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如东专利>正文

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94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包括炒锅、支撑架、第一电机、驱动组件、翻料机构、第二电机、连接杆、导向板和支撑杆,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炒锅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驱动组件相连,驱动组件的外壁且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炒锅,炒锅的内侧设置有翻料机构,翻料机构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驱动组件的外壁,炒锅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支撑杆的两端均焊接在支撑架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套筒和驱动套筒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降低菜籽的炒制时间,即能耗低,炒制成本低。

A process for extracting rapeseed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菜籽油制备工艺
,具体的说是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的功效。菜籽油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热榨和冷榨,而在热榨工艺中,炒籽这一工序尤为重要,只有将菜籽中的水分控制在一定程度,才能够有效的保证菜籽的出油率。而目前市场的氧化铝陶瓷电路板表面处理工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由于传统的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在对菜籽进行炒制时,菜籽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炒锅的内部,这样在炒制过程中,菜籽挥发的水分会部分存留在菜籽之间,无法快速的挥发至空气中,导致菜籽的炒制时间较长,能耗更大,炒制成本较高;b.由于传统的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在炒制菜籽过程中,会造成部分菜籽从炒锅内脱离,从而造成原料的不必要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包括炒锅、支撑架、第一电机、驱动组件、翻料机构、第二电机、连接杆、导向板和支撑杆,采用上述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对菜籽进行加工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加工菜籽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S2、上料:人工将待炒制的菜籽投入到炒锅内,且人工目视菜籽的倾倒量,待菜籽的体积超过炒锅容积的一半时,停止上料;S3、炒籽:人工依次启动炒锅和第一电机的开关,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翻料机构转动,从而完成炒籽过程;S4、卸料:炒籽完毕后,人工关闭炒锅和第一电机的开关,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炒锅侧倾,将炒制完成的菜籽倒出,并通过竹筐进行收集;S5、榨油:人工通过不锈钢铲将竹筐中菜籽搬运至榨油机中,通过榨油机进行榨油;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炒锅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驱动组件相连,驱动组件的外壁且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炒锅,炒锅的内侧设置有翻料机构,翻料机构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驱动组件的外壁,炒锅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支撑杆的两端均焊接在支撑架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筒、驱动套筒、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和驱动轴,固定套筒和驱动套筒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套筒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活动套筒,驱动套筒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一活动套筒,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且驱动轴一次插接在第二活动套筒和第一活动套筒的内部,第一活动套筒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活动套筒和第二活动套筒均贯穿于炒锅,且第一活动套筒和第二活动套筒与炒锅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翻料块、弧形板、漏孔和进料孔,翻料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杆焊接在驱动轴的侧壁,翻料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进料孔,翻料块的两侧壁均开设有漏孔,且漏孔与进料孔之间相互连通,翻料块的底部两侧位置焊接有弧形板。进一步的,所述翻料块包括复位弹簧、滑杆、密封挡板、限位套筒和牵引轮,翻料块顶部对称开设有矩形插孔,矩形插孔的内部插接有密封挡板,密封挡板的内壁焊接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的内壁插接有滑杆,滑杆的顶部焊接在进料孔的顶壁,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滑杆的顶部安装有牵引轮。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包括导向板A、导向板B、弧形孔、活动槽和限位槽,导向板A顶部中心位置通过矩形块焊接在支撑杆的底部,导向板A的两端均连接有导向板B,导向板A和导向板B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活动槽,弧形孔的上下两端面且位于活动槽的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牵引轮为配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套筒和驱动轴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活动套筒和驱动轴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轴承,固定套筒和第二活动套筒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翻料块的一端端头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设置有驱动组件和翻料机构等结构,该装置在工作时,不仅能够对炒锅内的菜籽进行加热,同时可带动菜籽脱离炒锅,使得高温菜籽与空气充分的接触,使得菜籽快速干燥,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菜籽的炒制时间,能耗降低,炒制成本降低,便于推广使用。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翻料块的一端端头由两个倾斜面组成,使得翻料块在工作时,菜籽会沿着倾斜面滑落,有效的防止菜籽脱离炒锅,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原料不必要的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翻料机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夹驱动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1-6所示,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括炒锅1、支撑架2、第一电机3、驱动组件4、翻料机构5、第二电机6、连接杆7、导向板8和支撑杆9,采用上述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对菜籽进行加工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加工菜籽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S2、上料:人工将待炒制的菜籽投入到炒锅1内,且人工目视菜籽的倾倒量,待菜籽的体积超过炒锅1容积的一半时,停止上料;S3、炒籽:人工依次启动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翻料机构5转动,从而完成炒籽过程;S4、卸料:炒籽完毕后,人工关闭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启动第二电机6,通过第二电机6带动炒锅1侧倾,将炒制完成的菜籽倒出,并通过竹筐进行收集;S5、榨油:人工通过不锈钢铲将竹筐中菜籽搬运至榨油机中,通过榨油机进行榨油;支撑架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炒锅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6之间通过驱动组件4相连,驱动组件4的外壁且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炒锅1,炒锅1的内侧设置有翻料机构5,翻料机构5的一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在驱动组件4的外壁,炒锅1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8,导向板8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9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支撑杆9的两端均焊接在支撑架2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套筒41、驱动套筒42、第一活动套筒43、第二活动套筒44和驱动轴45,固定套筒41和驱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括炒锅(1)、支撑架(2)、第一电机(3)、驱动组件(4)、翻料机构(5)、第二电机(6)、连接杆(7)、导向板(8)和支撑杆(9),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对菜籽进行加工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n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加工菜籽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nS2、上料:人工将待炒制的菜籽投入到炒锅(1)内,且人工目视菜籽的倾倒量,待菜籽的体积超过炒锅(1)容积的一半时,停止上料;/nS3、炒籽:人工依次启动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翻料机构(5)转动,从而完成炒籽过程;/nS4、卸料:炒籽完毕后,人工关闭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启动第二电机(6),通过第二电机(6)带动炒锅(1)侧倾,将炒制完成的菜籽倒出,并通过竹筐进行收集;/nS5、榨油:人工通过不锈钢铲将竹筐中菜籽搬运至榨油机中,通过榨油机进行榨油;/n支撑架(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炒锅(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6)之间通过驱动组件(4)相连,驱动组件(4)的外壁且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炒锅(1),炒锅(1)的内侧设置有翻料机构(5),翻料机构(5)的一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在驱动组件(4)的外壁,炒锅(1)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8),导向板(8)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9)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支撑杆(9)的两端均焊接在支撑架(2)的顶部中心位置;/n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套筒(41)、驱动套筒(42)、第一活动套筒(43)、第二活动套筒(44)和驱动轴(45),固定套筒(41)和驱动套筒(42)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套筒(41)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活动套筒(44),驱动套筒(42)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一活动套筒(43),驱动轴(4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且驱动轴(45)一次插接在第二活动套筒(44)和第一活动套筒(43)的内部,第一活动套筒(4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第一活动套筒(43)和第二活动套筒(44)均贯穿于炒锅(1),且第一活动套筒(43)和第二活动套筒(44)与炒锅(1)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括炒锅(1)、支撑架(2)、第一电机(3)、驱动组件(4)、翻料机构(5)、第二电机(6)、连接杆(7)、导向板(8)和支撑杆(9),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对菜籽进行加工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菜籽油榨取制备装置加工菜籽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上料:人工将待炒制的菜籽投入到炒锅(1)内,且人工目视菜籽的倾倒量,待菜籽的体积超过炒锅(1)容积的一半时,停止上料;
S3、炒籽:人工依次启动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翻料机构(5)转动,从而完成炒籽过程;
S4、卸料:炒籽完毕后,人工关闭炒锅(1)和第一电机(3)的开关,启动第二电机(6),通过第二电机(6)带动炒锅(1)侧倾,将炒制完成的菜籽倒出,并通过竹筐进行收集;
S5、榨油:人工通过不锈钢铲将竹筐中菜籽搬运至榨油机中,通过榨油机进行榨油;
支撑架(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炒锅(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6)之间通过驱动组件(4)相连,驱动组件(4)的外壁且位置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炒锅(1),炒锅(1)的内侧设置有翻料机构(5),翻料机构(5)的一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在驱动组件(4)的外壁,炒锅(1)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8),导向板(8)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9)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支撑杆(9)的两端均焊接在支撑架(2)的顶部中心位置;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套筒(41)、驱动套筒(42)、第一活动套筒(43)、第二活动套筒(44)和驱动轴(45),固定套筒(41)和驱动套筒(42)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套筒(41)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活动套筒(44),驱动套筒(42)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一活动套筒(43),驱动轴(4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且驱动轴(45)一次插接在第二活动套筒(44)和第一活动套筒(43)的内部,第一活动套筒(4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第一活动套筒(43)和第二活动套筒(44)均贯穿于炒锅(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如东廉静
申请(专利权)人:鲁如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