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532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以及车辆,所述后排捕风系统包括:壳体、捕风件,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车辆的顶棚且所述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气流道;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捕风件适于带动气流在所述空气流道内流通。由此,一方面,可以加强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内的气体流通,使车内空气流通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可以将前排乘用空间内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导流至后排乘用空间内,从而使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的温度相一致,在保证前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后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

Rear air catching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车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舒适性成为客户越来越注重的驾乘品质。但是,现有车辆的空调系统的出风口集中在前排乘用空间内,后排乘用空间的制冷以及制热效果相较前排乘用空间的效果较差,会降低乘坐在后排的乘员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所述后排捕风系统可以改善后排乘用空间的制冷以及制热效果、加强车内的空气流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包括:壳体、捕风件,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车辆的顶棚且所述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气流道;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捕风件适于带动气流在所述空气流道内流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一方面,可以加强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内的气体流通,使车内空气流通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可以将前排乘用空间内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导流至后排乘用空间内,从而使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的温度相一致,在保证前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后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的第二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构造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外周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圆台形结构的中心轴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口或/和所述第二风口设置有格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棚,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限定出所述空气流道,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或者所述上壳体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后排捕风系统还包括捕风框架,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捕风框架内且所述捕风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可选地,所述捕风件包括鼓风电机、捕风叶轮以及线束插接件,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鼓风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捕风叶轮与所述鼓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线束插接件与所述鼓风电机电连接且所述线束插接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上壳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挡板以将所述空气流道分隔为多个子空气流道。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为多个,多个所述后排捕风系统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捕风件的个数为多个且每个后排捕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捕风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排捕风系统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排捕风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辆1000,后排捕风系统100,壳体10,上壳体11,下壳体12,捕风件20,鼓风电机21,捕风叶轮22,线束插接件23,格栅30,捕风框架40,空气流道a,第一风口b,第二风口c,安装孔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后排捕风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后排捕风系统包括:壳体10、捕风件20,壳体10固设于车辆1000的顶棚且壳体10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气流道a;捕风件20安装在壳体10内,且捕风件20适于带动气流在空气流道a内流通。具体而言,后排捕风系统安装在顶棚上且位于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之间,从而使捕风件20运动,可以带动前排乘用空间内的空气朝向后排乘用空间流动,或者带动后排乘用空间内的空气朝向前排乘用空间内流动。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使前排乘用空间内的空气在捕风件20的带动下朝向后排乘用空间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3中箭头所示的气体流动方向为前排乘用空间内的气体朝向后排乘用空间内流动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后排捕风系统,一方面,可以加强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内的气体流通,使车内空气流通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可以将前排乘用空间内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导流至后排乘用空间内,从而使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的温度相一致,在保证前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后排乘员的乘车舒适性。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的前侧设置有与空气流道a连通的第一风口b,壳体10的后侧设置有与空气流道a连通的第二风口c。由此,可以通过第一风口b吸入前排乘用空间内的空气并流经空气流道a,通过第二风口c排出;或者通过第二风口c吸入后排乘用空间内的空气并流经空气流道a,通过第一风口b排出。也就是说,第一风口b、空气流道a以及第二风口c构成了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之间的强制换流通道,在捕风件20的作用下,可以对前排乘用空间与后排乘用空间进行强制性地空气交换。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构造为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的外周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圆台形结构的中心轴线。由此,使形成在壳体10的前侧的第一风口b以及形成在壳体10的后侧的第二风口c的开口面积更大,从而可以提高后排捕风系统的进气量。如图2所示,第一风口b或/和第二风口c设置有格栅30。由此,可以避免灰尘以及异物进入到空气流道a内,从而可以避免在车内空间扬尘,并延长后排捕风系统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口b或/和第二风口c设置有格栅30是指,第一风口b和第二风口c上可以都设置格栅30,也可以只在第一风口b和第二风口c中的进风侧设置格栅30。在图2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和固定在上壳体11上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设置在车辆1000的顶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限定出空气流道a,下壳体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口b和第二风口c。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后排捕风系统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上壳体11与顶棚连接,且为圆台形结构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车辆的顶棚且所述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气流道;/n捕风件,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捕风件适于带动气流在所述空气流道内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车辆的顶棚且所述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气流道;
捕风件,所述捕风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捕风件适于带动气流在所述空气流道内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的第一风口,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空气流道连通的第二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造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外周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圆台形结构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或/和所述第二风口设置有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棚,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限定出所述空气流道,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杰何佳琪李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