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54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活动支架、驱动支架、驱动轴、弹簧组件;手柄中间段和阀体通过销轴Ⅰ连接;手柄中间段连接弹簧组件右端;手柄下端连接弹簧组件的左端;活动支架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销轴Ⅲ连接;弹簧组件右端和阀体通过销轴Ⅳ连接;活动支架上端和驱动支架通过销轴Ⅱ固定;驱动轴安装有驱动支架和拨爪;拨爪固定连接阀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底阀操作机构流道通畅,流道内无机械结构;且为多连杆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阀门的快速开启和关闭,能保持开启、关闭状态的稳定,密封严密,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并且该底阀操作机构设置有安全槽,减少阀门堵塞时错误处理造成的损失。

A multi link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bottom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底阀阀门的关闭较为缓慢,如果发生误操作导致阀门开启的情况下,一般阀门需要好几秒才能关闭,此时管道内的材料可能已经泄露。有时也会因为流道内存在的机械结构造成流道的堵塞,拖延工程的进度;堵塞后的底阀可能因为工人的错误处理造成设备的重大损伤甚至报废;此外一般的底阀阀门处的稳定性不佳,常常存在密封不严,漏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活动支架、驱动支架、驱动轴、弹簧组件;所述手柄中间段和阀体通过销轴Ⅰ连接;所述手柄中间段连接弹簧组件右端;所述手柄下端连接弹簧组件的左端;所述活动支架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销轴Ⅲ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右端和阀体通过销轴Ⅳ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上端和驱动支架通过销轴Ⅱ固定;所述驱动轴安装有驱动支架和拨爪;所述拨爪固定连接阀板。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中间段和弹簧组件右端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阀体通过螺丝紧固。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设置有安全槽。进一步的,所述拨爪呈S型。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外弹簧套筒、内弹簧套筒、螺旋弹簧、固定卡槽Ⅰ和固定卡槽Ⅱ,所述外弹簧套筒左端设置有固定卡槽Ⅰ,所述固定卡槽Ⅰ和活动支架通过销轴Ⅲ连接,所述内弹簧套筒连接着外弹簧套筒内部,所述内弹簧套筒右端设置有固定卡槽Ⅱ,所述固定卡槽Ⅱ和固定支架通过销轴Ⅳ连接,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内弹簧套筒的内部,所述螺旋弹簧左端连接着固定卡槽Ⅰ,右端连接着固定卡槽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底阀操作机构流道通畅,流道内无机械结构;2.该底阀操作机构为多连杆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阀门的快速关闭,减少误操作造成的损失;3.该底阀操作机构处于开启或者关闭位置时,弹簧组件仍处于部分压缩状态,即工作状态,使阀门处于稳定状态,再加上密封圈密封,不会出现漏水现象;4.该底阀操作机构设置有安全槽,减少底阀操作机构因为阀门堵塞问题误操作后造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关闭状态时的3d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开启状态时的3d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组件的具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开启状态时发生限位的细节图。其中:1、手柄,2、固定支架,3、螺钉,4、驱动支架,5、驱动轴,6、拨爪,7、阀板,8、连杆,9、活动支架,10、弹簧组件,11、销轴Ⅰ,12、销轴Ⅱ,13、销轴Ⅲ,14、销轴Ⅳ,15、安全槽,16、阀体,17、螺旋弹簧,18、外弹簧套筒,19、固定卡槽Ⅰ,20、固定卡槽Ⅱ,21、内弹簧套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包括手柄1、活动支架9、驱动支架4、驱动轴5、弹簧组件10;所述手柄1中间段和阀体16通过销轴Ⅰ11连接;所述手柄1中间段连接弹簧组件10右端;所述手柄1下端连接弹簧组件10的左端;所述活动支架9下端和弹簧组件10的左端通过销轴Ⅲ13连接;所述弹簧组件10右端和阀体16通过销轴Ⅳ14连接;所述活动支架9上端和驱动支架4通过销轴Ⅱ12固定;所述驱动轴5安装有驱动支架4和拨爪6;所述拨爪6固定连接阀板7。如图2所示的弹簧组件10包括外弹簧套筒18、内弹簧套筒21、螺旋弹簧17、固定卡槽Ⅰ19和固定卡槽Ⅱ20,所述外弹簧套筒18左端设置有固定卡槽Ⅰ19,所述固定卡槽Ⅰ19和活动支架通过销轴Ⅲ连接,所述内弹簧套筒21连接着外弹簧套筒18内部,所述内弹簧套筒21右端设置有固定卡槽Ⅱ20,所述固定卡槽Ⅱ20和固定支架通过销轴Ⅳ连接,所述螺旋弹簧17安装在内弹簧套筒21的内部,所述螺旋弹簧17左端连接着固定卡槽Ⅰ19,右端连接着固定卡槽Ⅱ20。如图1和图4所示,图1阀门关闭时,此时如果需要打开阀门,要从上向下按压手柄1,手柄1下端推动连杆8向前动作,压缩弹簧组件10中的螺旋弹簧17,同时带动驱动支架4逆时针方向转动。这一转动传递至驱动轴5,并通过驱动轴5带动拨爪6及阀板7绕驱动轴5轴心转动,弹簧组件10会逐渐和活动支架9处于同一水平线,当弹簧组件10越过活动支架9以上,活动支架9在螺旋弹簧17作用力下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但是由于手柄1下端面与活动支架9左侧面接触导致位置被限制,活动支架9只会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不会逆时针旋转,处于稳定开启的状态,如图4所示,手柄1下端面与活动支架9左侧面接触处于限位状态。如图3所示阀门开启时,此时如果需要关闭阀门,要从下到上抬起手柄1,弹簧组件10会逐渐和活动支架9处于同一水平线,当弹簧组件10降落到活动支架9以下,此时螺旋弹簧17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在弹性势能作用下,驱动支架4快速动作,带动活动支架9快速顺时针转动,这一转动传递至驱动轴5,并通过驱动轴5带动拨爪6及阀板7绕驱动轴5轴心快速转动,阀门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活动支架、驱动支架、驱动轴、弹簧组件;所述手柄中间段和阀体通过销轴Ⅰ连接;所述手柄中间段连接弹簧组件右端;所述手柄下端连接弹簧组件的左端;所述活动支架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销轴Ⅲ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右端和阀体通过销轴Ⅳ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上端和驱动支架通过销轴Ⅱ固定;所述驱动轴安装有驱动支架和拨爪;所述拨爪固定连接阀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活动支架、驱动支架、驱动轴、弹簧组件;所述手柄中间段和阀体通过销轴Ⅰ连接;所述手柄中间段连接弹簧组件右端;所述手柄下端连接弹簧组件的左端;所述活动支架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销轴Ⅲ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右端和阀体通过销轴Ⅳ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上端和驱动支架通过销轴Ⅱ固定;所述驱动轴安装有驱动支架和拨爪;所述拨爪固定连接阀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下端和弹簧组件的左端通过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阀用多连杆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中间段和弹簧组件右端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阀体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毕普帕罗洛江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