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体回收用鞘管、植入体抓捕器及其包装和植入体回收装置及其包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76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介入术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植入体的回收用鞘管、抓捕器和装置及其包装,特别是在下腔静脉滤器回收中的应用。植入体回收用鞘管的远端口用于植入体进入,所述回收用鞘管的管壁在所述远端口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缺口的底长度。植入体抓捕器包括回收用鞘管和抓捕单元,抓捕单元相对于回收用鞘管可滑动的设置于回收用鞘管内,并被配置为能够经推拉出入回收用鞘管远端口,以抓捕植入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植入体回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植入体在回收入鞘管时在鞘管口卡顿或卡死无法回收的问题,操作难度低,植入体的回收成功率高。

Sheath for implant recovery, implant catcher and its packaging, implant recovery device and its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体回收用鞘管、植入体抓捕器及其包装和植入体回收装置及其包装
本技术涉及介入术用医疗器械
,涉及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应用和包装,尤其是涉及植入体的回收用鞘管、回收装置和其在下腔静脉滤器回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疾病,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或IVC)作为一种植入体,在临床上被证实为预防肺栓塞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滤器被置入到下腔静脉中,防止下肢脱落的血栓顺着血流到达肺部,从而预防肺栓塞。在临床上,滤器植入病人体内一段时间后,肺栓塞的发生风险会随着治疗而减小或消失,此时在可能实施的情况下需要将滤器从病人体内取出,以防止长期植入风险,这就需要一种用于回收腔静脉滤器的器械。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鹅颈式套圈配合导管作为抓捕器对腔静脉滤器进行抓捕、回收,参见图1,示出了一种抓捕套圈21和连接所述抓捕套圈21的杆件22,杆件22作为操纵杆用于操纵抓捕套圈21,抓捕套圈21上通常设有鹅颈节211,用于有效捕捉锁定滤器7的回收部,该回收部通常为钩形。滤器在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后,理想情况是使滤器放置后,滤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用鞘管的远端口用于植入体进入,所述回收用鞘管的管壁在所述远端口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缺口的底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用鞘管的远端口用于植入体进入,所述回收用鞘管的管壁在所述远端口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缺口的底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口为斜口,所述回收用鞘管在其斜口处的两端,以向外伸出的一端为斜口远端,另一端为斜口近端,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回收用鞘管在其斜口近端一侧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在缺口的拐角处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平面展开图形为矩形或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沿所述管壁周向的开口角度为60-27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沿所述管壁周向的开口角度为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用鞘管的远端部为扩径部,所述扩径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回收用鞘管主体的内径,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扩径部的管壁;所述扩径部用于承纳植入体或植入体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部用于承纳植入体的设置于其一端的刚性回收部,所述扩径部的内径大小与所述刚性回收部的大小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回收部为回收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部的远端口为斜口,所述斜口与回收用鞘管的远端管轴中心线的夹角为20-8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回收用鞘管还包括过渡部,所述扩径部通过过渡部沿外管壁平滑过渡至回收用鞘管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内径与回收用鞘管主体的内径相同,所述过渡部与扩径部之间在管内壁形成台面或喇叭口,所述过渡部的内径大小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植入体或植入体的部分不能通过所述过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部与过渡部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渡部与回收用鞘管主体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体回收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部与过渡部为金属或聚合物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斌陈奕龙赵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