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行业中,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土体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现有的基坑支护,通常基坑支护桩与抗浮结构分别设置,且肥槽回填后,支护结构就失去了其功能和作用,而抗浮结构无论是何种抗浮措施,均需要单独设计和单独实施。对工程建设而言,临时性设置的支护结构,因其具有一定的嵌固深度(基坑底部以下)、且与基坑侧壁土体也有一定的接触,尤其设置有锚索的支护结构其抗拔能力更强,不能加以再利用其实造成了极大的工程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具有结合支护桩自身的抗拉能力和锚索锚固的抗拔能力,将临时支护结构与地下结构连接后承担全部或部分地下水对地下结构产生的浮力荷载,使临时支护结构发挥出永久抗浮作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抗浮型 ...
【技术保护点】
1.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与基坑侧壁土体(1)抵触或紧邻的支护桩(2),支护桩(2)的底端嵌入基坑底部(4)以下;所述支护桩(2)固定连接有锚固端倾斜向下置入基坑侧壁土体(1)内的锚索(3);所述基坑底部(4)上方水平设置有均与支护桩(2)侧壁固定连接的地下结构底板(5)和至少一层地下结构梁板(6),所述地下结构梁板(6)位于地下结构底板(5)上方;最顶端的所述地下结构梁板(6)的上表面设有压顶冠梁(9);所述地下结构底板(5)和其余地下结构梁板(6)的上表面均抵触设有与支护桩(2)侧壁固定连接的抗剪梁(8)。/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抗浮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与基坑侧壁土体(1)抵触或紧邻的支护桩(2),支护桩(2)的底端嵌入基坑底部(4)以下;所述支护桩(2)固定连接有锚固端倾斜向下置入基坑侧壁土体(1)内的锚索(3);所述基坑底部(4)上方水平设置有均与支护桩(2)侧壁固定连接的地下结构底板(5)和至少一层地下结构梁板(6),所述地下结构梁板(6)位于地下结构底板(5)上方;最顶端的所述地下结构梁板(6)的上表面设有压顶冠梁(9);所述地下结构底板(5)和其余地下结构梁板(6)的上表面均抵触设有与支护桩(2)侧壁固定连接的抗剪梁(8)。
技术研发人员:康景文,胡熠,陈云,杨致远,周祥,田川,朱志勇,姜静育,胡建宗,杨军,邓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