氯化钙/镁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热交换装置的入口,热交换装置的出口连接浓室的入口、以及连接延伸到处理系统的外部的第二支路;阳极积液循环箱,阳极积液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一阳极室的出口,阳极积液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一阳极室的入口;阴极积液循环箱,阴极积液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一阴极室的出口,阴极积液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一阴极室的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双极膜单元包括:酸室和与酸室相连的碱室;分别与酸室和碱室相连的第一盐室和第二盐室;以及分别与第一盐室和第二盐室相连的第二阳极室和第二阴极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树脂软化单元的出口连接第一盐室和第二盐室的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双极膜单元还包括:盐室循环箱,盐室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一盐室和第二盐室的出口,盐室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一盐室和第二盐室的入口、以及连接延伸到处理系统的外部的第三支路;酸室循环箱,酸室循环箱的入口连接酸室的出口,酸室循环箱的出口连接酸室的入口、以及连接延伸到处理系统的外部的第四支路;碱室循环箱,碱室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碱室的出口,碱室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碱室的入口、以及连接延伸到处理系统的外部的第五支路;第二阳极积液循环箱,第二阳极积液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二阳极室的出口,第二阳极积液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二阳极室的入口;第二阴极积液循环箱,第二阴极积液循环箱的入口连接第二阴极室的出口,第二阴极积液循环箱的出口连接第二阴极室的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酸室与碱室之间设置有双极膜,并且双极膜连接供水支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减少了盐水软化预处理单元,化学药剂成本低,还减少了污泥的产生及处置费用,将硬度离子资源化,节省了投资成本;2.实现了废水处理的水处理药剂自给,将氯化钠制成次氯酸钠消毒剂或杀菌剂,将硫酸钠制成硫酸和氢氧化钠;3.省去了传统零排放工艺的蒸发结晶单元,大幅降低能耗,降低了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10,包括: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有机物去除单元100、纳滤膜单元200以及氯化钠电解单元300;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树脂软化单元500以及双极膜单元600;其中,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连接纳滤膜单元200,并且,沿含盐废水的流向,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设置在纳滤膜单元200的下游。换句话说,纳滤膜单元200连接氯化钠电解单元300和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有机物去除单元100包括电化学氧化反应器101,电化学氧化反应器101包括腔体102以及设置在腔体102中的填料103,填料103中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阳极104和第一阴极105,其中,腔体102的入口连接含盐废水的输送管路10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化学氧化反应器101为多界面电化学氧化反应器。填料103为多界面高电导填料,多界面高电导填料指经过化学氧化处理后的炭颗粒。第一阴极105和第一阳极104的材料为钛钌网状电极或金刚石掺杂电极。有机物去除单元100还可以是实现同等技术效果的其他处理单元,如混凝、树脂、吸附、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芬顿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纳滤膜单元200包括沿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有机物去除单元(100)、纳滤膜单元(200)以及氯化钠电解单元(300);/n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树脂软化单元(500)以及双极膜单元(600);/n其中,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连接所述纳滤膜单元(200),并且,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设置在所述纳滤膜单元(200)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有机物去除单元(100)、纳滤膜单元(200)以及氯化钠电解单元(300);
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树脂软化单元(500)以及双极膜单元(600);
其中,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连接所述纳滤膜单元(200),并且,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设置在所述纳滤膜单元(200)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去除单元(100)包括电化学氧化反应器(101),所述电化学氧化反应器(101)包括腔体(102)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102)中的填料(103),所述填料(103)中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阳极(104)和第一阴极(105),其中,所述腔体(102)的入口连接所述含盐废水的输送管路(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单元(200)包括沿所述含盐废水的流向依次连接的保安过滤器(201)、加压泵(202)以及膜组件(203),所述保安过滤器(201)的入口连接所述腔体(102)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电解单元(300)包括电解槽(30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解槽(302)内的第二阳极(303)和第二阴极(304),所述第二阳极(303)通过直流电源(301)连接所述第二阴极(304),
其中,所述电解槽(302)的入口连接所述膜组件(203)的出口,所述电解槽(302)的出口连接延伸到所述处理系统(10)的外部的第一支路(3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包括浓室(402)、与所述浓室(402)相连的第一淡室(401)和第二淡室(421)、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淡室(401)和所述第二淡室(421)相连的第一阳极室(403)和第一阴极室(423),所述第一淡室(401)和所述第二淡室(421)连接所述膜组件(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离子分离膜单元(400)还包括:
淡室循环箱(405),所述淡室循环箱(405)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淡室(401)和所述第二淡室(421)的出口,所述淡室循环箱(405)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淡室(401)、所述第二淡室(421)和所述树脂软化单元(500)的入口;
氯化钙/镁循环箱(406),所述氯化钙/镁循环箱(406)的入口连接所述浓室(402)的出口,所述氯化钙/镁循环箱(406)的出口连接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飞陈发源梁琪刘滨柴云王德坤田小军王伟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