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58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支座和转动支座,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支座分别焊接于船舱隔板上,所述转动支座转动设于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支座之间,所述下固定支座上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支座上活动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与限位板相配合限制转动支座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设置了焊接在船舱隔板上并可转动的支撑座,使用时将其转动至工作位置,不用时,将其收起,位于船舱隔板和箱格导柱中间,不影响集装箱上下吊装,省去了频繁的拆装移动,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A support device for marin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属于船用集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运行业中,杂货船既能运输各种箱包杂货,又能运输各种散货及集装箱等货物,具有适用性广,运输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当船舱内需要混装散货与集装箱时,需先在舱内四个箱格导柱处分别放置一根用来托放集装箱的支撑柱,然后将散货放入舱底层,最后再将集装箱四个脚对应放在支撑柱上;如果舱内没有散货而是全部装集装箱时,需要将四个支撑柱移走,如果不移走的话,支撑柱以下这段空间就无法放集装箱,造成空间浪费。根据船的大小,使用到的支撑柱由几十根至上百根不等,长度也不一,最长的有六米多,重量达几百公斤,因此每次更换时都要几个人配合来进行安装或拆卸,费时费力。专利CN107399529A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及具有该支撑装置的集装箱,支撑装置用于将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支撑在预定高度处。所述支撑包括支柱、支撑件以及止动件。所述支柱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连接至所述支柱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柱在回收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止动件构造为限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支柱移动,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柱保持在支撑位置,但该支撑装置旋转臂上下绕立柱转动,收放过程不方便,且收纳后仍然占据一定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支座和转动支座,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支座分别焊接于船舱隔板上,所述转动支座转动设于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支座之间,所述下固定支座上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支座上活动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与限位板相配合限制转动支座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座通过转动轴转动设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支座之间,所述转动轴上下依次穿过上固定板、转动支座以及下固定支座,所述转动支座绕该转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座包括上平板、下平板、转动钢管和三角板,所述转动钢管和三角板焊接于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所述转动钢管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三角板的一边与转动钢管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平板的上部设有橡胶防震垫组,所述橡胶防震垫组通过内六角螺栓螺母垫片组合固定安装在上平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板上设有长条槽孔,所述长条槽孔的侧边设有限位销,所述转动臂上端通过内六角螺栓螺母组合活动安装在所述长条槽孔内,所述转动臂沿长条槽孔进行上下移动,并以限位销为支点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板上在上平板的下部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钢管上下端与上平板及下平板之间设有不锈钢圈。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臂呈L形,包括左钩板、右钩板、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所述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设于左钩板和右钩板之间并将它们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橡胶密封垫圈和下橡胶密封垫圈。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支座与转动支座之间设有不锈钢垫圈。本装置具体工作时,将该支撑装置焊接安装在船舱隔板上,操作时,由站在舱底的操作人员手持适当长度的铝制操作杆,操作杆顶部安装有一个U型开口部件,将U型开口对准转动臂上的下圆柱销,往上顶起,在转动臂被顶至三角板上的长条槽孔顶部后,将围绕内六角螺栓螺母组合向上转动至限位销所限制的位置,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杆铝制将转动臂水平转动至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在收纳位置时,其处于船舱隔板和箱格导柱中间,不影响集装箱上下吊装。收起铝制操作杆后,转动臂将自由落下复位,此时,限位板和箱格导柱限制了转动臂的左右位移,从而防止了整个转动支座的非正常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了焊接在船舱隔板上并可转动的支撑座,使用时将其转动至工作位置,不用时,将其收起,位于船舱隔板和箱格导柱中间,不影响集装箱上下吊装,省去了频繁的拆装移动,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工作效率。2、本装置重量减轻,节约采购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本技术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不使用情况下的收纳位置示意图;图中:1-转动轴,2-上橡胶密封垫圈,3-上固定板,4-下橡胶密封垫圈,5-转动支座,6-不锈钢垫圈,7-下固定支座,8-限位板,9-内六角螺栓螺母垫片组合,10-橡胶防震垫组;51-上平板,52-转动钢管,53-限位销,54-下平板,55-三角板,56-加强筋,57-不锈钢圈,58-内六角螺栓螺母组合,59-转动臂;591-下圆柱销,592-上圆柱销,593-右钩板,594-左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如图1、2,包括上固定板3、下固定支座7和转动支座5,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支座7分别焊接于船舱隔板上,转动支座5转动设于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支座7之间,下固定支座7上固定设有限位板8,转动支座5上活动设有转动臂59,转动臂59与限位板8相配合限制转动支座5的位置。如图3,转动支座5通过转动轴1转动设于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支座7之间,转动轴1上下依次穿过上固定板3、转动支座5以及下固定支座7,转动支座5绕该转动轴1转动。转动支座5包括上平板51、下平板54、转动钢管52和三角板55,转动钢管52和三角板55焊接于上平板51和下平板54之间,转动钢管52套设于转动轴1上,三角板55的一边与转动钢管52焊接。上平板51的上部设有橡胶防震垫组10,橡胶防震垫组10通过内六角螺栓螺母垫片组合9固定安装在上平板51上。三角板55上设有长条槽孔,长条槽孔的侧边设有限位销53,转动臂59上端通过内六角螺栓螺母组合58活动安装在长条槽孔内,转动臂59沿长条槽孔进行上下移动,并以限位销53为支点进行转动。三角板55上在上平板51的下部设有加强筋56。转动钢管52上下端与上平板51及下平板54之间设有不锈钢圈57。如图4、5,转动臂59呈L形,包括左钩板594、右钩板593、上圆柱销592和下圆柱销591,上圆柱销592和下圆柱销591设于左钩板594和右钩板593之间并将它们连接固定。上固定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橡胶密封垫圈2和下橡胶密封垫圈4。下固定支座7与转动支座5之间设有不锈钢垫圈6。将该装置焊接安装在船舱隔板上,操作时,由站在舱底的操作人员手持适当长度的铝制操作杆,操作杆顶部安装有一个U型开口部件,将U型开口对准转动臂59上的下圆柱销591,往上顶起,在转动臂59被顶至三角板55上的长槽顶部后,将围绕内六角螺栓螺母组合58向上转动至限位销53所限制的位置,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杆铝制将转动臂59水平转动至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转动至图2位置时是工作位置,转至图6位置时则是不使用时的收纳位置,在收纳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3)、下固定支座(7)和转动支座(5),所述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支座(7)分别焊接于船舱隔板上,所述转动支座(5)转动设于所述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支座(7)之间,所述下固定支座(7)上固定设有限位板(8),所述转动支座(5)上活动设有转动臂(59),所述转动臂(59)与限位板(8)相配合限制转动支座(5)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3)、下固定支座(7)和转动支座(5),所述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支座(7)分别焊接于船舱隔板上,所述转动支座(5)转动设于所述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支座(7)之间,所述下固定支座(7)上固定设有限位板(8),所述转动支座(5)上活动设有转动臂(59),所述转动臂(59)与限位板(8)相配合限制转动支座(5)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5)通过转动轴(1)转动设于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支座(7)之间,所述转动轴(1)上下依次穿过上固定板(3)、转动支座(5)以及下固定支座(7),所述转动支座(5)绕该转动轴(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5)包括上平板(51)、下平板(54)、转动钢管(52)和三角板(55),所述转动钢管(52)和三角板(55)焊接于上平板(51)和下平板(54)之间,所述转动钢管(52)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上,所述三角板(55)的一边与转动钢管(52)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集装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51)的上部设有橡胶防震垫组(10),所述橡胶防震垫组(10)通过内六角螺栓螺母垫片组合(9)固定安装在上平板(5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任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