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59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包括前服体与后服体,所述前服体与后服体两侧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后服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腰覆带与右腰覆带,所述后服体顶部设有肩带,所述前服体顶部设有与所述肩带连接的嵌带,且所述前服体与后服体均由阻燃耐磨外层与网眼透气织物内层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肩带与嵌带的连接及左腰覆带与右腰覆带的粘合,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型选择合适的松紧程度,又通过弹性带连接前服体与后服体,增加了舒适度,由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PC片层保证了本防刺服的防弹与劈刺格挡的效果,且通过减震弹簧对子弹或刀具的冲击力起到缓冲,同时阻燃耐磨外层的设置使得外层具备良好的阻燃与耐磨性能。

A soft compound stab resistant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
本技术属于防刺服
,具体涉及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
技术介绍
个人防护品中防刺背心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目前警察配备的基本是由金属鳞片、普通芳纶或高强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刺服,但是目前现有的防刺服的使用标准越来越高,金属鳞片的防刺服、普通芳纶或高强聚乙烯纤维的防刺服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例如,金属鳞片的防刺服具有致命的防护缺陷、重量较大、穿着舒适性差、不便于活动等缺点;普通芳纶或高强聚乙烯纤维的防刺服虽然具有较好的防刺效果,但是厚度尺寸较大、防刺性能不稳定、穿着舒适性差影响人体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该防刺服舒适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防刺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包括前服体与后服体,所述前服体与后服体两侧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后服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腰覆带与右腰覆带,所述后服体顶部设有肩带,所述前服体顶部设有与所述肩带连接的嵌带,且所述前服体与后服体均由阻燃耐磨外层与网眼透气织物内层构成,所述阻燃耐磨外层内侧设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内侧设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内侧设有PC片层,所述PC片层内侧设有外泡沫层,所述外泡沫层内侧通过多个减震弹簧连接有内泡沫层,且所述内泡沫层与所述网眼透气织物内层贴合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左腰覆带后侧与右腰覆带前侧均设有黏接布,且所述左腰覆带后侧与右腰覆带之间通过黏接布黏接。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防护层由聚乙烯纤维毡与聚乙烯纤维树脂复合而成。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防护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层。进一步而言,所述PC片层为0.5mm厚度的PC片。进一步而言,所述阻燃耐磨外层为维纶混纺纤维布料层。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肩带与嵌带的连接及左腰覆带与右腰覆带的粘合,在不同的使用者穿着本防刺服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型选择合适的松紧程度,又通过弹性带连接前服体与后服体,增加了舒适度,第一防护层由聚乙烯纤维毡与聚乙烯纤维树脂复合而成,聚乙烯纤维树脂对于穿刺的剪切力具有较强的抵挡作用,所述第二防护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层,高韧性的无纬布,可抵挡子弹的冲击力,所述PC片层为0.5mm厚度的PC片,PC片具有较高的密度与韧性,对子弹与劈砍具有抵挡作用,且通过减震弹簧对子弹或刀具的冲击力起到缓冲,同时阻燃耐磨外层的设置使得外层具备良好的阻燃与耐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服体的构成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中标号:1、前服体;2、后服体;3、弹性带;4、左腰覆带;5、右腰覆带;6、肩带;7、嵌带;8、阻燃耐磨外层;9、网眼透气织物内层;10、第一防护层;11、第二防护层;12、PC片层;13、外泡沫层;14、减震弹簧;15、内泡沫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包括前服体1与后服体2,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两侧之间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后服体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腰覆带4与右腰覆带5,所述后服体2顶部设有肩带6,所述前服体1顶部设有与所述肩带6连接的嵌带7,且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均由阻燃耐磨外层8与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构成,所述阻燃耐磨外层8内侧设有第一防护层10,所述第一防护层10内侧设有第二防护层11,所述第二防护层11内侧设有PC片层12,所述PC片层12内侧设有外泡沫层13,所述外泡沫层13内侧通过多个减震弹簧14连接有内泡沫层15,且所述内泡沫层15与所述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贴合连接。所述左腰覆带4后侧与右腰覆带5前侧均设有黏接布,且所述左腰覆带4后侧与右腰覆带5之间通过黏接布黏接,所述第一防护层10由聚乙烯纤维毡与聚乙烯纤维树脂复合而成,聚乙烯纤维树脂对于穿刺的剪切力具有较强的抵挡作用,所述第二防护层1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层,高韧性的无纬布,可抵挡子弹的冲击力,所述PC片层12为0.5mm厚度的PC片,PC片具有较高的密度与韧性,对子弹与劈砍具有抵挡作用,所述阻燃耐磨外层8为维纶混纺纤维布料层,具有良好的阻燃与耐磨性能。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者在穿着本防刺服时,通过肩带6与嵌带7的连接及左腰覆带4与右腰覆带5的粘合,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型选择合适的松紧程度,又通过弹性带3连接前服体1与后服体2,增加了舒适度,由第一防护层10、第二防护层11、PC片层12保证了本防刺服的防弹与劈刺格挡的效果,且通过减震弹簧14对子弹或刀具的冲击力起到缓冲,同时阻燃耐磨外层8的设置使得外层具备良好的阻燃与耐磨性能。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包括前服体(1)与后服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两侧之间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后服体(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腰覆带(4)与右腰覆带(5),所述后服体(2)顶部设有肩带(6),所述前服体(1)顶部设有与所述肩带(6)连接的嵌带(7),且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均由阻燃耐磨外层(8)与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构成,所述阻燃耐磨外层(8)内侧设有第一防护层(10),所述第一防护层(10)内侧设有第二防护层(11),所述第二防护层(11)内侧设有PC片层(12),所述PC片层(12)内侧设有外泡沫层(13),所述外泡沫层(13)内侧通过多个减震弹簧(14)连接有内泡沫层(15),且所述内泡沫层(15)与所述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贴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质复合防刺服,包括前服体(1)与后服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两侧之间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后服体(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腰覆带(4)与右腰覆带(5),所述后服体(2)顶部设有肩带(6),所述前服体(1)顶部设有与所述肩带(6)连接的嵌带(7),且所述前服体(1)与后服体(2)均由阻燃耐磨外层(8)与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构成,所述阻燃耐磨外层(8)内侧设有第一防护层(10),所述第一防护层(10)内侧设有第二防护层(11),所述第二防护层(11)内侧设有PC片层(12),所述PC片层(12)内侧设有外泡沫层(13),所述外泡沫层(13)内侧通过多个减震弹簧(14)连接有内泡沫层(15),且所述内泡沫层(15)与所述网眼透气织物内层(9)贴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迈特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