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填充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481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其包括假体结构、长度调节结构以及外周面调节结构,假体结构与长度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长度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长度;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与外周面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外周面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以此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轮廓大小,进而使骨填充假体能够与不同腔隙大小、不同腔隙形状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调节自身轮廓大小的问题。

Bone filling pros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填充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填充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填充假体。
技术介绍
骨缺损是骨科医师经常遇见的问题,目前,骨缺损填充假体分为一体式和组配式。一体式假体只是对缺损位置进行物理填充,并不存在调节功能;而组配式假体是两个或多个组件配合使用,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但是,在临床使用时,骨缺损的腔隙大小不一,填充假体需要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即需要调节填充假体的尺寸,以使其轮廓大小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现有的组配式假体并不能根据骨缺损的腔隙自动调节填充假体的尺寸,这对组配式填充假体的临床应用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充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调节自身轮廓大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其包括:假体结构;长度调节结构,假体结构与长度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长度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长度;外周面调节结构,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与外周面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外周面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进一步地,假体结构包括第一假体组块和第二假体组块;骨填充假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假体组块和第二假体组块之间,以使第一假体组块和第二假体组块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其中,长度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假体组块和第二假体组块之间,以通过调节第一假体组块和第二假体组块之间的距离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长度;外周面调节结构与第二假体组块连接,以通过外周面调节结构作用于第二假体组块来改变第二假体组块的外周面。进一步地,第二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其中,外周面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外周面调节结构与第二假体组块传动连接,以通过外周面调节结构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第二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第二假体组块的外周面。进一步地,外周面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本体,调节本体为柱状结构,沿调节本体的一端至调节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为调节本体的垂直于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其中,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多个板体均与调节本体连接,以当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调节本体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第二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调节本体具有第一调节部,第二假体组块具有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一步地,外周面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容纳通道内,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作用于调节本体,以使调节本体相对第二假体组块运动,来实现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转动轴,以使第二转动轴带动调节本体转动;调节组件还包括:第四弹性件,第二转动轴具有调节槽,第四弹性件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第二转动轴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第四弹性件连接,调节本体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以在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第二连接件随同调节本体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三传动平面,调节槽的内壁面包括第四传动平面,通过第三传动平面与第四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连接件带动调节本体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为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设置于调节本体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设置于容纳通道的内壁,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调节本体与各个板体螺接。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为第二电动机,第二传动件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假体组块活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二驱动部件与多个板体中的至少一个板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架,以使第二驱动部件与板体通过弹性支架活动连接。进一步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伸缩组件,第一驱动装置用于与第一假体组块连接,伸缩组件用于与第二假体组块连接,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伸缩组件沿骨填充假体的延伸方向运动来使第二假体组块靠近或远离第一假体组块。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主体和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伸缩主体上,支撑部用于与第二假体组块连接;伸缩主体具有第一配合部,第一假体组块具有第二配合部,以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相互配合,使伸缩主体带动支撑部沿骨填充假体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作用于伸缩主体,以使伸缩主体相对第一假体组块运动,来实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地,第一假体组块具有调节通道,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调节通道内,伸缩主体的至少部分位于调节通道内,第一配合部设置于伸缩主体的外周壁,第二配合部设置于调节通道的内壁。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转动轴,以使第一转动轴带动伸缩主体转动;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一转动轴具有安装槽,第二弹性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第二弹性件连接,伸缩主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以在伸缩主体沿骨填充假体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第一连接件随同伸缩主体运动。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传动平面,安装槽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第一传动平面与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连接件带动伸缩主体转动。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外螺纹,第二配合部为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伸缩主体与第一假体组块螺接。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固定于调节通道的内壁上,第一传动件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假体组块具有插设槽,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插设于插设槽内,以使支撑部随伸缩主体沿背离第一假体组块的方向运动时,推动第二假体组块同步运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骨填充假体包括假体结构、长度调节结构以及外周面调节结构;假体结构与长度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长度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长度;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与外周面调节结构连接,以通过外周面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通过设置外周面调节结构和长度调节结构,并使长度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长度,使外周面调节结构作用于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以此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轮廓大小,进而使骨填充假体能够与不同腔隙大小、不同腔隙形状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调节自身轮廓大小的问题;调整骨填充假体的轮廓大小来使骨填充假体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使骨填充假体较稳定地植入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假体结构;/n长度调节结构(30),所述假体结构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30)连接,以通过所述长度调节结构(30)作用于所述假体结构来调整所述骨填充假体的长度;/n外周面调节结构(80),所述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连接,以通过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作用于所述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所述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体结构;
长度调节结构(30),所述假体结构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30)连接,以通过所述长度调节结构(30)作用于所述假体结构来调整所述骨填充假体的长度;
外周面调节结构(80),所述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连接,以通过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作用于所述假体结构的至少部分来调整所述骨填充假体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结构包括第一假体组块(10)和第二假体组块(20);所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40),所述第一弹性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假体组块(10)和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假体组块(10)和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40)连接;
其中,所述长度调节结构(30)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假体组块(10)和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之间,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假体组块(10)和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骨填充假体的长度;
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连接,以通过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作用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来改变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由多个板体(24)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板体(24)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所述多个板体(24)围成容纳通道(25);
其中,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25)内,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所述板体(24)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的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包括调节组件(82),所述调节组件(82)包括:
调节本体(821),所述调节本体(821)为柱状结构,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一端至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为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垂直于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25)内,所述多个板体(24)均与所述调节本体(821)连接,以当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所述调节本体(821)带动各个所述板体(24)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具有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具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调节结构(80)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8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1)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25)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1)包括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作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相对所述第二假体组块(20)运动,来实现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转动轴(811),以使所述第二转动轴(811)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所述调节组件(82)还包括:
第四弹性件(823),所述第二转动轴(811)具有调节槽(812),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811)连接;
第二连接件(824),所述第二连接件(8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连接,所述调节本体(8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824)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824)随同所述调节本体(821)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824)具有第三传动平面,所述调节槽(812)的内壁面包括第四传动平面,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平面与所述第四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所述第二转动轴(81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824)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为第二外螺纹(8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