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26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罩、壳体、抛光室、蓄水室和循环水罐,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抛光室,所述抛光室位置处的壳体一端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护罩内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输出端设有相配合的抛光辊,并将布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罩内部的抛光辊位置处,一方面便于调整上下端抛光辊之间的间距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抛光,另一方面布液管不仅对抛光辊进行冷却,避免抛光辊长时间与带材摩擦产生高温对带材造成损伤,提升抛光辊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便于对抛光后的带材进行清理,避免灰尘飞扬,且防护罩的使用避免在抛光过程中产生废屑及废液的飞溅。

A polish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morphous nanocrystalline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
,具体为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目前,现有的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在进行抛光的过程中为了使抛光后的非晶纳米晶表面不沾染废屑更加光滑,常常利用清洁水对抛光后的带材进行清洗,但长时间的抛光生产水资源浪费严重,不便于进行循环利用,且不便于对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容易污染生产环境,不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抛光,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在进行抛光的过程中为了使抛光后的非晶纳米晶表面不沾染废屑更加光滑,常常利用清洁水对抛光后的带材进行清洗,但长时间的抛光生产水资源浪费严重,不便于进行循环利用,且不便于对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容易污染生产环境,不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抛光,工作效率较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罩、壳体、抛光室、蓄水室和循环水罐,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抛光室,所述抛光室位置处的壳体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与进料口内部的底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辊,所述抛光室内部靠近进料口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靠近出料口一侧的抛光室内部设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与第一传动辊正上方的抛光室内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U”形,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分别与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相配合的挤压辊,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顶端皆延伸至壳体上方,且壳体上设有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的抛光室内部设有防护罩,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同一高度位置处的防护罩两端皆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罩内部的底端设有“十”字形固定架,所述“十”字形固定架顶部的两侧皆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防护罩内部顶端两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皆焊接有安装座,两侧安装座之间皆通过轴承安装有抛光辊,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位置处位于其中一侧的安装座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抛光辊相连接,所述抛光辊靠近出料口一侧的防护罩内部顶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穿插有刮板,刮板与固定板内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刮板的底端设有毛刷,所述第二传动辊靠近出料口一侧的抛光室内部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出风罩,且热风机与出风罩与出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所述第一传动辊正下方的抛光室内部底端倾斜向下固定有导板,所述导板的顶部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板的底端延伸至第二传动辊下方的抛光室内部,且导板底端位置处的壳体底部设有落料口,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第一传动辊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的壳体内部底端一侧设有定滑轮组,且定滑轮组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相连接,所述落料口位置处的壳体底部设有循环水罐,所述循环水罐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落料口一侧的循环水罐内部设有蓄水室,所述隔板的顶端与壳体底部皆设有滑槽,所述隔板与壳体之间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置处的过滤板外侧壁两侧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滤水孔,且过滤板的一端延伸至循环水罐外侧壁位置处并设有把手,所述隔板远离蓄水室一侧的循环水罐内部底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抛光辊靠近刮板一侧的防护罩内部并呈分叉状布置,且布液管远离水泵的底端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喷头。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与挤压辊的外侧皆套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蓄水室中间位置处的循环水罐底部设有排液管,蓄水室位置处的循环水罐外侧壁顶端一侧设有注液管,且注液管与排液管上皆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蓄水室位置处的循环水罐内部底端呈弧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通过在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的外侧皆套设有防滑套,并在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正上方的安装架内侧设有挤压辊,且将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皆由第二电机带动,一方面便于利用传动辊与挤压辊相配合对非晶纳米晶带材进行挤压并传送,防滑套的使用便于在传送过程中对带材产生一定挤压力提升带材的张力而不会损伤带材,便于进行抛光打磨,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输送,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皆由同一个电机带动,输送的稳定性较高,且节约能耗,通过在防护罩下方的壳体内部倾斜向下布置有导板,并在壳体底部设有循环水罐,便于利用导板顶部的导料槽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废料进行输送,并利用循环水罐进行收集利用,节约能耗,通过将蓄水室位置处的循环水罐底部设为弧面状,并在隔板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板,一方面便于废液中的抛光废弃物沉淀并收集,避免废料堆积在蓄水室内部,且过滤板可以对废液进行过滤后循环使用,节约能耗并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内部靠近出料口位置处设有热风机,便于对带材进行烘干,提升带材的抛光品质,通过在抛光辊一侧的固定板底端设有刮板,并在刮板底部设有毛刷,便于对抛光清理后的带材再次进行刷洗,便于残留在带材上表面的杂质掉落,提升对带材的清理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防护罩内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输出端设有相配合的抛光辊,并将布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罩内部的抛光辊位置处,一方面便于调整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上下端抛光辊之间的间距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抛光,另一方面布液管的使用不仅对抛光辊进行冷却,避免抛光辊长时间与带材摩擦产生高温对带材造成损伤,提升抛光辊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便于对抛光后的带材进行清理,避免灰尘飞扬,且防护罩的使用避免在抛光过程中产生废屑及废液的飞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抛光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螺纹孔;2、防护罩;3、壳体;4、导料槽;5、挤压辊;6、调节螺栓;7、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罩(2)、壳体(3)、抛光室(8)、蓄水室(15)和循环水罐(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有抛光室(8),所述抛光室(8)位置处的壳体(3)一端设有进料口(26),所述进料口(26)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3)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0),且出料口(10)与进料口(26)内部的底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辊(25),所述抛光室(8)内部靠近进料口(26)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传动辊(24),所述第一传动辊(24)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第二传动辊(11),所述第二传动辊(11)与第一传动辊(24)正上方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安装架(27),所述安装架(27)呈“U”形,所述安装架(27)的内侧设有分别与第一传动辊(24)和第二传动辊(11)相配合的挤压辊(5),所述安装架(27)顶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螺栓(6),所述调节螺栓(6)的顶端皆延伸至壳体(3)上方,且壳体(3)上设有与调节螺栓(6)相配合的内螺纹孔(1),所述第一传动辊(24)与第二传动辊(11)之间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防护罩(2),所述第一传动辊(24)与第二传动辊(11)同一高度位置处的防护罩(2)两端皆设有通孔(40),所述防护罩(2)内部的底端设有“十”字形固定架(38),所述“十”字形固定架(38)顶部的两侧皆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9)正上方的防护罩(2)内部顶端两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9)的输出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9)的输出端皆焊接有安装座(45),两侧安装座(45)之间皆通过轴承安装有抛光辊(41),第一电动伸缩杆(39)与第二电动伸缩杆(33)位置处位于其中一侧的安装座(45)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43),且第一电机(43)的输出端与抛光辊(41)相连接,所述抛光辊(41)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防护罩(2)内部顶端设有固定板(35),所述固定板(35)的内部穿插有刮板(36),刮板(36)与固定板(35)内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4),且刮板(36)的底端设有毛刷(37),所述第二传动辊(11)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热风机(9),所述热风机(9)的出风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出风罩(7),且热风机(9)与出风罩(7)与出料口(1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所述第一传动辊(24)正下方的抛光室(8)内部底端倾斜向下固定有导板(12),所述导板(12)的顶部设有导料槽(4),所述导板(12)的底端延伸至第二传动辊(11)下方的抛光室(8)内部,且导板(12)底端位置处的壳体(3)底部设有落料口(14),所述壳体(3)内部底端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第一传动辊(24)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24)与第二传动辊(11)之间的壳体(3)内部底端一侧设有定滑轮组(21),且定滑轮组(21)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动辊(24)和第二传动辊(11)相连接,所述落料口(14)位置处的壳体(3)底部设有循环水罐(16),所述循环水罐(16)的内部设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靠近落料口(14)一侧的循环水罐(16)内部设有蓄水室(15),所述隔板(18)的顶端与壳体(3)底部皆设有滑槽(29),所述隔板(18)与壳体(3)之间滑动连接有过滤板(32),所述过滤板(32)的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3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0)位置处的过滤板(32)外侧壁两侧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滤水孔(31),且过滤板(32)的一端延伸至循环水罐(16)外侧壁位置处并设有把手,所述隔板(18)远离蓄水室(15)一侧的循环水罐(16)内部底端设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输入端连接有吸水管(19),所述水泵(20)的输出端连接有布液管(22),所述布液管(22)远离水泵(20)的一端延伸至抛光辊(41)靠近刮板(36)一侧的防护罩(2)内部并呈分叉状布置,且布液管(22)远离水泵(20)的底端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纳米晶带材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罩(2)、壳体(3)、抛光室(8)、蓄水室(15)和循环水罐(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有抛光室(8),所述抛光室(8)位置处的壳体(3)一端设有进料口(26),所述进料口(26)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3)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0),且出料口(10)与进料口(26)内部的底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辊(25),所述抛光室(8)内部靠近进料口(26)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传动辊(24),所述第一传动辊(24)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第二传动辊(11),所述第二传动辊(11)与第一传动辊(24)正上方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安装架(27),所述安装架(27)呈“U”形,所述安装架(27)的内侧设有分别与第一传动辊(24)和第二传动辊(11)相配合的挤压辊(5),所述安装架(27)顶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螺栓(6),所述调节螺栓(6)的顶端皆延伸至壳体(3)上方,且壳体(3)上设有与调节螺栓(6)相配合的内螺纹孔(1),所述第一传动辊(24)与第二传动辊(11)之间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防护罩(2),所述第一传动辊(24)与第二传动辊(11)同一高度位置处的防护罩(2)两端皆设有通孔(40),所述防护罩(2)内部的底端设有“十”字形固定架(38),所述“十”字形固定架(38)顶部的两侧皆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9)正上方的防护罩(2)内部顶端两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9)的输出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9)的输出端皆焊接有安装座(45),两侧安装座(45)之间皆通过轴承安装有抛光辊(41),第一电动伸缩杆(39)与第二电动伸缩杆(33)位置处位于其中一侧的安装座(45)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43),且第一电机(43)的输出端与抛光辊(41)相连接,所述抛光辊(41)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防护罩(2)内部顶端设有固定板(35),所述固定板(35)的内部穿插有刮板(36),刮板(36)与固定板(35)内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4),且刮板(36)的底端设有毛刷(37),所述第二传动辊(11)靠近出料口(10)一侧的抛光室(8)内部设有热风机(9),所述热风机(9)的出风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出风罩(7),且热风机(9)与出风罩(7)与出料口(1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处,所述第一传动辊(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忠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磁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