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15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扶手箱组件包括: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上盖板组件位于下盖板组件的上方,且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上盖板组件适于通过滑动结构相对下盖板组件前后滑动;阻尼调节部,阻尼调节部设置成用于调节上盖板组件与下盖板组件相对滑动时的阻尼力。阻尼调节部可以与滑动结构配合,而且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通过滑动结构实现相对滑动,从而阻尼调节部通过调节其与滑动结构的配合情况即可调节上盖板组件相对下盖板组件滑动时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操作扶手箱组件时对操作感的需求。

Armrest box assembly and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扶手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中通常设置有扶手箱,扶手箱用于供驾驶员放置手臂或手肘等,从而能够使驾驶员的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相关技术中,扶手箱的调节过程复杂,操作感一般,无法提供给用户较强的操作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靠性高的扶手箱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扶手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所述上盖板组件位于所述下盖板组件的上方,且所述上盖板组件和所述下盖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上盖板组件适于通过所述滑动结构相对所述下盖板组件前后滑动;阻尼调节部,所述阻尼调节部设置成用于调节上盖板组件与下盖板组件相对滑动时的阻尼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阻尼调节部的滑槽内,所述滑杆适于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阻尼调节部包括:阻尼调节块,所述阻尼调节块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开口侧,且所述阻尼调节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阻尼调节块压抵所述滑杆以调节所述滑杆和所述阻尼调节部之间的阻尼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调节部还包括:调节钢丝,所述调节钢丝设置在所述阻尼调节块远离所述滑杆的一侧的凹槽中,所述凹槽与所述调节钢丝的外周面贴合以通过改变调节钢丝的形状调节阻尼调节块与所述滑杆之间的压抵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调节部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布置在所述调节钢丝的外侧且与所述阻尼调节块相连,所述定位块适于对所述调节钢丝定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槽的内壁面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止抵所述滑杆的外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调节部设置于所述下盖板组件,且所述阻尼调节部邻近所述滑杆的前端设置,所述滑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滑杆安装座,所述滑杆安装座布置在所述上盖板组件朝向所述下盖板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滑杆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适于对所述滑杆的端部定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盖板组件包括:上盖外盖板、上盖内盖板和滑杆安装座,所述上盖外盖板布置在所述上盖内盖板的外侧,所述滑杆安装座位于所述上盖内盖板的下方且与所述上盖内盖板固定,所述滑动结构固定在所述滑杆安装座上;下盖板组件包括:下盖内盖板和下盖底板,所述下盖内盖板布置在所述下盖底板的上方并与所述下盖底板固定相连,所述阻尼调节部设置在所述下盖内盖板上,且所述阻尼调节部对所述滑动结构施加阻尼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扶手箱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阻尼调节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调节部间隔布置在所述滑杆安装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阻尼调节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对应布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扶手箱组件具有以下优势:阻尼调节部可以与滑动结构配合,而且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通过滑动结构实现相对滑动,从而阻尼调节部通过调节其与滑动结构的配合情况即可调节上盖板组件相对下盖板组件滑动时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操作扶手箱组件时对操作感的需求。同时,阻尼调节部的调节范围大,可以在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之间的阻尼力减小时再次通过调节阻尼调节部以满足用户对阻尼力的需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扶手箱组件。所述车辆与上述扶手箱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滑杆安装座;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扶手箱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扶手箱组件100、上盖板组件10、滑杆安装座11、定位部111、上盖外盖板12、上盖内盖板13、下盖板组件20、下盖内盖板21、下盖底板22、滑动结构30、滑杆31、阻尼调节部40、滑槽41、凸起411、阻尼调节块42、凹槽421、调节钢丝43、定位块44。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100包括:上盖板组件10、下盖板组件20和阻尼调节部40。其中,上盖板组件10位于下盖板组件20的上方,而且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30,上盖板组件10可以通过滑动结构30相对下盖板组件20前后滑动,阻尼调节部40设置成用于调节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相对滑动时的阻尼力。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手肘或手臂放置在上盖板组件10的上表面以得到舒适的驾驶体验,由于上盖板组件10可以相对下盖板组件20前后滑动,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手臂不同放置位置的需求。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中,通过在扶手箱组件100中设置阻尼调节部40,可以通过阻尼调节部40调节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之间的阻尼力。当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相对滑动时,阻尼调节部40可以对滑动结构30施加一定的阻尼力,从而可以提升用户在对上盖板组件10相对下盖板组件20滑动调节时的操作感。需要说明的是,阻尼调节部40与滑动结构30配合,而且由于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通过滑动结构30实现相对滑动,由此通过调节阻尼调节部40以改变其与滑动结构30的配合情况,从而调节上盖板组件10相对下盖板组件20滑动时的阻尼力,进而可以满足用户对扶手箱组件100操作手感的需求。进一步地,当扶手箱组件100使用时间较长时,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之间的阻尼力存在变小的风险,此时可以通过调节阻尼调节部40以使得阻尼调节部40与滑动结构30配合提供的阻尼力再次满足用户对操作扶手箱组件100时的阻尼力的需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扶手箱组件100,阻尼调节部40可以与滑动结构30配合,而且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通过滑动结构30实现相对滑动,从而阻尼调节部40通过调节其与滑动结构30的配合情况即可调节上盖板组件10相对下盖板组件20滑动时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操作扶手箱组件100时对操作感的需求。同时,阻尼调节部40的调节范围大,可以在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之间的阻尼力减小时再次通过调节阻尼调节部40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所述上盖板组件(10)位于所述下盖板组件(20)的上方,且所述上盖板组件(10)和所述下盖板组件(20)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30),上盖板组件(10)适于通过所述滑动结构(30)相对所述下盖板组件(20)前后滑动;/n阻尼调节部(40),所述阻尼调节部(40)设置成用于调节上盖板组件(10)与下盖板组件(20)相对滑动时的阻尼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板组件(10)和下盖板组件(20),所述上盖板组件(10)位于所述下盖板组件(20)的上方,且所述上盖板组件(10)和所述下盖板组件(20)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30),上盖板组件(10)适于通过所述滑动结构(30)相对所述下盖板组件(20)前后滑动;
阻尼调节部(40),所述阻尼调节部(40)设置成用于调节上盖板组件(10)与下盖板组件(20)相对滑动时的阻尼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30)包括:滑杆(31),所述滑杆(31)位于所述阻尼调节部(40)的滑槽(41)内,所述滑杆(31)适于沿所述滑槽(41)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阻尼调节部(40)包括:阻尼调节块(42),所述阻尼调节块(42)设置于所述滑槽(41)的开口侧,且所述阻尼调节块(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阻尼调节块(42)压抵所述滑杆(31)以调节所述滑杆(31)和所述阻尼调节部(40)之间的阻尼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部(40)还包括:调节钢丝(43),所述调节钢丝(43)设置在所述阻尼调节块(42)远离所述滑杆(31)的一侧的凹槽(421)中,所述凹槽(421)与所述调节钢丝(43)的外周面贴合以通过改变调节钢丝(43)的形状调节阻尼调节块(42)与所述滑杆(31)之间的压抵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部(40)还包括:定位块(44),所述定位块(44)布置在所述调节钢丝(43)的外侧且与所述阻尼调节块(42)相连,所述定位块(44)适于对所述调节钢丝(43)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1)的内壁面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凸出的凸起(411),所述凸起(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光陈玉龙孙强白剑锋邹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