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及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93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喷孔板,所述喷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内设置一所述喷油孔,当油液等流体介质进入到引流槽中后,引流槽凹槽的结构能充分的引流油液等介质通过引流槽内的喷油孔,而多个喷油孔能快速的喷射出油液等介质,使油液等介质不会滞留,从而减少积碳;进一步,所述引流槽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槽段、弯槽段和第二弧形段,通过弯槽段的设置,使得整个引流槽的结构类似逗号结构,而流体介质在该结构中,其运行轨迹成螺旋轨迹,尤其是多个引流槽设计,当流体介质进入引流槽,在所述引流槽内以螺旋轨迹为切入口,加速形式高速切入喷油孔,从而流体介质在引流槽内形成绕流,在喷油孔处形成边界突变,增加雾化效果。

A swirl orifice and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及喷嘴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喷嘴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及喷嘴。
技术介绍
喷油嘴作为电喷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工作的好坏将严重的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现有的喷油嘴一般为简单的电磁阀结构,如CN2016209634863公开了一种喷嘴,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与壳体之间设有线圈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调整套以及阀芯,所述阀芯可在阀体内滑移,所述调整套内设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与阀芯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阀芯的前端穿过隔板与喷嘴之间设有球体,所述阀芯周向设有若个喷孔,所述阀芯、隔板与喷嘴之间设有储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使储腔与喷嘴连通的连通槽,所述弹簧固定座为阶梯式结构,其前端直径小于后端,其前端为圆柱结构,而其后端为不封闭的圆柱结构,所述弹簧固定座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接触。上述结构中,隔板也可以叫做阀座等名称。当电磁线圈组件通电时,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等介质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间隙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在喷嘴技术中,技术人员为了实现好的喷雾效果,积极改进喷嘴各部件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但是,对于喷孔板的结构相应人员研究的不多,一般的喷孔板设置在油管体或者阀座上,其结构一般是将单孔或者多孔设置在喷孔板主体上,以来实现喷雾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技术人员发现该种结构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其包括:喷孔板主体,在所述喷孔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一喷油孔;所述引流槽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槽段、弯槽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喷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段内或者设置在所述弯槽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连接处。进一步,所述弯槽段的入口端的宽度小于出口端的宽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皆为圆弧段。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直槽段的中心线上或者位于所述直槽段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直槽段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进一步,多个所述引流槽以所述喷孔板主体的一点为圆点径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多个所述引流槽沿圆周周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圆心沿圆周周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圆心沿圆周周向均匀排布。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喷嘴,其包括喷孔板,所述喷孔板为权利上述任一旋流式喷孔板。进一步,还包括阀座,所述喷孔板安装在所述阀座的喷孔板容置槽内,同时,所述阀座的出油孔覆盖部分所述引流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旋流式喷孔板,所述喷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内设置一所述喷油孔,当油液等流体介质进入到引流槽中后,引流槽凹槽的结构能充分的引流油液等介质通过引流槽内的喷油孔,而多个喷油孔能快速的喷射出油液等介质,使油液等介质不会滞留,从而减少积碳;进一步,所述引流槽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槽段、弯槽段和第二弧形段,通过弯槽段的设置,使得整个引流槽的结构类似逗号结构,而流体介质在该结构中,其运行轨迹成螺旋轨迹,尤其是多个引流槽设计,当流体介质进入引流槽,在所述引流槽内以螺旋轨迹为切入口,加速形式高速切入喷油孔,从而流体介质在引流槽内形成绕流,在喷油孔处形成边界突变,增加雾化效果。(2)本技术的旋流式喷孔板,所述弯槽段的入口端的宽度小于出口端的宽度,该结构增加一次流体介质在引流槽内瞬间的变压过程,从而使流体介质更加容易流动,减少流动介质在流动空间内的附着,减少累计,增加喷雾效果。(3)本技术的旋流式喷孔板,所述引流槽均匀周向设置,使得使用该喷孔板的喷嘴喷雾效果更好。(4)本技术的喷嘴,使用本技术公开的喷孔板,喷雾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喷孔板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M-M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N-N向剖视图;图4是图1中P-P向剖视图;图5是使用本技术的喷孔板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本技术的喷孔板配合使用的阀座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图7中A-A向视图;图9是与本技术的喷孔板配合使用的阀座的立体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阀体;10-球体;12-阀座;13-喷孔板;131-引流槽;132-喷油孔;133-定位缺口;1311-第一弧形段;1312-直槽段;1313-弯槽段;1314-第二弧形段;A-入口端;B-出口端;121-第一圆柱腔;122-第一锥台腔;123-第二圆柱腔;124-第二锥台腔;125-出油孔;126-会流槽;127-喷孔板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旋流式喷孔板13,其包括喷孔板主体,所述喷孔板主体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其只要与其配合使用的阀体或者阀座(隔板)相配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喷孔板主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槽131,且同时,在每一引流槽131内设置有喷油孔132,所述引流槽131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且多个引流槽131以所述喷孔板主体的一点为圆点径向均匀分布,优选地,该圆点为圆柱体端面的圆心;进一步,多个引流槽131沿一圆周周向均匀排布,优选的,所述引流槽3为3个;所述引流槽131的形状为凹槽状,其由依次连通的第一弧形段1311、直槽段1312、弯槽段1313和第二弧形段1314组成,且优选地,所述喷油孔132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段1314内或者设置在所述弯槽段1313与所述第二弧形段1314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弧线段1311与第二弧形段1314的弧形壁可以是规则弧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弧形,优选为半圆弧形,所述直槽段1312的截面形状多种多样,优选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弧形段1311和弯槽段1313,所述弯槽段1313的两槽壁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优选两段弧形槽壁,且该连段弧形槽壁形成的入口端A的宽度小于出口端B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段1311的圆心位于所述直槽段1312的中心线上或者位于所述直槽段1312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弧形段1311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弧线段1314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直槽段1312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同时,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段1311的圆心沿圆周周向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孔板主体,在所述喷孔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一喷油孔;所述引流槽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槽段、弯槽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喷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段内或者设置在所述弯槽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喷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孔板主体,在所述喷孔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一喷油孔;所述引流槽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直槽段、弯槽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喷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段内或者设置在所述弯槽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喷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槽段的入口端的宽度小于出口端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式喷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皆为圆弧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式喷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直槽段的中心线上或者位于所述直槽段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典秋汤丽刘新冬袁亚飞陈婷庞贺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巴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