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85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包括运输仓本体、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以及制冷系统,所述运输仓本体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形成“L”型夹层,运输仓本体的后部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与运输仓本体外壁之间铰接相连,密封门四周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门与运输仓本体支架设有加密装置;为冷链物流运输提供了一套可以独立制冷的低温运输仓,通过温差发电为整个系统供电,节能环保,密封门密封效果好,冷气不易泄露,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减振效果好,有效的避免了道路颠簸给物品带来的损坏,干冰存储仓连接的自动排气管道为干冰存储仓自动调节气压。

A low temperature transport bin with automatic refrig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冷链物流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系统工程,适用于果蔬、禽蛋、水产品、速冻食品、乳制品、花卉、药品等领域。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输仓内的物品经常因为道路颠簸而损坏,而且运输仓密封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冷气泄露,导致仓内冷气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包括运输仓本体、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以及制冷系统,所述运输仓本体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形成“L”型夹层,运输仓本体的后部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与运输仓本体外壁之间铰接相连,密封门四周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门与运输仓本体支架设有加密装置;所述减振放置座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端的前板和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通过减振连接机构安装在运输仓内壁底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干冰存储仓、第五泵体、自动排气管道以及蓄冷单元,所述干冰存储仓、第五泵体设置在“L”型夹层内,所述蓄冷单元包括干冰冷气循环管道,所述干冰冷气循环管道设置在内保温层内部上方,包括若干直管以及连接相连两直管的弯管,设置在一端的直管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泵体的出气端,所述第五泵体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设置在另一端的直管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每个直管外部设有蓄冷套筒,所述蓄冷套筒两端通过焊接与直管固定连接,所述蓄冷套筒外壁上设有若干组导热翅片,蓄冷套筒与直管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相变蓄冷材料,所述蓄冷套筒上还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低温运输仓还包括温差发电系统、储能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温差发电系统包括若干温差发电片组,各温差发电片组串联或并联接入储能模块对储能模块进行储电;所述温差发电系统设置在运输仓的“L”型夹层内,所述温差发电片组、热媒端、冷媒端、储能模块和干冰存储模块均设置在“L”型夹层内,所述热水箱设置在外保温层的侧壁上,所述冷媒盘管设置在内保温层内,内保温层内设有一隔板,隔板将内保温层内分隔为冷媒盘管区和置物区;所述热水箱还连接有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为发动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太阳能加热装置,内保温层顶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第四泵体、第五泵体接入控制器,所述储能模块接入控制器,为这个环境温度控制装置供电。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为冷链物流运输提供了一套可以独立制冷的低温运输仓,通过温差发电为整个系统供电,节能环保,密封门密封效果好,冷气不易泄露,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减振效果好,有效的避免了道路颠簸给物品带来的损坏,干冰存储仓连接的自动排气管道为干冰存储仓自动调节气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制冷系统和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6为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加热机构的俯视图;图8为第二加热机构的侧视图;图9为干冰存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蓄冷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自动排气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温差发电系统,200-储能模块,300-干冰存储模块,400-内保温层,500-外保温层,600-“L”型夹层,700-隔板,800-冷媒盘管区,900-置物区,1000-控制器,1100-温度传感器,1200-减振放置座,1300-密封门,1400-加密装置;101-温差发电片组,102-热媒端,103-冷媒端,104-热媒进管,105-热媒出管,106-冷媒进管,107-冷媒出管,108-第一泵体,109-热水箱,110-第二泵体,111-冷媒盘管,112-第三泵体,113-弧形聚光板,114-第二换热盘管,115-安装支架,116-第四泵体;301-干冰存储仓,302-第五泵体,303-自动排气管道,304-直管,305-弯管,306-蓄冷套筒,307-导热翅片,308-进口,309-出口,310-自动排气膜,311-“米”字型排气口;1201-底板,1202-前板,1203-侧板,1204-减振弹簧;1401-第一加密框,1402-第二加密框,1403-插接条,1404-锁定套筒,1405-第一防脱座,1406-第二防脱座,1407-第一限位座,1408-第一限位环,1409-第二限位座,1410-第二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所示,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包括运输仓本体、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1200以及制冷系统,所述运输仓本体包括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所述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之间形成“L”型夹层600,运输仓本体的后部设有密封门1300,所述密封门1300一侧与运输仓本体外壁之间铰接相连,密封门1300四周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门1300与运输仓本体支架设有加密装置1400,所述加密装置1400包括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为一侧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开口一侧为铰接连接一侧,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设置在运输仓开口处,所述第二加密框1402设置在密封门1300边沿处,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的内壁与第二加密框1402的外壁相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与第二加密框140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加密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第一加密框1401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密条设置在第二加密框1402外壁上,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之间通过若干锁紧机构相连,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接条1403、锁定套筒1404、第一防脱座1405以及第二防脱座1406,所述第一防脱座1405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密框1401外壁上,所述第二防脱座1406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密框1402内壁上,所述插接条1403可调节的设置在第二防脱座1406上,所述插接条1403外端设有第一限位座1407,插接条1403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环1408,所述锁定套筒1404可调节的设置在第一防脱座1405上,所述锁定套筒1404外端设有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仓本体、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1200)以及制冷系统,所述运输仓本体包括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所述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之间形成“L”型夹层(600),运输仓本体的后部设有密封门(1300),所述密封门(1300)一侧与运输仓本体外壁之间铰接相连,密封门(1300)四周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门(1300)与运输仓本体支架设有加密装置(1400);/n所述减振放置座(1200)包括底板(1201)、设置在底板(1201)上端的前板(1202)和两侧的侧板(1203),所述底板(1201)通过减振连接机构安装在运输仓内壁底部,所述减振连接机构包括若干减振弹簧(1204),所述减振弹簧(1204)上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201)底面、下端固定连接在运输仓内壁底部;/n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干冰存储仓(301)、第五泵体(302)、自动排气管道(303)以及蓄冷单元,所述干冰存储仓(301)、第五泵体(302)设置在“L”型夹层(600)内,所述蓄冷单元包括干冰冷气循环管道,所述干冰冷气循环管道设置在内保温层(400)内部上方,包括若干直管(304)以及连接相连两直管(304)的弯管(305),设置在一端的直管(304)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泵体(302)的出气端,所述第五泵体(302)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301),设置在另一端的直管(304)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301),每个直管(304)外部设有蓄冷套筒(306),所述蓄冷套筒(306)两端通过焊接与直管(304)固定连接,所述蓄冷套筒(306)外壁上设有若干组导热翅片(307),蓄冷套筒(306)与直管(304)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相变蓄冷材料,所述蓄冷套筒(306)上还设有进口(308)和出口(3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仓本体、设置在运输仓内部的减振放置座(1200)以及制冷系统,所述运输仓本体包括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所述内保温层(400)和外保温层(500)之间形成“L”型夹层(600),运输仓本体的后部设有密封门(1300),所述密封门(1300)一侧与运输仓本体外壁之间铰接相连,密封门(1300)四周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门(1300)与运输仓本体支架设有加密装置(1400);
所述减振放置座(1200)包括底板(1201)、设置在底板(1201)上端的前板(1202)和两侧的侧板(1203),所述底板(1201)通过减振连接机构安装在运输仓内壁底部,所述减振连接机构包括若干减振弹簧(1204),所述减振弹簧(1204)上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201)底面、下端固定连接在运输仓内壁底部;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干冰存储仓(301)、第五泵体(302)、自动排气管道(303)以及蓄冷单元,所述干冰存储仓(301)、第五泵体(302)设置在“L”型夹层(600)内,所述蓄冷单元包括干冰冷气循环管道,所述干冰冷气循环管道设置在内保温层(400)内部上方,包括若干直管(304)以及连接相连两直管(304)的弯管(305),设置在一端的直管(304)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泵体(302)的出气端,所述第五泵体(302)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301),设置在另一端的直管(304)通过管道连接干冰存储仓(301),每个直管(304)外部设有蓄冷套筒(306),所述蓄冷套筒(306)两端通过焊接与直管(304)固定连接,所述蓄冷套筒(306)外壁上设有若干组导热翅片(307),蓄冷套筒(306)与直管(304)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相变蓄冷材料,所述蓄冷套筒(306)上还设有进口(308)和出口(3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冷的低温运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装置(1400)包括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为一侧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开口一侧为铰接连接一侧,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设置在运输仓开口处,所述第二加密框(1402)设置在密封门(1300)边沿处,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的内壁与第二加密框(1402)的外壁相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与第二加密框(140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加密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第一加密框(1401)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密条设置在第二加密框(1402)外壁上,所述第一加密框(1401)和第二加密框(1402)之间通过若干锁紧机构相连,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接条(1403)、锁定套筒(1404)、第一防脱座(1405)以及第二防脱座(1406),所述第一防脱座(1405)固定设置在第一加密框(1401)外壁上,所述第二防脱座(1406)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密框(1402)内壁上,所述插接条(1403)可调节的设置在第二防脱座(1406)上,所述插接条(1403)外端设有第一限位座(1407),插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垣江陈梦王丽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