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
,具体为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越来越重视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多层地下室越来越多见,从单层(开挖深度一般为4~5米,多采用重力式水泥搅拌桩挡土结构)到二层(开挖深度一般为7~8米,多采用双排桩挡土结构)再到三层或以上(开挖深度一般为9米以上,多采用内支撑或桩锚挡土结构)。对于软土地区,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超深基坑(9米以上),一般多采用内支撑支护结构,其变形控制在30mm~50mm以内,多数情况下,内支撑结构体系由支护排桩(单排钻孔灌注桩)与单道或多道钢筋混凝土(或钢)角撑、对撑或环撑组成。现有的排桩(单排)内撑支护结构通常采用多道钢筋混凝土角撑或者对撑,多道内支撑体系导致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困难、延误工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试图克服以上缺陷,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该种支护结构受力合理、结构简单,能达到减少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包括平面支撑结构和垂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结构位于平面支撑结构的外围;/n所述垂直支撑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基坑的边缘的前排桩(201)、后排桩(202)和止水帷幕(203),所述止水帷幕(203)设置在前排桩(201)及后排桩(202)之间,所述前排桩(201)的顶部和后排桩(202)的顶部通过压顶梁板(204)连接;/n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前排桩(201)内侧的腰梁(104)、支撑在腰梁(104)内两侧的内支撑梁和沿竖直方向支撑在所述内支撑梁上的立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包括平面支撑结构和垂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结构位于平面支撑结构的外围;
所述垂直支撑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基坑的边缘的前排桩(201)、后排桩(202)和止水帷幕(203),所述止水帷幕(203)设置在前排桩(201)及后排桩(202)之间,所述前排桩(201)的顶部和后排桩(202)的顶部通过压顶梁板(204)连接;
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前排桩(201)内侧的腰梁(104)、支撑在腰梁(104)内两侧的内支撑梁和沿竖直方向支撑在所述内支撑梁上的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梁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平行支撑在腰梁(104)内两侧的对撑梁(101),其中所述立柱包括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对撑梁(101)上的对撑立柱(1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桩内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撑梁(101)与腰梁(104)垂直设置。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庆,庄伟文,吴育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