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13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57
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膜,所述的白色反射聚酯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的A层为表层、B层为中间层,所述的A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所述的B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不相容树脂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述白色反射聚酯膜为:(1)反射率高于96.0%;(2)光均匀度高于84.3%;(3)空隙率为32.9‑44.3%;(4)密度为0.78‑0.94g/cm3。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300μm,其中A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16%,B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4‑92%。

A white reflective polyester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背光模组显示用的反射膜,尤其是一种白色聚酯反射薄膜和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普遍作为于计算机、汽车、电脑、手机、电视等显示单元。但液晶本身本身不发光,需借助背光源来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组三部分组成,反射膜在背光模组起亮度增益作用。目前,为了提高背光源的光利用率,减少透光造成的损失,提高显示器的均匀度和亮度,需要在背光模组中安装反射膜。为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率,在反射膜中添加无机粒子或者不相容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利用体系折射率差异来提高反射率。近年来,随着超薄笔记本、电视、手机等IT行业的发展,对反射膜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更加关注反射膜的反射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该反射膜具有高的反射率、高的光均匀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白色反射聚酯膜的反射率较低及光均匀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膜和使用该反射膜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膜具有高反射率及高光均匀度的优点,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图像显示用的背光模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色反射聚酯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的A层为表层、B层为中间层,所述的A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所述的B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不相容树脂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为:<br>(1)反射率高于96.0%;(2)光均匀度高于84.3%;(3)空隙率为32.9-44.3%;(4)密度为0.78-0.94g/cm3。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300μm,其中A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16%,B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4-92%。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总厚度优选为188-300μm。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总厚度最优为188μm。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优选为A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12%,B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8%。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聚酯切片选自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增韧聚酯母粒中的增韧剂选自选自MAH(马来酸酐)接枝SEBS(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且接枝率≥0.5%。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的聚酯切片含量为56-64%、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含量为33-43%、增韧聚酯母粒1-3%,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中的聚酯切片选自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特性粘度为0.68dL/g。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中的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包括2-4%的无机粒子和96-98%的聚酯切片,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中的增韧聚酯母粒包括13-17%的增韧剂和83-87%的聚酯切片,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中的无机粒子为选自二氧化硅、碳酸钙、三氧化铝、硫酸钡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中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且二氧化硅粒子平均粒径为3-5μm,优选为4μm。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聚酯切片优选含量为60%,所述百分比为A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含量优选为38%,所述百分比为A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增韧聚酯母粒为MAH接枝SEBSPET母粒,含量优选为2%,所述百分比为A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聚酯切片含量为22-26%,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含量为25-40%、不相容树脂母粒含量为31-52%和增韧聚酯母粒含量为1-3%,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中的聚酯切片选自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特性粘度为0.68dL/g。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中的聚酯切片含量优选为24%,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中的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包括无机粒子和聚酯切片,两者含量比为3∶2。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无机粒子选自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粘土、高岭土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无机粒子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90-210nm,优选为200nm。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含量优选为30%,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中的不相容树脂母粒为不相容树脂和聚酯切片,两者含量比为1∶4。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不相容树脂选自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环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或聚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的不相容树脂在拉伸之后,会形成泡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的泡孔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中的不相容树脂选自聚甲基戊烯和环烯烃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的不相容树脂母粒为聚甲基戊烯母粒和环烯烃共聚物母粒,两者含量比为1∶3.1-1∶3.9,优选为1∶3.4。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的不相容树脂母粒含量优选为44%,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增韧聚酯母粒为MAH接枝SEBSPET母粒,含量优选为2%,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的白色反射聚酯膜可用于背光源侧入式和直下式TV。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包括所述A层的聚酯切片含量为64%、二氧化硅PET母粒含量为33-34%、MAH接枝SEBSPET母粒2-3%,所述百分比为A层重量百分比;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聚酯切片含量为22-26%,不相容树脂含量为31-52%(聚甲基戊烯PET母粒∶环烯烃共聚物PET母粒=1∶3.4),,25-40%金红石型二氧化钛PET母粒,1-3%MAH接枝SEBSPET母粒,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9-16。进一步的,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包括所述A层的聚酯切片含量为64%、二氧化硅PET母粒含量为34%、MAH接枝SEBSPET母粒2%,所述百分比为A层重量百分比;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聚酯切片含量为24%,不相容树脂含量为44%(聚甲基戊烯PET母粒∶环烯烃共聚物PET母粒=1∶3.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色反射聚酯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的A层为表层、B层为中间层,所述的A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所述的B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不相容树脂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色反射聚酯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的A层为表层、B层为中间层,所述的A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所述的B层包含聚酯切片、无机粒子聚酯母粒、不相容树脂母粒和增韧聚酯母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为:(1)反射率高于96.0%;(2)光均匀度高于84.3%;(3)空隙率为32.9-44.3%;(4)密度为0.78-0.94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300μm,其中A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16%,B层占整个反射膜厚度的84-9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A层的聚酯切片含量为56-64%、无机粒子聚酯母粒含量为33-43%、增韧聚酯母粒1-3%,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反射聚酯膜的B层聚酯切片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东杨承翰徐瑞玉朱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