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521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路车技术领域的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包括车体支架,所述立管插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顶部通过龙头设置有车把,所述车把外壁设置有刹车握把和指拨,所述车把顶部设置有控制显示装置,所述座管的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后叉和前叉靠近底部均通过转动轴套接有花鼓,所述花鼓通过辐条设置有破风刀圈,所述破风刀圈的外圈设置有芒果外胎,所述花鼓外圈设置有碟片,所述后叉和前叉外壁均设置有与碟片配合的刹车,所述五通内设置有速度电机,所述下管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设置有与速度电机内置导线连接的电芯,所述五通左侧端面设置有压缩盘,所述五通左右中部设置有曲柄,该装置风阻低,反馈骑行实时速度智能调节电机功率。

An aviation aluminum intelligent power roa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
本技术涉及公路车
,具体为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观念的增强,助力车走进我们的生活代替汽车出行,但是现有的助力车,车架大多数为钢材结构,整体结构重量较重,强度不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变形,安全性不高,而且助力车的电机功率需要手动控制,把握不够准确,骑行不够舒适,其电池和刹车制动均沿用传统结构,电池使用不够安全,寿命短,刹车效率低,控车不够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包括车体支架,所述车体支架包括上管,所述上管前侧设置有立管,所述上管后侧设置有座管,所述座管后侧设置有后叉,所述后叉的底部前侧和座管的底端共同连接设置有五通,所述五通前侧通过下管与立管连接,所述立管插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顶部通过龙头设置有车把,所述车把外壁设置有刹车握把和指拨,所述车把顶部设置有控制显示装置,所述座管的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座管外壁通过螺钉设置有水壶架,所述后叉靠近底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底部设置有后拨,所述后叉和前叉靠近底部均通过转动轴套接有花鼓,所述花鼓通过辐条设置有破风刀圈,所述破风刀圈的外圈设置有芒果外胎,所述花鼓外圈设置有碟片,所述后叉和前叉外壁均设置有与碟片配合的刹车,所述五通内设置有速度电机,所述速度电机内部设置有内置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电机的电机轴设置有牙盘,所述牙盘套接链条,所述链条另一端套接后拨和飞轮,所述下管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设置有与速度电机内置导线连接的电芯,所述下管的外壁设置有与电芯连接的电源接口,所述车把前端的刹车握把和指拨通过连接线束对应连接刹车和后拨,所述五通左侧端面设置有压缩盘,所述五通左右中部设置有曲柄。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支架为航空铝车架,所述坐垫为PU真空吸合坐垫,所述刹车为油压碟刹,所述电芯为汽车工业电芯。进一步地,所述五通与座管、后叉和下管连接处均设置消水孔,所述五通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消水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束包括变速连线和刹车线,所述连接线束通过立管前端壁设置的穿孔进入前叉以及后叉和下管内部隐藏式连接刹车和后拨。进一步地,所述车把外壁设置有矽胶手握,所述立管内部设置有与前叉配合的衬套管。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显示装置与电芯、速度电机和速度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且控制显示装置采用多角度调节支架安装,所述控制显示装置显示屏为3.5寸,采用嵌针式按键,内置蓝牙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接口包括USB输出接口和充电接口,且电源接口设置有防尘防水软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车体支架整体选用航空铝具有更高的韧性和强度,更低的风阻及更优的减震性能,保证了车体的流线型、轻量化、硬度,带来了更好的骑行体验;2.速度电机内置速度传感器,根据骑手骑行速度实时调节电力输出,蹬踏自然柔和不生硬,在骑行的状态中更为舒适和安全,随骑行开始实时感应骑行过程中的蹬踏,通过内置速度传感器向控制显示装置反馈实时速度,控制显示装置智能调节速度电机的输出功率,使之与骑手蹬踏频率保持一致,在起步、上坡等低速模式下即时助力,在高速模式下根据骑手实时速度提供不同档位下的助力功能;3.采用汽车工业动力电芯,充放电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动力源源不绝;4.采用油压碟刹,前后制动,双重保险,刹车效率比普通碟刹更好,手感轻巧,稳定控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车体支架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车体支架结构俯视图。图中:1车体支架、101上管、102立管、103座管、104后叉、105五通、106下管、2前叉、3车把、4控制显示装置、5坐垫、6飞轮、7花鼓、8破风刀圈、9芒果外胎、10碟片、11刹车、12速度电机、121牙盘、122链条、13电芯、131电源接口、14连接线束、15压缩盘、16曲柄、17消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包括车体支架1,车体支架1包括上管101,上管101前侧设置有立管102,上管101后侧设置有座管103,座管103后侧设置有后叉104,后叉104的底部前侧和座管103的底端共同连接设置有五通105,五通105左侧设置有防转槽,五通105前侧通过下管106与立管102连接,立管102插接有前叉2,前叉2的顶部通过龙头设置有车把3,车把3外壁设置有刹车握把和指拨,车把3顶部设置有控制显示装置4,座管103的顶部设置有坐垫5,座管103外壁通过螺钉设置有水壶架,可以很方便地携带水壶,后叉104靠近底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飞轮6,飞轮6的底部设置有后拨61,后叉104和前叉2靠近底部均通过转动轴套接有花鼓7,花鼓7通过辐条设置有破风刀圈8,破风刀圈8风阻低,破风刀圈8的外圈设置有芒果外胎9,花鼓7外圈设置有碟片10,后叉104和前叉2外壁均设置有与碟片10配合的刹车11,五通105内设置有速度电机12,速度电机12内部设置有内置速度传感器,速度电机12的电机轴设置有牙盘121,牙盘121套接链条122,链条122另一端套接后拨61和飞轮6,下管106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设置有与速度电机12内置导线连接的电芯13,下管106的外壁设置有与电芯13连接的电源接口131,车把3前端的刹车握把和指拨通过连接线束14对应连接刹车11和后拨61,五通105左侧端面设置有压缩盘15,五通105左右中部设置有曲柄16。如图1所示,车体支架1为航空铝车架,具有更高的韧性和强度,更低的风阻及更优的减震性能,坐垫5为PU真空吸合坐垫,符合人体工学,骑行舒适,刹车11为油压碟刹,前后制动,双重保险,手感轻巧,稳定控车,电芯13为汽车工业电芯,充放电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如图1所示,五通105与座管103、后叉104和下管106连接处均设置消水孔17,五通105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消水孔17,避免内部积水,造成车架锈蚀;如图1所示,连接线束14包括变速连线和刹车线,连接线束14通过立管102前端壁设置的穿孔进入前叉2以及后叉104和下管106内部隐藏式连接刹车11和后拨61,实现了整车80%隐藏式走线,不仅极大的降低风阻,而且使车型外观更加简洁优雅,彻底摆脱了对“线”的束缚;如图1所示,车把3外壁设置有矽胶手握,适应不同温度与恶劣的环境情况,更能提供绝佳吸震能力,立管102内部设置有与前叉2配合的衬套管,既能将前叉2上下稳定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包括车体支架(1),所述车体支架(1)包括上管(101),所述上管(101)前侧设置有立管(102),所述上管(101)后侧设置有座管(103),所述座管(103)后侧设置有后叉(104),所述后叉(104)的底部前侧和座管(103)的底端共同连接设置有五通(105),所述五通(105)前侧通过下管(106)与立管(1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02)插接有前叉(2),所述前叉(2)的顶部通过龙头设置有车把(3),所述车把(3)外壁设置有刹车握把和指拨,所述车把(3)顶部设置有控制显示装置(4),所述座管(103)的顶部设置有坐垫(5),所述座管(103)外壁通过螺钉设置有水壶架,所述后叉(104)靠近底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飞轮(6),所述飞轮(6)的底部设置有后拨(61),所述后叉(104)和前叉(2)靠近底部均通过转动轴套接有花鼓(7),所述花鼓(7)通过辐条设置有破风刀圈(8),所述破风刀圈(8)的外圈设置有芒果外胎(9),所述花鼓(7)外圈设置有碟片(10),所述后叉(104)和前叉(2)外壁均设置有与碟片(10)配合的刹车(11),所述五通(105)内设置有速度电机(12),所述速度电机(12)内部设置有内置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电机(12)的电机轴设置有牙盘(121),所述牙盘(121)套接链条(122),所述链条(122)另一端套接后拨(61)和飞轮(6),所述下管(106)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设置有与速度电机(12)内置导线连接的电芯(13),所述下管(106)的外壁设置有与电芯(13)连接的电源接口(131),所述车把(3)前端的刹车握把和指拨通过连接线束(14)对应连接刹车(11)和后拨(61),所述五通(105)左侧端面设置有压缩盘(15),所述五通(105)左右中部设置有曲柄(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铝智能助力公路车,包括车体支架(1),所述车体支架(1)包括上管(101),所述上管(101)前侧设置有立管(102),所述上管(101)后侧设置有座管(103),所述座管(103)后侧设置有后叉(104),所述后叉(104)的底部前侧和座管(103)的底端共同连接设置有五通(105),所述五通(105)前侧通过下管(106)与立管(1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02)插接有前叉(2),所述前叉(2)的顶部通过龙头设置有车把(3),所述车把(3)外壁设置有刹车握把和指拨,所述车把(3)顶部设置有控制显示装置(4),所述座管(103)的顶部设置有坐垫(5),所述座管(103)外壁通过螺钉设置有水壶架,所述后叉(104)靠近底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飞轮(6),所述飞轮(6)的底部设置有后拨(61),所述后叉(104)和前叉(2)靠近底部均通过转动轴套接有花鼓(7),所述花鼓(7)通过辐条设置有破风刀圈(8),所述破风刀圈(8)的外圈设置有芒果外胎(9),所述花鼓(7)外圈设置有碟片(10),所述后叉(104)和前叉(2)外壁均设置有与碟片(10)配合的刹车(11),所述五通(105)内设置有速度电机(12),所述速度电机(12)内部设置有内置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电机(12)的电机轴设置有牙盘(121),所述牙盘(121)套接链条(122),所述链条(122)另一端套接后拨(61)和飞轮(6),所述下管(106)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设置有与速度电机(12)内置导线连接的电芯(13),所述下管(106)的外壁设置有与电芯(13)连接的电源接口(131),所述车把(3)前端的刹车握把和指拨通过连接线束(14)对应连接刹车(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莱斯太仓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