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与保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045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包括机座、点胶模组、治具以及保压模组,治具固定于机座下端并设有用于容纳产品的定位区,点胶模组安装于机座上端并位于治具上方,保压模组固定于治具的一侧,保压模组包括驱动件以及由驱动件驱使而向定位区中下压的保压头。本机构将治具固定在机座下端并在机座上端安装有位于治具上方的点胶模组,且治具的一侧还固定有保压模组,当产品放到治具上的定位区中后,可由驱动件驱使保压头下降实现保压,而点胶模组则往下作动在产品上进行点胶。本机构将点胶与保压工序集成在了一起,能够在流水线中由一个机构就实现两个功能,利于缩短流水线的长度,降低维护难度,同时减少产品转移次数与时间,利于提升效率。

Dispens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与保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在加工、组装过程中往往需先后经历多道工序,以平板电脑为例,其A壳组件在喇叭密封前后需经过保压背胶激活以及点胶两个工序,目前这两个工序是分先后在两个不同机构中进行的,因此在整条组装流水线中保压机构与点胶机构分别占据一定空间,导致流水线的长度较长,占用空间大,维护难度大。同时,在不同机构之间转移产品需耗费一定时间,导致了加工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点胶与保压工序集成为一体的机构,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点胶与保压工序集成为一体的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包括机座、点胶模组、治具以及保压模组,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机座下端并设有用于容纳产品的定位区,所述点胶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端并位于所述治具上方,所述保压模组固定于所述治具的一侧,所述保压模组包括驱动件以及由所述驱动件驱使而向所述定位区中下压的保压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将治具固定在机座下端并在机座上端安装有位于治具上方的点胶模组,且治具的一侧还固定有保压模组,因此当产品放到治具上的定位区中后,可以由驱动件驱使保压头下降实现保压,而点胶模组则往下作动在产品上进行点胶。可见,本机构将点胶与保压工序集成在了一起,能够在流水线中由一个机构就实现两个功能,有利于缩短流水线的长度,降低维护难度,同时减少产品转移次数与时间,有利于提升效率。较佳地,所述机座下端包括一由所述机座前端向后端运行的输送带,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输送带上。较佳地,所述机座包括底座与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横导轨,所述点胶模组横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横导轨上。较佳地,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机座下端的一水平的安装面上,所述治具相对所述安装面倾斜地安装使所述治具的后端高于其前端。具体地,所述治具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具体地,所述保压模组与所述治具直接固定,所述保压模组相对所述安装面倾斜,所述保压模组中的所述保压头与所述定位区底面平行。较佳地,所述治具上还于所述定位区的底部嵌设有感应产品是否放入的传感器。较佳地,所述保压模组还包括连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治具的一侧,所述连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连动件的另一延伸至所述定位区的范围内,所述保压头固定于所述连动件的另一端之下。具体地,所述连动件是防静电电木材质,所述保压头是防静电橡胶材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点胶与保压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点胶与保压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治具与保压模组的俯视图。图4是治具与保压模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包括机座1、点胶模组2、治具3以及保压模组4。机座1是整个机构的结构基础,其他结构均设于机座1之上。机座1包括底座11与横跨地固定在底座11上的龙门型的架子,架子的上端是一横导轨12。底座11上设置有一由机座1前端向后端运行的输送带13,底座11的前端还设置若干按键,用以对输送带13、保压模组4以及点胶模组2等进行控制。点胶模组2安装于机座1上端,具体的是横向滑动地安装在横导轨12上。点胶模组2自身包括有可升降的点胶头(未图示),用于在往下作动后执行点胶动作。点胶模组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详细介绍。治具3固定于机座1下端,具体的是固定在底座11的输送带13上,因此治具3可以在机座1中前后移动。将治具3固定在输送带13上是为方便在机构的前方放入产品然后向后移动至点胶位置,如不考虑这一操作便捷性,则底座11可不设输送带13,直接将治具3固定于底座11。点胶模组2位于治具3上方。治具3顶部设有用于容纳产品的定位区31。保压模组4固定于治具3的一侧,保压模组4包括驱动件41以及由驱动件41驱使而向定位区31中下压的保压头42。较佳的,保压模组4还包括连动件43,在治具3的一侧面固定有一固定块40,驱动件41固定在固定块40上从而被安装于治具3的一侧,连动件43的一端固定于驱动件41的输出端,连动件43的另一延伸至定位区31的范围内,保压头42固定于连动件43的另一端之下。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1为气缸,因此连动件43是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从而由气缸驱使而升降。连动件43是防静电电木材质,保压头42是防静电橡胶材质。选用小型气缸作为驱动件41是较佳实施方式,但驱动件41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电动推杆,齿轮齿条组件等结构,只要能够驱使连动件43升降即可,甚至,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由驱动件41直接驱动保压头42而不用通过连动件43的连动。输送带13的顶面为一供治具3安装的水平的安装面,治具3不是平直的固定在安装面上,而是呈倾斜状的安装,这种倾斜状使得治具3的后端高于前端。具体的,治具3平面与安装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大小比如可以为5度。将治具3倾斜设置有利于点胶后胶水流入产品上的孔中。保压模组4是与治具3直接固定的,因此也相对安装面倾斜,保压模组4中的保压头42保持于定位区31底面平行,即保压头42的作动方向始终于产品垂直,可垂直的压到产品上。较佳地,治具3上还于定位区31的底部嵌设有感应产品是否放入的传感器35。只有当产品在治具3中正确放入后,传感器35才会发出信号,使机构的控制系统控制点胶模组2与保压模组4正常运行。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带13上设有两个治具3而横导轨12上安装有分别与两个治具3相对的两个点胶模组2,毫无疑问的,保压模组4的数量也是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两个治具3上。治具3的数量可以更多,有利于增加同一时间进行保压的产品的数量,从而提升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将治具3固定在机座1下端并在机座1上端安装有位于治具3上方的点胶模组2,且治具3的一侧还固定有保压模组,因此当产品放到治具3上的定位区31中后,可以由驱动件41驱使保压头42下降实现保压,而点胶模组2则往下作动在产品上进行点胶。可见,本机构将点胶与保压工序集成在了一起,能够在流水线中由一个机构就实现两个功能,有利于缩短流水线的长度,降低维护难度,同时减少产品转移次数与时间,有利于提升效率。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点胶模组、治具以及保压模组,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机座下端并设有用于容纳产品的定位区,所述点胶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端并位于所述治具上方,所述保压模组固定于所述治具的一侧,所述保压模组包括驱动件以及由所述驱动件驱使而向所述定位区中下压的保压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与保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点胶模组、治具以及保压模组,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机座下端并设有用于容纳产品的定位区,所述点胶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端并位于所述治具上方,所述保压模组固定于所述治具的一侧,所述保压模组包括驱动件以及由所述驱动件驱使而向所述定位区中下压的保压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与保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下端包括一由所述机座前端向后端运行的输送带,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输送带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与保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底座与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横导轨,所述点胶模组横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横导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与保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机座下端的一水平的安装面上,所述治具相对所述安装面倾斜地安装使所述治具的后端高于其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