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80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路式热管和制造环路式热管的方法。该环路式热管包括:蒸发器,其构造为使工作流体蒸发;冷凝器,其构造为使工作流体液化;液体管,其构造为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相互连接;蒸汽管,其构造为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相互连接,并且与液体管一起形成环路;多孔体,其设置在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在内部保持液态的工作流体;以及实心的柱状支撑件,其设置在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将被冷凝器液化的工作流体引导到多孔体。在柱状支撑件的侧表面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Loop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路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路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热管是用于冷却诸如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的CPU(中央处理单元)等发热构件的装置。热管是构造为通过使用工作流体的相变来传热的装置。作为热管,环路式热管可以是示例性的,环路式热管包括:蒸发器,其构造为通过发热构件的热量使工作流体蒸发;以及冷凝器,其构造为冷却和液化已蒸发的工作流体。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液体管和蒸汽管相互连接。液体管和蒸汽管构造为形成环状流动通道。在环路式热管中,工作流体沿环状流动通道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另外,环路式热管的液体管中设置有多孔体,使得多孔体中产生的毛细管力能够将液体管中的工作流体引导到蒸发器,并且防止蒸汽从蒸发器回流到液体管。在多孔体中,形成多个细孔隙(finepore)。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各个细孔隙:堆叠其中形成有通孔的金属层,使得通孔部分重叠(例如,专利文献(PTL)1)。另外,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环路式热管:在液体管和蒸发器之间设置储存箱,以便吸收工作流体的流量的变化(例如,参见专利文献(PTL)2)。[PT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路式热管,包括:/n蒸发器,其构造为使工作流体蒸发;/n冷凝器,其构造为使所述工作流体液化;/n液体管,其构造为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互连接;/n蒸汽管,其构造为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互连接,并且与所述液体管一起形成环路;/n多孔体,其设置在所述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在内部保持液态的所述工作流体;以及/n实心的柱状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将被所述冷凝器液化的所述工作流体引导到所述多孔体,/n其中,在所述柱状支撑件的侧表面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3 JP 2018-1524941.一种环路式热管,包括:
蒸发器,其构造为使工作流体蒸发;
冷凝器,其构造为使所述工作流体液化;
液体管,其构造为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互连接;
蒸汽管,其构造为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相互连接,并且与所述液体管一起形成环路;
多孔体,其设置在所述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在内部保持液态的所述工作流体;以及
实心的柱状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液体管中并且构造为将被所述冷凝器液化的所述工作流体引导到所述多孔体,
其中,在所述柱状支撑件的侧表面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式热管,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液体管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路式热管,其中,所述柱状支撑件包括多个堆叠的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路式热管,其中,多个所述柱状支撑件在与沿着所述液体管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排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路式热管,还包括:
遮挡体,其在所述多孔体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区域中设置在所述液体管的管壁与所述柱状支撑件之间,并且构造为阻挡所述工作流体在所述液体管中从所述多孔体朝向所述冷凝器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町田洋弘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