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49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钢支撑缺乏必要应急保护机构、无法在钢支撑弯曲变形时及时作出预警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基坑内壁的钢围檩和支撑节,钢围檩上固定连接有活动端,活动端内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内的千斤顶外壳,千斤顶外壳一端滑动连接有千斤顶压板,千斤顶外壳一侧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内的液压缸,液压缸滑动连接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压力板,压力板和液压推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可有效的在钢支撑预应力缺失时进行应急补压和支撑,同时可在预应力缺失和钢支撑形变时及时报警,提高了施工安全,实用性强。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device for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是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钢支撑指运用钢管、H型钢、角钢等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是倾斜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目前钢支撑在地铁、基坑围护方面被广泛应用。因钢支撑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等特征。现有地铁施工的基坑开挖过程中,通常采用钢支撑支护基坑内部,钢支撑在安装定位校准后,需要在活动端内设置液压千斤顶以此施加预应力,从而使得钢支撑能真正起到支撑基坑内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每天都有工人观察千斤顶的液压表,确认预应力正常。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因漏油等原因导致千斤顶压力缺失,油压表读数不准,而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情况发生。且,钢支撑在周转使用几次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而变形的钢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会使得预应力偏离钢支撑轴线,从而会使得钢支撑进一步弯曲变形,易存在安全隐患,而现有的钢支撑缺乏一定的预警装置。综上,现有钢支撑存在以下弊端:1、在活动端千斤顶预应力缺失时缺乏必要的应急保护结构;2、在支撑节弯曲变形时缺乏预警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钢支撑缺乏必要应急保护机构、无法在钢支撑弯曲变形时及时作出预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基坑内壁的钢围檩和支撑节,钢围檩上固定连接有活动端,活动端内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内的千斤顶外壳,千斤顶外壳一端滑动连接有千斤顶压板,所述的千斤顶外壳一侧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内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滑动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的液压推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压力板,所述的压力板和所述的液压推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液压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条,所述的驱动齿条通过传动机构和滑动连接在活动端内的卡柱相连,所述的钢围檩上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卡柱的支撑槽。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活动端内的驱动齿圈,所述的驱动齿圈内外均有齿且和所述的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的驱动齿圈内啮合有两个转动连接在活动端内的从动小齿轮,两个所述的从动小齿轮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两个所述的驱动涡轮一侧均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活动端内的从动蜗杆,两个所述的从动蜗杆的轴线处均开设有通孔且内壁攻有螺纹,两个所述的从动蜗杆内分别螺纹啮合有从动螺杆,两个所述的从动螺杆均和所述的卡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活动端内固定连接有回油缸,所述的回油缸和所述的液压缸和千斤顶外壳均连通;所述的卡柱内部中空,所述的卡柱分别通过穿过两个从动螺杆的软管和所述的回油缸连通,所述的卡柱上下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多个占位块,多个所述的占位块置于卡柱外的一端均开设有圆角。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槽开口端开设有倒角。优选的,所述的弹簧采用工作载荷大于2200Pa的弹簧,所述的弹簧数量大于六个。优选的,两个所述的从动小齿轮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有报警线轮,所述的报警线轮通过绳索穿过活动端侧壁和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外的报警装置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活动端内转动连接有测弯线轮,所述的测弯线轮上缠绕有另一端穿过活动端侧壁和各个支撑节的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固定连接距活动端最远的支撑节上;所述的测弯线轮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内侧壁设置有齿,所述的测弯线轮内啮合有测弯小齿轮,所述的测弯小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测弯小线轮,所述的测弯小线轮通过绳索穿过活动端侧壁和固定连接在活动端外的另一个报警装置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所述的报警装置内设置有拉绳开关,所述的测弯小线轮、报警线轮分别通过绳索和相应报警装置的拉绳开关相连。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钢支撑缺乏必要应急保护机构、无法在钢支撑弯曲变形时及时作出预警的问题做出改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液压推杆、压力板和弹簧配合千斤顶同时顶进施加预应力,在千斤顶油压缺失时,可通过液压推杆和传动机构,将卡柱卡入钢围檩,从而保证钢支撑不会因失去预应力而出现高度上的位移;2、在卡柱卡入钢围檩的同时,通过占位块和回油缸,对千斤顶补油补压,从而起到临时补充压力的作用;3、增设钢丝绳和线轮、齿轮、警示装置组成的报警系统,可在预应力缺失和钢支撑出现弯曲变形时,进行蜂鸣示警和闪灯示警,从而提醒钢支撑下方的施工人员闪避,维护人员检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洁,无需过多繁琐操作,可有效的在钢支撑预应力缺失时进行应急补压和支撑,同时可在预应力缺失和钢支撑形变时及时报警,提高了施工安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端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端及其相关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端及其内部结构图3中A-A剖视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端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端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齿条及传动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测弯线轮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钢围檩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钢围檩-1;支撑节-2;活动端-3;千斤顶外壳-4;千斤顶压板-5;液压杆-6;压推杆-7;压力板-8;弹簧-9;驱动齿条-10;卡柱-11;支撑槽-12;驱动齿圈-13;从动小齿轮-14;驱动涡轮-15;从动蜗杆-16;从动螺杆-17;回油缸-18;软管-19;占位块-20;倒角-21;报警线轮-22;测弯线轮-23;测弯小齿轮-24;侧挖小线轮-25;警示灯-26;蜂鸣器-27。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9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为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坑内壁的钢围檩1和支撑节2,钢围檩1上固定连接有活动端3,支撑节2一端固定连接在钢围檩1上,另一端和另一支撑节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节2以此相连,直至靠近相对的另一端钢围檩1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个活动端3,活动端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钢围檩1上,活动端3内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千斤顶外壳4,千斤顶外壳4一端滑动连接有千斤顶压板5,所述的液压千斤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的液压泵、液压油箱和油压表等液压千斤顶常见的装置,液压千斤顶和外接电源电连接,参考图4,液压泵向千斤顶外壳4内充油,推动千斤顶压板5运动并直至抵住基坑侧墙内壁面,继续施压并观察油压表,直至达到设计指定油压,之后关闭液压泵并保持油压,此即完成常规的预应力施加步骤,所述的千斤顶外壳4一侧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液压缸6,液压缸6具体通过管道和千斤顶外壳4连通,液压缸6也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坑内壁的钢围檩(1)和支撑节(2),钢围檩(1)上固定连接有活动端(3),活动端(3)内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千斤顶外壳(4),千斤顶外壳(4)一端滑动连接有千斤顶压板(5),所述的千斤顶外壳(4)一侧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滑动连接有液压推杆(7),所述的液压推杆(7)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压力板(8),所述的压力板(8)和所述的液压推杆(7)之间通过弹簧(9)相连;/n所述的液压推杆(7)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条(10),所述的驱动齿条(10)通过传动机构和滑动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卡柱(11)相连,所述的钢围檩(1)上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卡柱(11)的支撑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坑内壁的钢围檩(1)和支撑节(2),钢围檩(1)上固定连接有活动端(3),活动端(3)内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千斤顶外壳(4),千斤顶外壳(4)一端滑动连接有千斤顶压板(5),所述的千斤顶外壳(4)一侧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滑动连接有液压推杆(7),所述的液压推杆(7)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压力板(8),所述的压力板(8)和所述的液压推杆(7)之间通过弹簧(9)相连;
所述的液压推杆(7)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条(10),所述的驱动齿条(10)通过传动机构和滑动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卡柱(11)相连,所述的钢围檩(1)上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卡柱(11)的支撑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驱动齿圈(13),所述的驱动齿圈(13)内外均有齿且和所述的驱动齿条(10)啮合,所述的驱动齿圈(13)内啮合有两个转动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从动小齿轮(14),两个所述的从动小齿轮(14)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15),两个所述的驱动涡轮(15)一侧均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活动端(3)内的从动蜗杆(16),两个所述的从动蜗杆(16)的轴线处均开设有通孔且内壁攻有螺纹,两个所述的从动蜗杆(16)内分别螺纹啮合有从动螺杆(17),两个所述的从动螺杆(17)均和所述的卡柱(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端(3)内固定连接有回油缸(18),所述的回油缸(18)和所述的液压缸(6)和千斤顶外壳(4)均连通;
所述的卡柱(11)内部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崔秀丽苗方利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