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48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及汽车,加强结构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本体,其中,沿第一方向,本体的两端具有开口,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开口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本体围成一侧未封口的盒型结构,由于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加强结构的横向结构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了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安全带是保证车上乘员安全的重要部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有效限制乘员前冲发生磕碰,减小乘员受伤的可能性。为了增强安全带的保护作用,通常在汽车立柱设置有安全带加强板,现有的安全带加强板通常为U型结构,存在横向结构强度不足、重量大、材料利用率低以及定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带加强结构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这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本体,沿第一方向,所述本体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分别覆盖于两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板和第二本体板,所述第一本体板与所述第二本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板与所述第二本体板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本体为V形结构。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避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本体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板远离所述第二本体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向外弯折;所述第二本体板远离所述第一本体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向外弯折。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为锯齿形。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均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翻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加强结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汽车的立柱内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翻边包括第三避让结构,所述第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所述立柱内板,使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立柱内板贴合。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加强结构和安全带,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并用于安装所述安全带;其中,所述加强结构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本申请中的加强结构,通过在本体两端的开口位置增设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使本体形成一侧未封口的盒型结构,这样的结构提高了加强结构在横向的结构强度,使加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进一步提升对安全带的加强效果,乘员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加强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加强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主体部;11-第一端板;12-第二端板;13-本体;131-第一本体板;132-第二本体板;133-减重孔;14-第一避让结构;15-第二避让结构;2-翻边;21-第一翻边;22-第二翻边23-第三翻边231-安装孔;232-第三避让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考附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加强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加强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安装于汽车立柱,具体结构包括主体部1,其中,主体部1包括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和本体13。本体13为沿图中所示第一方向具有开口的结构,主要起加强作用,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在两端的开口处与本体13固定连接,形成一侧未封口的盒型结构。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能有效地提升主体部1在横向的结构强度,即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结构强度。相较于现有的安全带加强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加强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在本体13两端设置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提高了横向的结构强度,本体13不易发生沿横向的变形,极大地提升了加强结构的加强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员的安全。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实施例,其中,本体13包括第一本体板131和第二本体板132,第一本体板131和第二本体板132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存在预设夹角,本体13呈V字型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最大化的减少了本体板的数量,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节约了成本。本体13可以包括多块本体板,本体13的结构也可以为包括三块本体板的,两端具有开口的U型结构、或是,由多块本体板组成的,两端具有开口的多边形的结构。相较于其他包括三块或三块以上本体板的本体13的结构,本申请中的本体13为仅包括第一本体板131和第二本体板132的V字型结构,在起到加强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本体13的结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其中,该预设夹角可为(0~180°)之间的任意值,只要在能够满足安全带的安装需求的同时,减少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即可,因此,对该预设夹角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加强结构还设置有第一避让结构14和第二避让结构15,其中,第一避让结构14设置在第一端板11和本体13的连接处,第二避让结构15设置在第二端板12和本体13的连接处。第一避让结构14和第二避让结构15均为三角形的平面,这样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避免加强结构与汽车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冲突,使安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本体,沿第一方向,所述本体的两端具有开口;/n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分别覆盖于两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本体,沿第一方向,所述本体的两端具有开口;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分别覆盖于两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板和第二本体板,所述第一本体板与所述第二本体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板与所述第二本体板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本体为V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避让结构和第二避让结构;
所述第一避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本体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避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本体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板。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