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9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连接作业性并且抑制松动。锁定结构的被卡合体(10)的被引导壁面(12A、13A)在第1组装部件(110)和第2组装部件(120)的组装方向上被划分为第1被引导区域(T1)和第2被引导区域(T2),并且具有:以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倾斜的在第1被引导区域(T1)上的第1被引导部(12A

Lock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将作为组装对象的2个组装部件保持在组装状态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具有:被卡合体,设置在2个组装部件中的一者上;和卡合体,设置在其中另一者上。该锁定结构在完成了2个组装部件的组装时,使被卡合体的被卡合部与卡合体的卡合部彼此卡合,从而将这2个组装部件保持为组装状态。例如,锁定结构被应用于容纳电子部件、模块等容纳对象物的电气连接箱、将电线也与该容纳对象物一起容纳并且与已拉出到外侧的该电线一起构成线束的电气连接箱等(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2)。在该电气连接箱中,容纳对象物和框体成为组装部件,并且为了将容纳于框体而进行组装的容纳对象物保持为组装状态而适用锁定结构。在该锁定结构中,设置有用于沿着卡合体引导被卡合体直到被卡合部和卡合部达到卡合完成位置的被引导轨道部和引导轨道部。在该锁定结构中,对被卡合体的2个被引导轨道部,一边被卡合体的2个引导轨道部夹着一边进行引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10-7081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729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于2个组装部件,在由合成树脂成形的情况下,以沿着互相间的组装方向或拔出方向的方式设定从成形模具的拔下方向,并且在壁面、端面等形成与该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对应的微小的倾斜角的倾斜面。此处,被卡合体、卡合体与该组装部件一体地成形。因此,在该被卡合体、卡合体中,将从成形模具的拔下方向设定为沿着被引导轨道部、引导轨道部的延伸方向(互相间的引导方向),在被引导轨道部、引导轨道部的壁面也形成与该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对应的微小的倾斜角的倾斜面。但是,被引导轨道部的倾斜面和引导轨道部的倾斜面在处于卡合完成位置时未必是在互相的夹入方向平行地对置配置,各个倾斜面之间的各位置上的间隙的大小有可能产生差异。例如,各个倾斜面在以互相逆向倾斜的状态对置配置的情况下,导致互相间的各位置上的间隙大小产生差异。另外,即使各个倾斜面以互相相同朝向倾斜的状态对置配置,如果其倾斜角不同,也会导致互相间的各位置上的间隙大小产生差异。因此,在现有的锁定结构中,即使被卡合部与卡合部的卡合完成,也有可能在被引导轨道部与引导轨道部的各个倾斜面之间发生松动。另外,在现有的锁定结构中,在被卡合部与卡合部的卡合完成之前,被引导轨道部和引导轨道部各自的倾斜面彼此抵接,有可能导致被卡合体与卡合体的连接作业性下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接作业性同时能够抑制松动的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锁定结构包括:被卡合体,所述被卡合体被设置在以直线式的组装操作互相组装的第1组装部件和第2组装部件中的一者,所述被卡合体具有:被卡合部;和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第2被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被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方向以及从第1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以及卡合体,所述卡合体被设置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中的另一者,所述卡合体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完成时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和第1引导轨道部和第2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组装方向以及从第2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夹着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而且,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在所述组装方向上分别被划分为第1被引导区域和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具有:第1被引导部,所述第1被引导部处于所述第1被引导区域并且以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倾斜;和第2被引导部,所述第2被引导部处于利用所述引导壁面的引导开始的一侧即所述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比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更倾斜,各个所述引导壁面分别具有:第1引导部,所述第1引导部以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1引导部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和第2引导部,所述第2引导部以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2引导部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此处,优选地,所述卡合体利用在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与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之间互相对置配置的各个所述第1引导部来形成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进入口。另外,优选地,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分别具有:作为所述被引导壁面的第1被引导壁面;和作为所述被引导壁面的第2被引导壁面,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比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更靠近所述被卡合部侧,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具有: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1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和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2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对置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被卡合体,所述被卡合体被设置在以直线式的组装操作互相组装的第1组装部件和第2组装部件中的一者,所述被卡合体具有:被卡合部;以及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第2被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被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方向以及从第1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以及/n卡合体,所述卡合体被设置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中的另一者,所述卡合体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完成时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和第1引导轨道部和第2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组装方向以及从第2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夹着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n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n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n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n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n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在所述组装方向上分别被划分为第1被引导区域和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具有:第1被引导部,所述第1被引导部处于所述第1被引导区域并且以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倾斜;和第2被引导部,所述第2被引导部处于利用所述引导壁面的引导开始的一侧即所述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比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更倾斜,/n各个所述引导壁面分别具有:第1引导部,所述第1引导部以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1引导部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和第2引导部,所述第2引导部以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2引导部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1 JP 2018-1549021.一种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卡合体,所述被卡合体被设置在以直线式的组装操作互相组装的第1组装部件和第2组装部件中的一者,所述被卡合体具有:被卡合部;以及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第2被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被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方向以及从第1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以及
卡合体,所述卡合体被设置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中的另一者,所述卡合体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完成时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和第1引导轨道部和第2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组装方向以及从第2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夹着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
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
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具有被引导壁面,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在由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夹持的夹入方向上与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对置配置,
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
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具有引导壁面,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对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引导壁面在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与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
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在所述组装方向上分别被划分为第1被引导区域和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各个所述被引导壁面具有:第1被引导部,所述第1被引导部处于所述第1被引导区域并且以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倾斜;和第2被引导部,所述第2被引导部处于利用所述引导壁面的引导开始的一侧即所述第2被引导区域并且比所述第1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的倾斜角更倾斜,
各个所述引导壁面分别具有:第1引导部,所述第1引导部以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1引导部与所述第1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和第2引导部,所述第2引导部以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相同的倾斜角倾斜,并且在处于所述卡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2引导部与所述第2被引导部平行地对置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体利用在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与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之间互相对置配置的各个所述第1引导部来形成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进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分别具有:作为所述被引导壁面的第1被引导壁面;和作为所述被引导壁面的第2被引导壁面,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比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更靠近所述被卡合部侧,
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具有: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1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和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2引导壁面,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对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1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
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具有: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1引导壁面,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对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引导壁面与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1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和作为所述引导壁面的第2引导壁面,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对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进行引导,直到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到达所述卡合完成位置为止,并且所述第2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引导壁面与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的所述第2被引导壁面对置配置。


4.一种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将容纳对象物容纳在内部;以及
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将以直线式的组装操作互相组装的第1组装部件和第2组装部件保持为组装状态,
所述容纳对象物是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与电线电连接的电子部件或者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容纳和保持所述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保持体,
所述框体具有所述第2组装部件,所述第2组装部件以直线式的组装操作容纳并组装作为所述第1组装部件的所述容纳对象物,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被卡合体,所述被卡合体被设置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中的一者,所述被卡合体具有:被卡合部;和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第2被引导轨道部,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互相对置配置,以便使所述被卡合部配置于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之间,并且所述第1被引导轨道部和所述第2被引导轨道部沿着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的组装方向以及从第1成形模具拔下的拔下方向延伸;以及
卡合体,所述卡合体被设置在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中的另一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裕贵和田正弘横山椋一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